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陈辉 《钢铁》2005,40(6):14-16,39
介绍了焦炭质量变化对高炉操作的影响以及大高炉生产对焦炭质量的要求。通过完善煤质管理、改善焦炉炉温均匀性、重视焦炭的热性质、优化配煤结构、改善焦炭强度等途径,提高焦炭质量。提出在炼焦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采取选择粉碎、煤干燥、煤水分控制、煤干燥风选压块、干法熄焦等配煤炼焦新技术,可以提高涟钢焦炭质量,满足大高炉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焦炭与CO2的溶损反应是焦炭在高炉下部粉化的根本原因,其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是焦炭热性质的重要指标。影响焦炭热性质的主要因素是煤的变质程度、粘结性、灰分以及煤中矿物质等。除此以外,炼焦工艺条件及焦炭的微观结构类型也对焦炭热性质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控制焦炭热性质的方法,建立热性质预测模型,从而准确控制焦炭热性质。  相似文献   

3.
邸同生 《江苏冶金》1996,24(2):52-55
焦化生产以稳产、优质、低耗为目标,其过程是一个多工序、多岗位、多种操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生产工艺。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各工序工艺标准,并对工序各环节实施监督、控制管理,才能保证生产稳定,炼出优质的焦炭。 围绕提高焦炭质量这个目标,可分解为:来煤验收;煤场管理;配煤管理;焦炉管理;化  相似文献   

4.
强化金属和合金的电热法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炭素还原剂质量。根据高炉生产需要,改善现有的分层焦化工艺,增加了焦炭质量与现代电冶金对还原剂要求之间的矛盾。核桃焦质量低,短缺,以及电热法生产转入大容量封闭炉操作,这样越来越需要在新的焦化工艺方法的基础上组织生产特殊型焦炭。有关一些原煤性质对焦炭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八钢炼焦生产实际,通过研究分析了解掌握低热态、高反应性焦炭在炉内反应机理,探寻结焦时间、结焦速率、焦炭挥发分及配煤水分等工艺因素对焦炭质量的影响,以便在深层次获取艾矿煤影响八钢焦炭质量因素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路云娟 《武钢技术》1991,(1):18-20,6
一、前言焦炭质量的好坏,与煤质、配煤比的选择、配煤操作、结焦时间、加热制度和加工工艺等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由于炼焦用煤日趋紧张,武钢原有用煤矿点的煤质逐年下降,且数量也不能满足武钢生产的需求,故补充多种质量较差的煤,这无疑对焦炭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焦化厂在配煤和炼焦操作上,虽已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焦炭质量的措施,但由于产量的限制,焦炉加热  相似文献   

7.
结合配西加煤实验,提出了配煤所涉煤种对应的焦炭热性质(反应性/反应后强度)具有加和性的观点,在对方案中所涉及的变化煤种对应的焦炭热性质数据进行假定与修正的基础上,结合各方案中煤种比例,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及计算得出了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的结果,从而证实煤种对应的焦炭热性质在配煤中具有加和性。该结论可以为生产中设计配煤方案提供便利,从而指导配煤炼焦生产,稳定和提高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8.
配煤是焦化生产的技术关键,装炉煤的成本占焦化厂生产总成本的70~80%。因此,提高配煤技术水平,是提高焦化厂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前提。根据包钢焦化生产情况,配煤工作必须达到以下三个条件: 1.稳定并提高焦炭质量。提高焦炭强度,降低焦炭灰份,以优质冶金焦炭供给高炉。 2.在不影响焦炭质量的情况下,力求增加配煤挥发份,以提高粗苯及其他各项化学产品的回收率。 3.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配煤价格,完成焦化厂年度成本计划。几年来我厂在配煤工作上,作了很大努力,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利用13种粘结结焦性质指标相近的配合煤进行70 kg小焦炉试验,比较了所炼焦炭的热性质与矿物质催化指数、煤岩显微组分和焦炭光学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配合煤粘结结焦性指标相近时,焦炭热性质主要由灰成分中矿物质催化指数MCI决定;煤岩显微组分含量也是影响焦炭热性质的因素之一;焦炭热性质中CSR不仅受CRI影响,而且受焦炭中光学各向异性指数OTI及光学组织含量的影响。该结论对指导配煤生产,稳定和提高焦炭热性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代林  洪莹  郑明东  王培珍 《钢铁》2013,48(6):20-24
 为了扩大炼焦煤资源选择范围,提高焦炭质量,通过5kg小焦炉炼焦试验,研究了在配煤中添加石油焦对所炼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好黏结性的配合煤中,适当添加一定比例的石油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焦炭的各向异性发展和完善,提高焦炭的光学异性指数OTI值。随着石油焦代替瘦煤比例提高并达到一定程度,所炼焦炭的CRI值逐渐降低;配入石油焦粒度较小时有利于提高焦炭热性质,粒度较大时对提高焦炭CSR不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宣钢焦化厂配煤炼焦的实际情况,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选择配合煤的质量指标来预测焦炭质量,并指导配煤,以获得稳定的焦炭质量,并通过检验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2.
韩国浦项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炼焦技术 ,利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廉价烟煤生产优质焦炭 ,这些煤的质量一般低于从美国进口的煤炭。该技术的问世将有助于浦项削减原料成本。自 1 999年 ,浦项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 ,开发一种新技术 ,用廉价煤炭取代美国进口煤 ,生产优质焦炭。基于对炼焦过程中煤性质变化的分析 ,最终开发出了这种炼焦新技术 ,并寻找到了最佳操作温度。原料采购部门用从中国进口的廉价煤炭轻松地代替了美国煤炭 ,自 4月末 ,光阳厂已不再用美国烟煤生产焦炭。浦项的下一步计划是停止从美国进口煤炭 ,并将廉价煤的比例提高到 6 8%。这…  相似文献   

