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完全形式的Zoeppritz方程,制作了具有不同地层参数的理论模型,研究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所提出的炮检距均衡方法,目的是要校正剩余振幅误差,即在做完与炮检距有关的处理后依然存在的振幅误差.炮检距均衡是通过确定实际背景地震反射的AVO响应与相应理论模型的AVO响应之间的关系,求取校正系数,然后对地震资料进行校正,校正后可以突出真正的AVO响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型的炮检距均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完全形式的Zoeppritz方程,制作了具有不同地层参数的理论模型,研究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所提出的炮检距均衡方法,目的是要校正剩余振幅误差,即在做完与炮检距有关的处理后依然存在的振幅误差。炮检距均衡是通过确定实际背景地震反射的AVO响应与相应理论模型的AVO响应之间的关系,求取校正系数,然后对地震资料进行校正,校正后可以突出真正的AVO响应。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海洋地震数据来验证二种含气砂岩、褐煤砂层和玻屑火山碴凝灰岩的AVO响应。这种偏移距相关特征与岩石物性、弹性特征和干涉模式有关,它有助于我们区分叠加剖面中的振幅异常。当地震数据经过精确的真振幅处理后,我们对其进行叠前分析。据分  相似文献   

4.
稳健AVO分析     
AVO分析对时差校正的误差是敏感的。为了降低时差中的误差,可用时窗来估算AVO效应。在每一个时窗,用块状-NMO校正可避免NMO拉伸,剩余NMO校正则由迭代互相关技术完成。将时差校正时窗中的数据模拟成恒定脉冲乘上一个振幅函数,该振幅函数则通过随偏移坐标变化的多项式来近似。因而,数据避免了由偏移距到角度或慢度的转换。用最小二乘法可求出地震脉冲和多项式系数。该方法是可  相似文献   

5.
利用AVO技术可预测岩性和流体成分,这种预测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地震反射数据预处理的精度。然而,经过许多与偏移距有关的预处理后,常常会存在着剩余振幅效应。与我们想要定量分析的AVO响应相比,这种剩余振幅效应引起的误差常常会很大。在本文,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与偏移距有关  相似文献   

6.
含气砂岩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Steven R.RutherfOrd and Robert H.Williams 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显示出大范围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特征。最能确定含气砂岩AVO特征的两个因素是法线入射反射系数和反射层的泊松比。在这两个因素中,R_0受约束最小。根据A  相似文献   

7.
AVO技术在建南构造浅层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VO是在叠前CDP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特征来识别岩性及预测油气的,是一项利用振幅信息研究岩性、识别油气的重要技术。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盆地建南构造建34井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和上三叠统香溪组2个储层的AVO属性参数,珍珠冲段有2层共6m厚的含气砂岩,香溪组层段也有两层共33.2m厚的含气砂岩。通过分析建34井的资料作出珍珠冲段和香溪组层段含气砂岩顶面反射振幅与偏移距之间的关系图和有关AVO属性参数的交会图,研究了2个储层的AVO异常地质属性特征,得出了该区浅层气具有Ⅰ类砂岩类型,即正的AVO截距P和负的AVO斜率G且油气储层顶部的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地震资料的AVO反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珍珠冲段和香溪组2个砂岩储层顶部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对于采用AVO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制作具有不同岩石物理参数(纵波速度、泊松比)的理论模型,我们研究了不同纵波速度下泊松比对AVO梯度的影响。基于这种研究,确定了理论AVO梯度与由实际背景地震反射(不含气区)得到的AVO梯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与炮检距有关的校正系数,对实际地震资料中存在的剩余振幅误差进行综合校正,达到突出真正的AVO响应及振幅保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引言 应用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AVO)或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AVA)分析地震反射资料在勘探工业界和地壳科学研究领域已变得日益流行。在勘探工业中,AVO分析特别适用于探测和绘制含气带,含气砂岩具有低泊松比,而其上覆页岩层具有高泊松比;如果含气砂岩层阻抗比上覆页岩层阻抗低,那么,反射系数随偏移距或入射角增加而增大;其它岩石类型的组合也可能产生类似的振幅加大特征(例如:灰岩上覆页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射系数的极性为正,因此,如果能断定反射为正极性,且反射波绝对振幅随偏移距增加,则极有可能识别出含气带。与地震波波长相比,当反射层厚度超过波长时,可认为层顶面的反射和层底面的反射相互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在同一地震剖面上三个独立亮点的振幅与偏移距的关系(AVO)。其中一个亮点是含水砾石层所造成,另外两个则对应于气饱和砂岩地层。振幅分析系在勘测中出现的各个不同入射角的反射上进行;较浅的振幅异常所对应的入射角可达66°。加大偏移距可以检测可能存在的临界角现象,目的在于减小由于未知零偏移距反射的极性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砾岩层的反射就有这一特性。由于临界反射和首波的作用在AVO趋势上会出现幅值开始时减小,而紧跟着突然增大的现象。与气体有关的异常,其相应的AVO特征却大不相同,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振幅随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加。研究位于亮点之上的两个波组的目的在于进一步验证振幅处理的正确性。三个亮点和两个参考层的AVO趋势与用井孔数据得到的模型计算所得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时窗进行 AVO 分析的方法,把信号脉冲乘上一个振幅函数就可得到信号模型。偏移距座标中的多项式被用作为振幅函数的近似式。我们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信号脉冲和多项式的系数。由于非线性目标函数具有特定的形式,因此,多项式系数的估计可以与信号脉冲的估计分开进行。简化了的最佳化问题可表示为瑞利商的形式,根据瑞利商就可以找出多项式系数。一旦多项式系数已知,就能够计算出用零偏移距反射振幅定标的信号脉冲。本方法在截距剖面和梯度剖面等实际数据中得到了验证。我们进行了与偏移距有关的球面扩散校正。时差误差引起的同相轴不对齐得到了校正。我们还应用了可以避免出现 NMO 拉伸的分块 NMO。  相似文献   

