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国外油田多数基础资料不全,必须在缺乏取心资料,无地震解释层面及断层数据约束的条件下,运用层序地层学小层对比结果和二次测井解释等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并插入虚拟井控制井间构造,进而建立了合理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为该油田的储层预测及数值模拟提供了基础数据,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苏德尔特油田贝14区块的兴安岭群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物源方向为南及东南。依据测井相特征和沉积相模式,在井震联合建立的构造模型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建立兴安岭群的沉积微相模型,然后按沉积微相类型分别设置变差函数,采用序贯高斯法对孔隙度参数进行模拟。后验精度分析表明相控储层属性建模降低了随机模拟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以大庆杏树岗杏六中区储层为例,提出了建立油藏四维地质模型的方法。根据已有资料,完成构造模型和砂体模型建立。在砂体模型约束下,通过将不同时期侧井解释成果进行归类,以不同时期水庵侧井资料为条件,水庵动态分析结果为指导,采用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完成不同时期水庵地质模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水庵地质模型揭示了地下流体随开发过程的动态变化:总体上,研究区水庵状况由未水庵向中高水庵方向发展;不同区域水庵时期及程度均有差异,注入水水线推进方向和速度上的差异导致局部剩余油气分布差异。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油藏水庵特征,准确揭示了剩余油时空演化和分布特征,为油藏开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拙。  相似文献   

4.
云变换技术是对具有一定有相关性的两个参数进行分析,通过概率场模拟手段将一个数值模型变换为另一个数值模型,并保持两个模型之间内在的离散关系的随机建模方法。在油藏渗透率建模中,云变换技术既尊重孔渗间的相关性,又尽可能保留其非线性关系特征,也就是保留对流体流动模拟非常重要的非线性关系。在焉二区建模工作中,运用云变换技术完成渗透率随机建模,模型精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云变换技术是对具有一定有相关性的两个参数进行分析,通过概率场模拟手段将一个数值模型变换为另一个数值模型,并保持两个模型之间内在的离散关系的随机建模方法。在油藏渗透率建模中,云变换技术既尊重孔渗间的相关性,又尽可能保留其非线性关系特征,也就是保留对流体流动模拟非常重要的非线性关系。在焉二区建模工作中,运用云变换技术完成渗透率随机建模,模型精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某典型的陆相成因油层组为例,介绍了现代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思路,针对研究目的层组的地质特征,采用相控储层建模的方法,通过构造地层格架建模、砂体建模及相控属性建模,最终建立一个三维、定量的油藏地质模型,其中每级建模都对后一级的模型产生约束影响。生产实际表明,储层地质建模技术为进行科学的油藏评价、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开发动态预测与方案优化提供了必要的和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采油技术.水平井开发的技术关键之一是建立油气藏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据此可以确定明确的地质目标,设计合理的钻井轨迹.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以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建立地层格架,然后结合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成果和相控建模的思路,利用序贯指示模拟等随机建模方法进行油气藏的属性建模.在大庆T4油田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T48-L121井区的精细地质模型,精细刻画了5 m厚度砂体的空间展布,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水平井轨迹的设计,在高含水油区获得了较高的产能.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采油技术。水平井开发的技术关键之一是建立油气藏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据此可以确定明确的地质目标,设计合理的钻井轨迹。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以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建立地层格架,然后结合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成果和相控建模的思路,利用序贯指示模拟等随机建模方法进行油气藏的属性建模。在大庆T4油田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T48-L121井区的精细地质模型,精细刻画了5m厚度砂体的空间展布,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水平井轨迹的设计,在高含水油区获得了较高的产能。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应用》2016,(10):117-121
首先在深化油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测井等测试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其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利用生产动态测试资料,进行历史拟合,调整完善数值模型;最后优选合理生产压差,保持在5 MPa左右时开发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滩海油田开发初期的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建模是油田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滩海油田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造成钻井少,各种资料获取、采集难度大,给处于开发初期的油田带来了较大挑战。以大港滩海关家堡开发区为例,提出在前期地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多学科综合,应用随机模拟理论,采用储层约束反演与地质建模相结合,建立储层岩性模型,并在岩性模型的控制下实现储层参数建模,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提取出沿设计井轨迹方向的预测曲线成果,指导复杂结构井的钻探,利用该建模思路与成果,大大降低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与开发风险,现场实施效果显著,其建模方法对于类似滩海稀井网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Petrel软件在精细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吐哈盆地连木沁油田白垩系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属于块状边底水油藏。在该区块的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Petrel软件,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层对比等信息,结合夹层反演结果,在岩相描述曲线、孔渗曲线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各个随机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分析,最终建立了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全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2.