13.
在炼焦生产实践中,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对降低配煤成本和优质炼焦煤的消耗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随机森林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算法共同进行特征选择,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以某钢厂炼焦部生产焦炭的各项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可为炼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焦炭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兖州矿区焦化厂围绕提高焦炭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一中心,在焦炭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配煤的准确性,保证了焦炭均匀成熟,并对炼焦工艺进行改造,采用湿煤捣固工艺,增加了气煤 入量,改善了焦炭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15.
包钢焦炭质量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包钢配煤炼焦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灰质量的主要,选择了配合煤的四项质量指标来预测焦炭质量,并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预测焦炭质量的四个回归方程,并已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捣固炼焦工艺可以减少焦化过程中优质炼焦煤的配加比例,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同时可以降低焦炭生产成本,但大量生产实践发现捣固焦替代顶装焦应用于中大型高炉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探究捣固焦在大型高炉上合理的使用方式,采用煤岩法分析了多来源的捣固焦与顶装焦光学组织分布、各向同性总和(ΣISO,isotropic sum)及光学组织指数(OTI,optical texture index),探究了各光学组织指数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认为现有焦炭光学评价指标对捣固焦热态性质预测准确性不足。使用多元线性拟合法构建了焦炭光学组织与热态性质的关系函数,通过光学组织与顶装焦热态性质的关系函数,预测多种捣固焦在相同配煤条件下使用顶装工艺所得到的焦炭的热态性质,用于描述捣固工艺对焦炭热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捣固焦与顶装焦各光学组织含量差异明显。捣固焦不同光学组织含量分布范围较大,各向同性组织较多,各向异性组织总量较少且细粒镶嵌组织占比较高,所以捣固焦各向同性总和占比普遍高于顶装焦,不同捣固焦之间的光学组织指数差异性较大且整体低于顶装焦。针对现有焦炭光学评价指标对捣固焦热态性质预测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对焦炭光学组织分布与...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外提高装炉煤堆密度对改善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总结了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煤调湿、煤预热、微粉预成型等工艺的特点、效果及装炉煤堆密度的改善情况。指出在优质炼焦煤资源匮乏和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条件下,通过增加装炉煤堆密度改善焦炭的质量,可扩大炼焦用煤范围。  相似文献   

18.
利用Minitab软件建立配煤预测模型,解决了包钢经验配煤预测误差大、准确度不高问题,对于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该模型能够快速预测焦炭质量,及时指导焦化配煤生产,保证了焦炭质量,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同时扩展了包钢用煤范围,节约优质炼焦资源,降低用煤成本,其极具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炉的大型化和炼铁技术的发展,对冶金焦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冶金系统一些重点企业的焦炭质量及其对高炉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冶金焦炭质量和历史最好水平相比有所下降.而国外几个主要产钢国家为了满足大型高炉冶炼需要,焦炭质量都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我国焦炭质量,介绍了几种改善焦炭质量的新途径,如:选择合理的精煤灰份;采用备煤新工艺,包括煤料的选择破碎、配入型煤炼焦、预热煤炼焦等.并提出了改善焦炭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凯 《河南冶金》1995,(1):23-24
焦化配煤比的控制关系到优质冶金焦的生产,核子秤微机自动配煤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原有工艺中配煤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并对冶金焦炭生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