12.
正演模型研究是采用AVO方法进行气藏检测的基础。选择合适的井在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研究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和各种AVO属性参数的特性,以及含气砂岩与非含气砂岩在各项特征上的差异和变化。含气砂岩AVO异常属性特征的确定可以指导利用地震CMP道集的AVO反演结果进行可靠的含气砂岩储层分布预测。正演模拟结果证实:苏里格庙气田二叠系盒8段含气砂岩主要为第Ⅲ类AVO异常响应,异常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AVO分析方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Amplitude versus Offset简称AVO)来识别岩性检测油气的一种地震技术。与榆林气田相似,在子洲气田勘探中,运用该技术见到很好效果。子洲气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合气砂岩主要属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由于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在波阻抗上差异较小.在常规的岩性反演剖面上,很难区分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引入AVO处理分析方法,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及含气性,从而减少了地震岩性解释上的陷阱。在开发中。应用高保真的CMP道集资料进行AVO处理分析,是提高天然气开发井预测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有许多关于用AVO检测油气响应的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测井和VSP横波数据采集可视为精确校正、标定、模拟以及在一个特殊地质环境中成功应用AVO分析技术的关键信息。纵波测井、横渡测井、井中垂直地震剖面以及表层地震数据可以用于研究主要岩性界面的AVO特征以及含油气带。在研究区域内,岩性界面产生了有意义的极易同第Ⅲ类含气效应相混淆的AVO异常。此外,虽然第Ⅲ类含气效应响应在储层顶部只有2米小的范围内也能反映出来,但主要有经济意义的含油砂岩似乎并不产生AVO含气异常。确定第三系砂岩中AVO含气响应(第Ⅰ、Ⅱ和Ⅲ类型)对检测和确定储集层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过于强调AVO检测气的重要性或在相对振幅剖面上强调振幅的作用,就有可能低估某些区域里的含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15.
岩石物理参数是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对莺歌海盆地 11口探井纯泥岩、纯砂岩及含气砂岩 (气层 )的测井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模型实验 ,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做了分析 ,其结果表明 ,本区埋深不超过 2 5 0 0 m的含气砂岩 ,其地震纵波速度比围岩 (泥岩 )低 30 %以上。这类含气砂岩的顶界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异常 (亮点 ) ;在 CDP道集上表现出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强的第三类 AVO异常 ;在道积分剖面上显示为相对低速。在钻预探井前 ,利用亮点、AVO和道积分技术可有效识别这类含气砂岩。文中首次建立了以亮点、AVO和道积分技术为核心的天然气藏综合预测流程 ,并在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勘探中推广应用 ,相继发现了乐东 2 0 - 1、乐东 2 2 - 1、乐东 8- 1等一批中、小型气田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藏的地震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岩石物理参数是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对莺歌海盆地11口探井纯泥岩,纯砂岩及含气砂岩(气层)的测井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模型实验,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做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本区埋深不超过2500m的含气砂岩,其地震纵波速度比围岩(泥岩)低30%以上,这类含气砂岩的顶界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异常(亮点);在CDP道集上表现出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强的第三类AVO异常,在道积分剖面上显示为相对低速,在钻预探井前,利用亮点、AVO和道积分技术可有效识别这类含气砂岩,中首次建立了以亮点,AVO和道积分技术为核心的天然气藏综合预测流程,并在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勘探中推广应用,相继发现了乐东20-1,乐东22-1,乐东8-1等一批中,小型气田,取得了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P波和S波反射数据描述第三系Upper Green River组天然裂隙气藏的方位各向异性并阐述两种数据体的优点和能力。