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锈钢抛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 不锈钢呈银白色,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随着不锈钢用途的多样化,在不锈钢表面进行着色处理,使其具有装饰功能.在国外,彩色不锈钢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在航天航空、原子能、军工、轻工、建材和太阳能利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为了获得优质的彩色不锈钢,不锈钢着色前表面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着色层的结合力、色彩的均匀性和制品的光洁度有明显的影响,正确的前处理是获得优质彩色不锈钢产品的必要条件[2,3].  相似文献   

2.
彩色不锈钢色彩呈不连续光谱色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不锈钢的色彩是其表面反射光与通过表面膜层折射光的干涉色,通过对蓝色、金黄色、红色、绿色、柠檬黄色和浅红色等六种彩色不锈钢试样的俄歇能谱(AES)检测,证明随着膜层厚度的变化,其结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其折射率的改变,这是引起彩色不锈钢色彩呈不连续光谱色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其它引起这一现象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碱性铜盐溶液中以低电流密度对不锈铜进行电镀可获得多种彩色鲜艳的透明薄铜层.镀层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后可用于不锈钢制品的彩色装饰.  相似文献   

4.
微机控制镜面彩色不锈钢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镜面彩色不锈钢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装饰材料。详细介绍了采用微机控制电位法制备镜面彩色不锈钢的工艺过程,对不锈钢氧化膜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三氧化铬、重铬酸盐作为着色液进行不锈钢浸渍着色新技术,对于开发彩色不锈钢工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着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不锈钢彩色化工艺的研究现状和着色方法,分析了化学着色法和电化学着色方法的机理,并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实例,讨论了各工艺配方的特点,提出了不含铬的配方是当今不锈钢彩色化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表面化学着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具有强度高、可加工性好、耐蚀、耐磨等特点,目前已在航天、海洋、军工和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探讨了各种添加剂在不锈钢化学着黑色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不锈钢化学着彩色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304不锈钢上纳米TiO2涂层的制备与防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法在304不锈钢上制备出均匀致密、彩色透明的纳米TiO2防腐蚀涂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拉4次,400°C热处理1h。在w(NaCl)=3%的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表明,纳米TiO2/304不锈钢在有紫外光照射下其腐蚀电位低于304不锈钢基体。纳米TiO2涂层作为非牺牲性阳极对304不锈钢基体具有阴极保护作用和优异的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0 前言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耐磨性、可塑性,因此,不锈钢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食品机械、仪器仪表、厨房炊具、医疗器械等[1].由于不锈钢制品在机械加工时往往会形成一层灰黑色的氧化皮,不仅影响其表面质量,更严重影响其耐蚀性能.因此,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抛光可大大提高其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不锈钢用途的多样化、高级化,着色的要求就成为很迫切的事。对着色技术进行了种种研究,促进了实用化。本文将就不锈钢着色技术中的因科法彩色不锈钢板、涂覆不锈钢板、镀铜不锈钢板,以其制造技术和产品性能为中心,介绍日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不锈钢电化学着色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基于电解液中的含铬量的不同,可以分为高铬、低铬和无铬电化学着色,其中高铬着色工艺比较成熟,但由于六价铬存在对环境污染而限制了其发展,低铬和无铬着色工艺成了不锈钢电化学着色的发展方向。本文为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概括了国内外环保型不锈钢抛光和表面着色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介绍了一些典型的无铬环保型不锈钢表面化学和电化学抛光以及含铬低温和无铬型着色工艺配方。指出激光表面处理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无铬环保型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着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锈钢着色液配方、温度、时间、电极电位对着色的影响,优化了着色工艺,获得了电极电位与颜色的良好对应关系。测试了着色膜的耐磨性、耐蚀性、变形加工性能,分析了添加剂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所得膜层颜色均匀,耐磨性、耐蚀性、变形加工性能良好,工艺维护简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及复合抛光的特性、优缺点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工艺技术对不锈钢进行着色前处理,指出了不锈钢表面抛光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化学着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锈钢在H2SO4-CrO3体系中化学着色,探讨了除油、抛光、活化、前处理工艺对着色过程的影响及不同前处理对着色膜的形态、微观组织、均匀性、光亮度和重现性等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化学着色液中加入添加剂对着色过程和色膜的影响。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最为可行的着色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 201、304 不锈钢通用发黑工艺。研究了着色液各组分和挂具的材质对黑色膜性能的影响。着色的最佳配方与工艺为:CrO3165 g/L,H2SO4310 mL/L,H3PO460 mL/L,添加剂 A(铵盐)60 g/L,添加剂 B(过渡金属元素的硫酸盐)143 g/L,着色温度 91 95℃,着色时间 20 25 min,以 304 不锈钢丝作挂具。在最佳配方与工艺条件下,201、304 不锈钢黑板的膜层均匀、黑亮,耐蚀性能均优于对应的基体,耐磨擦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7.
304不锈钢化学着黑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CO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辅助成膜剂和添加剂对不锈钢化学着色液的配方进行改进,采用时间-电位差法控制着色过程,在304不锈钢表面得到了黑色膜(简称304黑钛板)。实验结果表明:304黑钛板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加工性能。Tafel极化曲线表明:着色膜的形成提高了304不锈钢板的阳极极化作用以及电化学稳定性。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黑色膜均匀、致密,主要由Fe,Cr,Ni,Mn,Ce,C,O,P等元素组成。此外,初步探讨了304不锈钢表面黑色膜的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不锈钢电解着色工艺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Cr17铁素体不锈钢电解着黑色工艺和膜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探讨。本工艺具有发黑速度快,色泽均匀,较好的抗蚀性能。电解着色不锈钢表面形成铬的复合氧化膜,增强了钝性,使得自然电位和阳极极化电位正移,提高了膜层的电化学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