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文词聚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词聚类是语言自动处理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针对中文词聚类研究中训练数据缺乏、质量不高而影响聚类效果这一主要障碍,本文提出一种面向中文的词聚类算法,算法以词的上下文分布相似度作距离量度;然后分析了仪依据距离量度进行中文词聚类的缺陷,提出词的临近空间概念,并根据词的临近空间概念进行聚类,使得在不用指定类的数
数目与大小的情况下,依靠词的内在语义进行聚类;最后,算法再将聚类结果作为计算相似度的依据,进行EM迭代聚类,使聚类结果得到明显优化。实验证明,算法有效地克服了中文训练数据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聚类结果好。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词聚类的中文文本主题抽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炯  张永奎 《计算机应用》2005,25(4):754-756
提出了一种基于词聚类的中文文本主题抽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相关度对词的共现进行分析,建立词之间的语义关联,并生成代表某一主题概念的用种子词表示的词类。对于给定文档,先进行特征词抽取,再借助词类生成该文档的主题因子,最后按权重输出主题因子,作为文本的主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抽准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频繁词集和k-Means的Web文本聚类混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Web文本聚类主要存在三个挑战:数据规模海量性、高雏空间处理复杂性和聚类结果的可理解性。针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top-k频繁词集和k-means的混合聚类算法topHDC。该算法在生成初始聚簇时避免了高维空间向量处理,k个频繁词集对聚类结果提供了可理解的解释。topHDC避免了已有算法中聚类结果受文档长度干扰的问题。在两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topHDC算法在聚类质量和运行效率上明显优于另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有效的基于划分和层次的混合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雄 《计算机应用》2007,27(7):1692-1694
在综合分析基于划分的K均值聚类算法和基于层次的凝聚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借鉴各种混合聚类方法,提出了一种执行效率更高和聚类质量更好的分阶段混合聚类算法(HCAP)。给出HCAP的策略思想、算法描述及性能分析,基于二维数据空间的模拟样本数据的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某些方面应用性能优于原算法。  相似文献   

5.
张艳丽  郑诚 《微型机与应用》2011,30(3):64-66,72
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分解的随机分组的改进方法,以提高聚类算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词共现文本主题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主题是文本聚类的关键,而文档中共现词对对文档主题的表现力非常强.因此,在对现有文本主题挖掘和共现词对抽取算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词共现的文本主题聚类算法(TCABARWC),即首先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抽取文档共现词对,利用词共现提取文本主题信息,然后根据共现词对建模并实现共现词对相似度量,最后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实现文本聚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聚类算法,基于关联规则共现词对的层次聚类算法,大大降低了文本向量的维度以及算法复杂度,在聚类效率和准确性上都有显著提高,并获得了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文本挖掘中存在的特征空间高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词聚类的文本特征描述方法,旨在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挖掘词汇之间的语义关联,动态构造特定领域的概念词典,借助构造的概念来描述文本的特征,该方法不借助主题词典,先从训练语料中对词的共现情况进行分析,用词聚类(word clustering)生成由种子词(seedwords...  相似文献   

8.
郑文超  徐鹏 《软件》2013,(12):160-162
文本聚类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中文聚类方法。本文先提出了一种中文分词算法,用来将中文文本分割成独立的词语。再对处理后的语料使用Word2Vec工具集,应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转化为对应的词向量。最后,将词向量之间的余弦距离定义为词之间的相似度,通过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获取的词向量进行聚类,最终可以返回语料库中同输入词语语意最接近的词。本文从网络上抓取了2012年的网络新闻数据,应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不错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BTS(Best Two Step)聚类算法是结合层次聚类和划分聚类算法的两步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类与类之间不可以对象交换,很容易造成聚类质量不高的结果。而划分聚类对于初始值的设定以及异常噪声数据都很敏感,所以我们研究提出了BTS算法,实验证明BTS算法可达到高质量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微博突发事件检测是网络舆情分析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分析用户行为特征,提出一种用户影响力计算方法,并将其与微博文本特征、传播特征相结合,提出词语突发度概念作为突发词的判定标准,进而抽取突发词集;引入凝聚式层次聚类算法,对突发词集进行聚类,并筛选出合适的突发词类簇用以描述突发事件,从而实现微博突发事件检测。通过实验检测,结果是正确率为63.64%,召回率为87.5%,F值为0.74,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大量微博数据中有效检测到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文本聚类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单词超团理论的文本聚类方法.利用文档中单词的关联模式来评估文档间的相似度,将单词超团作为文档向量辅助信息,以图划分的方式进行聚类分析.对不同聚类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基于单词超团的文本聚类方法能提高文本聚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词共现的文档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鹏  冯楠  马辉 《计算机工程》2012,38(2):213-214
为解决文本主题表达存在的信息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共现的文档聚类算法。利用文档集上的频繁共现词建立文档主题向量表示模型,将其应用于层次聚类算法中,并通过聚类熵寻找最优的层次划分,从而准确反映文档之间的主题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获得的结果优于其他基于短语的文档层次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互联网短文本特征稀疏和速度更新快而导致的短文本聚类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词向量的短文本聚类算法。首先,定义基于词性和词长度加权的特征词提取公式并提取特征词代表短文本;然后,使用Skip-gram模型(Continous skip-gram model)在大规模语料中训练得到表示特征词语义的词向量;最后,引入词语游走距离(Word mover′s distance,WMD)来计算短文本间的相似度并将其应用到层次聚类算法中实现短文本聚类。在4个测试数据集上的评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聚类算法,平均F值较次优结果提高了56.41%。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的蔓延使得线上移动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以适合为学习者自动推送的汉语口语素材为研究对象,抽取10 341条生活类口语语料,对词汇的整体特点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腾讯AL LAB公开的中文词向量数据,使用K-means算法对口语词汇进行词语聚类。参考词语聚类结果及对口语语料话题和场景的考察,该文构建了一个包含15个一级话题、102个二级话题及81个交际场景的汉语口语话题—场景素材库,同时对各级话题常用词进行了总结。该文可为教材自动定制的素材库提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5.
词语聚类是语音识别、智能信息检索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自然语言处理问题。实现基于互信息的对称聚类模型,并针对该模型未考虑词语顺序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非对称聚类模型。按照聚类词相对其他词语的位置关系,该模型分为2个子模型,即条件聚类模型和预测聚类模型。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对于对称聚类模型,非对称聚类模型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词语聚类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话题内新事件检测的研究较少,传统的新事件检测方法多采用基于主题模型的方法,无法兼顾主题信息和语义信息,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题词向量聚类的话题内新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主题词嵌入(TWE)模型对经过预处理的语料进行训练,获取主题词向量;其次,通过对主题词向量进行K-means聚类来获取话题分布;再次,按照话题内新事件检测流程,将新事件检测问题转化为新子话题发现问题;最后,利用获取到的话题分布,对按时间顺序的文档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兼顾主题信息和语义信息,有效提高话题内新事件检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事故的分析对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安全生产案例的语义分析,利用Word2Vec词嵌入技术和聚类模型,选用CBOW+负采样技术实现词向量,并结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类的数据特点,通过基于半监督学习的聚类模型算法,根据事故性质的认定特点,提出了一种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算法,并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安全事故文本案例的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较好实现安全生产的事故案例分类,并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多个维度分析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