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徐勇  谢菠荪 《电声技术》1997,(11):11-15
本文利用立体声得发的声像定位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在5.1通路环绕声系统(及其它伴随图象的环绕声系统)兼容重发普通双通路立体声信号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具有较宽的听音区域,稳定的前方声像,且对中心心位置的倾听者没有声像位置畸变现象,其总的效果过去提提出的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2.
对双通道立体声和5通路3/2环绕声系统的运动声像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连续运动的立体声像中通过产生跳跃运动的声像而近似得到,用心理声学的实验方法探讨了运动声像在听觉上的连续性与声像的跳跃角度,运动速度,信号类型等的关系,实验还证明了采用现有的信号馈给法,在5通路3/2系统的一些路径(如侧向)是难以产生连续运动的声像的。研究结果对运动声像的模拟具有实际意义,在录音和信号处理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了立体声和环绕声声像分析软件。该软件以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为基础,运用立体声声像的相关分析方法,可对立全体声和环绕声的声像位置,声像的明晰度和自然度进行分析,为设计新的系统提供了工具。文中最后指出软件应用还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多通路与虚拟环绕声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总结环绕声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多通路与虚拟环绕声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从原理上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各种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除了最基本的方向、响度、音调和音色以外,人耳的听觉还包括反映声音空间特性的因素,即双耳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一种综合的整体印象,包括临场感、空间感和温暖感等.不断增加声音重放系统的声道数,也就是为了能够将这些信息尽可能多的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圆锥形扬声器阵列兼容的环绕声重发系统,它能用于三维空间环绕声、平面环绕声、双通路立体声和单路声重发,且重发时没有声像位置畸变。与现有的系统相比较,该系统具有水平面上听音区域较广、重发效果较好等优点。文中给出了系统的译码矩阵方程,并对几种特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初曾出现一种4通道立体声系统,并被大力发展用于纯音乐的重发,这可以认为是多通路环绕声系统的雏形。但由于在设计上忽略了人类听觉的一些心理声学因素,从而存在听音区域窄、声像不稳定等一系列缺陷,所以一直没有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但是,从最初的单声道系统,到后来的双声道立体声系统,  相似文献   

8.
《有线电视技术》2013,(1):154-154
杜比实验室与海润影视近日宣布,双方将携手为电视剧观众提供结合高清面面与杜比5.1环绕声的完整高清电视体验。两家公司将在未来3年内采用杜比5.1环绕声制作多部精品电视剧。  相似文献   

9.
10.
卜磊 《西部广播电视》2014,(12):111-111
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环绕声方式多为5.1声道环绕声,其给影视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人们置身这样的声场环境中会产生被声音包围的真实感受,体会到环境声场中更多的声音细节,方向感和临场感更加突出,提高了声音的艺术感染力,丰富了人们对声音的欣赏乐趣。5.1声道的声音在重放时是要遵守一定的摆放条件才可以使观众享受到这种最佳的重放声音效果,才能更好的还原出5.1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环绕声的原理与误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综述了虚拟环绕声的分类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环绕声所存在的缺陷,指出目前在虚拟环绕声的宣传上存在的各种误区。最后建议建立开展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尽量克服虚拟环绕声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HDTV中立体声转化为5.1声道环绕声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张莹 《电声技术》2011,35(2):49-53
介绍了高清电视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立体声录制和剪辑,在播出时采用环绕声场合成器或多用途视音频处理器实现立体声向5.1声道环绕声的转换,指出高清电视前期拍摄立体声传声器的选择、立体声传声器的摆放、现场的立体声监听、立体声录音电平的调节、立体声的剪辑和加工是实现5.1声道环绕声转换的保证,使用环绕声处理器是实现5.1声道环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声道环绕声技术在电影院、家庭影院、高清电视、环绕声广播、汽车产品以及相关电子产品中得到应用和普及,为了使听众得到更好的环绕声体验,杜比实验室与DTS公司不断对环绕声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针对这两家公司在目前市场上客户应用范围较广、用户使用较多的5.1,6.1,7.1及n.1声道环绕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电声技术》1999,(6):22-28
基于心理学考虑讨论了环绕声系统的听觉印象,分析了杜比环绕声的声像定位、空间感和临场感。最后简单叙述了环绕声节目源和环绕声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怀畅  程春 《电声技术》2014,38(11):49-52
音频节目的制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与艺术的塑造,近几年环绕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音频节目艺术创作展开了新的篇章。通过声学艺术与环绕声技术结合的例子分析了环绕声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与方法。充分利用环绕声技术的特点与声学艺术的手段,将为录音师提供更加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更为欣赏者带来声音艺术震撼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6.
袁邈桐 《电声技术》2014,38(12):106-108
"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上)"就哈里斯先生在环绕声电视综艺节目直播的声音创作实践与观念,讲述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电视直播混音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中)"和"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下)"分别回顾了在中影基地进行杜比培训期间,同大师关于电视环绕声创作的交流,以及对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念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立体声声像定位公式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了双耳相位差的高级近似,导出了在中频情况下也适用的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立体声声像定位公式。新的公式在低频时将简化为通常的正弦定理,而随着声音频率的增加,声像位置将与声音的频率有关。文中还给出了频率限(1500Hz-1700Hz),当声音的频率高于此上限时,单靠双耳相位差就难以决定立体声的声像位置。文中最后还给出了述理论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袁邈桐 《电声技术》2014,38(10):86-89
格莱美颁奖典礼暨音乐会(The Grammy Awards),是由美国国家录音与科学学会(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主办的超大型音乐颁奖晚会,迄今已有超过50年历史,优质的音乐会内容与最先进的视听技术手段为担任电视直播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收视率。负责格莱美颁奖典礼全球电视直播现场演出环绕声音乐混音工作的约翰·哈里斯先生(John Harris),曾数次荣获格莱美奖与艾美奖。以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声音创作的经典案例——格莱美颁奖典礼为例,介绍了哈里斯先生关于环绕声电视综艺节目直播的声音创作实践与观念,以及格莱美电视直播混音二十年来的历程与变革。  相似文献   

19.
袁邈桐 《电声技术》2014,38(11):84-86
录音师哈里斯先生(John Harris)常年负责格莱美颁奖典礼全球电视直播音乐演出部分的环绕声混音工作,2014年,应杜比公司邀请,哈里斯先生担任杜比冠军的混音训练营导师,在为期一周的环绕声直播模拟训练中,向中国同行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上)就哈里斯先生在环绕声电视综艺节目直播的声音创作实践与观念,讲述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电视直播混音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变革。回顾了在中影基地进行杜比培训期间,同大师关于电视环绕声创作的交流,以及对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念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