目的是评估P波地震资料检测气充填裂隙的可行性,估算裂隙密度和方位,并与S波的结果作比较。垂直裂隙的P波响应必须根据不同炮-检方位(传播路径)与裂隙走向的角度进行分析。两条多分量反射资料的测线埋置为近似平行和垂直Upper Green River组裂隙的主方向,该方向由露头岩芯分析和测井数据成像确定。根据数据的叠前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分析P波振幅响应并与Upper Green River气砂岩/盐水砂岩各向同性模式的AVO作比较。另外还采集了九分量的垂直地震剖面(VSP)的资料,利用P波反射标定S波反射并佐证反射S波勘探成果。 反射资料的快横波S1分量的方向和VSP资料的S1分量的方向一致,在Upper Green River组裂隙方向为NW(北西向),这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和测井的椭圆率方向相同。平行和垂直Upper Green River组裂隙观察的P波AVO梯度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当传播路径垂直裂隙时,P波AVO梯度值为正,并与产气层裂隙有关。在含水层区,AVO梯度接近于零和负值。在裂隙层顶部观测的P波AVO梯度的方位变化与裂隙层内S波分裂(S波各向异性)的垂直旅行时之间的时差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页岩地层中含气砂岩夹层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响应时,应考虑速度的各向异性。本文论述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中含气砂岩 AVO 所受到的各向异性影响。应用基于射线理论的平面波公式计算出了横向均匀介质的反射系数。文中给出了具有正反射系数,近零反射系数和负反射系数的勘探目的层特例的模拟结果。各向同性介质中的 AVO 反射系数可分解成两部分,分别代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对于各向同性分量,零偏移距反射系数与泊松比是最有效的参数;而对于各向异性分量,页岩和含气砂岩的δ差值(Aδ)是最重要的因子。在页岩地层具有典型 TI 各向异性值(δ和ε均为正值)的情况下,Aδ和Aε增强了 AVO 影响。在小入射角时,Aδ对 AVO 起主要控制作用,而大入射角时则是Aδ起主导作用。在δ和ε为典型值时,页岩的各向异性影响表现为:(1)对二、三类含气砂岩,AVO 响应增大较快;(2)对一类含气砂岩,AVO 响应呈迅速递减之势;(3)对某些一类和二类含气砂岩,在偏移距改变处将出现极性反转。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炮检距地震数据进行AVO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的精度及稳定性,但大炮检距地震数据存在动校拉伸和随炮检距变化的调谐效应,这会使AVO反演产生误差。基于Dong的近似公式推导出梯度的相对误差表达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动校拉伸和调谐效应对4类含气砂岩模型AVO反演的影响。制作了4类含气砂岩模型的合成地震记录,基于贝叶斯理论进行了AVO截距和梯度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理论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动校拉伸和调谐效应影响梯度反演的精度,对截距反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 AVO 分析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处理流程的主要阶段,用叠前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数据进行校正,该记录是在已知岩性条件和流体条件下钻透两层储层(浅层和深层)的一口钻井位置上求得的。我们还用岩石物理模拟求出了横波速度,用于合成地震记录计算。AVO 分析结果表明,与地震数据非约束处理相比,P 波数据(截距)和合成数据间的吻合程度明显提高。AVO 梯度剖面直接显示了浅层油水界面。我们还进一步根据井中数据 P 波振幅和原始 AVO 梯度振幅等信息计算了视泊松比剖面。在本项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指出了 AVO 分析技术的某些局限性,尤其是在深层储层确定过程中,这些局限性主要是由 NMO 中的误差和浅层储层引起的局部传输效应造成的。综合应用某些井位的岩石物理模拟结果可以对处理步骤更好地进行控制。和简单的 P 波(零偏移距)分析相比,它能得到置信度更高的最终数据处理结果及更好的岩石物理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