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人工湿地理论水力停留时间与实际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的差异与原因,以及水力停留时间与人工湿地其它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文章以辽宁复州河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用NaCl作示踪剂,通过对人工湿地出水口电导率进行监测,从而测定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监测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理论水力停留时间比实际水力停留时间要长。原因主要为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淤积堵塞的情况,湿地实际孔隙率变小;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与湿地孔隙率、湿地类型以及湿地堵塞情况息息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数据可以为湿地的设计及湿地后期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北固山湿地AHP方法生态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因其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湿地生态评价是湿地保护的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生态资源评价为综合评价层,以11个单项生态评价因子为指标层,建立北固山湿地生态评价结构.通过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到在综合评价层中,湿地生态保护功能的影响力最大为0.408,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权重与之接近为0.399,生态资源功能则次之,最小为0.193.而各个生态指标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湿地的调节功能,其权重为0.237,湿地的稳定性次之,权重为0.158,影响力最小的为湿地的生物资源,权重为0.032,代表性次之为0.036.通过进一步可以得到湿地综合评价指数CEI=0.57,同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值将湿地生态质量分为5类.因为0.55<CEI<0.7,认为北固山湿地生态现状为一般偏下,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措施,促进其生态恢复,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基质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由潜流人工湿地和表流人工湿地串联而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了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以及温度和基质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人工湿地TP、氨氮平均去除率为33.64%、57.24%;水温降低会导致人工湿地氮磷去除率下降;基质为粗砂的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能力大于基质为砾石的潜流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4.
呼伦湖湿地生态干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的影响,呼伦湖湿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本文根据呼伦湖湿地水文特征与流域水循环关系,利用湿地水量平衡关系,选取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作为干旱指标,建立湿地干旱评价指数对呼伦湖湿地进行干旱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干旱指数能够反映湿地历史最干旱情况,呼伦湖湿地最湿润值出现在1971年8月,表现为极端湿润,最干旱值出现在1982年11月,表现为中等干旱。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沿海湿地现状评价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沿海湿地功能评价和演变过程分析,河北省沿海湿地面积在逐渐减少,上游来水量逐渐减少,而且来水水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沿海湿地功能的发挥以及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沿海湿地水源供给,河北省各部门开展流域间生态应急补水的措施,并制定沿海湿地保护规划等措施,为保护沿海湿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湿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北方地区沿海湿地保护的目标和措施,为今后滨海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种,其中水库形成的湿地就是人工湿地的一种。以海岛地区长海县为例,系统介绍了长海县小型水库湿地保护的措施,分析了目前长海县地区小型水库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湿地的保护措施,为推进合理利用海岛地区水库湿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扎龙湿地生态恢复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恢复是保护湿地和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扎龙湿地是我国重要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题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巨大,但是扎龙湿地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水资源问题,扎龙湿地生态恢复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湿地生态恢复原则和技术的基础上,对扎龙湿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扎龙湿地生态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文娟  李嘉  张楠 《陕西水利》2014,(6):144-145
本文阐述了湿地的内涵,以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描述了千渭之会湿地的现状,提出了湿地在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为宝鸡城市发展中的湿地可持续利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曾平  鲁欣  张婷  冷艳杰 《陕西水利》2014,(2):150-151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湿地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经验,并以山东省胶南市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例,立足湿地现状,按“重点保护、优先生态、以人为本、发展经济”的方针,改造建设城市湿地公园.项目通过增大湿地净化能力、开阔水面、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法,将改造后的人工湿地由污水型变为清水型,湿地公园的观赏性、生态环境得以提高;通过增设科普设施等,使湿地公园的休闲和科普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河河口及新洲河河口湿地为对象,调查湿地上游的污染来源及湿地生态质量(退化)状况。对两河河口湿地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依据生态功能分区成果,从湿地植物修复、底泥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控制、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景观改善6个方面提出了两河河口湿地生态修复的思路。针对两河河口湿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两河河口湿地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