陈堡油田陈3断块开发中后期三维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陈堡油田的开发现状,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建立完善的三维地质模型,进一步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稳产的关键。以陈堡油田陈3断块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储层地质与沉积微相特征,认为该区白垩系泰一段第三砂层组属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赤山组属风成沉积。在小层细分与对比、沉积相、储层物性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完善的储层地质知识库为支撑,采用Petrel建模软件,成功的建立了该区泰一段第三砂层组-赤山组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3.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流体性质的变化及其作用,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孔隙结构等都会发生动态变化.建立反映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四维地质模型对于深化高含水期油田地质特征的认识、预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以火烧山油田平地泉组Hz层为例,阐述了以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储集层三维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集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在精细地层,对比、微构造、沉积微机、储集层非均质性及储集层动态解释的基础上,以数据库为支撑,通过确定性与随机性建模方法,应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目标区储集层精细三维地质模型,该成果为开发方案的部署和调整,提高油气采收率,油藏数值模拟及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埕海油田地质建模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滩海地区地理位置特殊,钻井少,各种资料获取、采集难度大,储层横向变化大,油藏类型多样。以埕海油田为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了大位移水平井对比,建立了地层模型和构造模型,并在地震反演数据体约束下建立了储层岩相模型,进而在岩相模型的控制下实现储层参数建模。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提取了设计井的岩电测井响应特征曲线,为井位优化、现场跟踪和开发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能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封闭性的研究对于确定油气藏的分布和注采井网综合调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大港油田X断块为例,提出了应用断层附近地层压力的连续性和模拟油井含水率曲线方法研究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封闭性。首先利用地震资料,基于模型反演提取地层速度来计算地层压力,如果断层两侧地层压力是连续的,则认为该断层是不封闭的,断层两侧压力不连续,则判断断层是封闭性的。其次是应用数值模拟对断层的封闭性进行识别,给定控制条件(断层封闭性)模拟油井的含水率变化曲线,进行模拟曲线与实际曲线拟合,根据2条曲线的拟合程度判别断层的封堵性。  相似文献   

17.
受测井、地震、地质等资料种类及品质的限制,辽河坳陷N区块潜山裂缝油藏自开发以来缺乏有效、准确的地质模型。本课题以测井资料为基础,使用三维有限元反演法较准确地计算裂缝性储层参数,借助地质建模软件分层段建立岩性相控三维地质模型。裂缝性储层参数计算结果及三维地质模型与勘探及开发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建立潜山裂缝性油藏地质模型有效可行,为该类油气藏岩性、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开发方案设计及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及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沙罐坪石炭系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沙罐坪石炭系气藏储层有效厚度不大,以低孔低渗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利用储层描述技术重点开展了地层及沉积相分析、储层缝洞特征描述、储层纵横向展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储层描述的基础上应用地质建模技术对沙罐坪石炭系气藏实现了科学的相控三维地质建模,直观地反映了沉积相与储层属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较好地描述了整个石炭系气藏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展布特征,为该气藏实施挖潜开发提供了地质基础。图10表2参7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储层地质建模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采用基于象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 ,建立了真 11块储层的砂体骨架模型和 6个主力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 ,为真武油田开发后期以结构要素为基本单位的剩余油研究和井网调整思路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