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水资源危机与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中国面临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粮食安全为主的水资源挑战和以水资源紧张、浪费、污染严重及管理体制不顺为特征的水资源问题,并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考虑到我国节水潜力巨大,现实可行,所以实施节水战略是近期内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了落实节水战略,应主要从农业节水、城市节水两个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运行机制,实现污水资源化,逐步建立节水型产业体系、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河北省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置于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战略框架下进行研究。按照河北省“十一五”规划制定的节能减排、节能降耗目标要求,构建了河北省水资源支撑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计算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及压力分析;提出了河北省实现节水减排、节水降耗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节水战略是指通过节约用水,有力地促进和保障水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它既包括满足人类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又包括促进和推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的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 (保持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生态用水 (保持生态平衡 )等等。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节水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 21世纪水资源短缺的关键   从全球来看,世界海水占地球水总量的 97%,…  相似文献   

4.
以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分析白洋淀流域水资源概况,从资源、生态两个角度阐述其管理体制的现状,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白洋淀流域的管理立法十分匮乏、缺乏统一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没有充分体现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水资源管理经费难以实现良性循环、水质水量管理权分散与重叠。建议从7个方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完善白洋淀流域的整体立法、集中流域水务管理权、建立流域管理的协商平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构建流域水资源产权制度、建立长效补水机制、加强执法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5.
浅析十八团渠灌区水价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水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为达到节水的目的,就协调现行体制、运行管理和提高水价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西部大型有色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等问题,分析挖掘了其蕴藏的巨大的节水潜力,在介绍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大型企业工业用水综合集成最优化技术,即集“生产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的信息采样、预测、预报和预控为一体,改变大型企业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为节水的集约型模式,达到综合控制和统筹运行,最终实现大幅度提高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资源管理将实施四大举措水资源要统一管理、水价形成机制要改革……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近日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做特邀报告时指出,从目前和长远需要看,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必须创新,当务之急是重点抓好四大改革措施。水资源要统一管理。必须强化国家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对水的问题,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同时,要统筹考虑城乡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等涉水事务,积极研究和推进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近年来,流域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鲍良  岑况 《资源与产业》2007,9(4):85-89
我国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消费和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然而这种增长方式是以高储蓄、高投入、高能耗为特征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高效合理的政府投资管理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实现条件。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面临的挑战并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组织的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多元协同管理体制、完善管理与评价指标体系及建立结果导向的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等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新型政府管理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消费和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然而这种增长方式是以高储蓄、高投入、高能耗为特征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高效合理的政府投资管理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实现条件。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面临的挑战并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组织的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多元协同管理体制、完善管理与评价指标体系及建立结果导向的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等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新型政府管理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依据漳河水库灌区40多年的实际运行资料,对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水环境、来水量、降雨量、蒸发量、干旱指数、地下水及水资源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来水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灌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各部门用水量及水环境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促进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对今后水资源合理配置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用水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受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制约等.针对变化中的不利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灌区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经济建设布局要以水资源条件为基础;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水资源使用权的初始分配尝试;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水价体系;制定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地方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按照分析前提——根源和症结——化解逻辑与对策的思路,探索解决黄河上中游生态脆弱地区高耗水产业和水权分配难题的途径。结果表明,黄河上中游生态脆弱地区高耗水产业和水权分配矛盾的核心是黄河〖JP2〗上中游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带来了高耗水产业缺水、区域经济发展乏力等问题。其外生根源是黄河上中游的水资源不足,内生根源是水权分配机制不完善。对此,提出建设高耗水产业和水权分配协同体系,充分利用水权转让市场,筹建黄河流域“水银行”,实施工业用水补贴策略,跨流域水权分配以及构建用水节水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以税收杠杆撬动水资源节约、推动可持续发展而出台的重要政策,自试点以来,水资源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整体提高了用水效率,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重要结论。但另一个重要且尚未得到证实的问题是,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同时,也是水资源需求的主要部门,水资源税改革是否也提高了工业用水效率?为此,假设我国没有进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采用GM(1,1)模型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后的工业用水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测算值和统计值,分析水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考虑到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故选取水资源禀赋、科技进步、环境规制、用水结构、社会因素、工业发展规模作为影响因素,并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水资源税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工业用水效率,降低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企业在政策冲击下的“阵痛”期的过去,水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会愈发明显。其中,影响工业用水效率最显著的因素是科技进步,这属于政府干预下的企业支出和财政支出。说明水资源税改革可以倒逼微观经济主体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降低工业用水总量,缓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压力。建议坚持节水优先,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节水设施和节水装置的普及程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善水资源税改革机制体制,为水资源税改革全国推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水价不合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价长期与用水成本背离,水资源价值和紧缺程度不能用价格信号表达出来,难以形成对水资源集约利用的激励。确立合理的水价区间是进行水价改革的前提,合理的水价区间既要利于节水,又要保证社会公平。针对中国国情与水价状况,应在水权、水价结构、水价核算和水价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水价不合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价长期与用水成本背离,水资源价值和紧缺程度不能用价格信号表达出来,难以形成对水资源集约利用的激励。确立合理的水价区间是进行水价改革的前提,合理的水价区间既要利于节水,又要保证社会公平.针对中国国情与水价状况,应在水权、水价结构、水价核算和水价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三屯河灌区属大型灌区,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产棉区,灌区水资源短缺,虽然通过加强用水管理和采取工程性节水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节水成效,但一方面缺水,一方面浪费的局面仍然存在。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水价不合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结合三屯河灌区实际,阐述了水价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灌区在水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水价宣传薄弱、水价成本不能适时调整到位及价格结构单一问题,提出加强水价宣传、适时调整上报水价调整方案及改革现行价格结构、使水价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变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面向生态经济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 ,在经济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 ,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 ,以面向生态经济的观念来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本文探讨了相应的系统理论框架和对策建议体系  相似文献   

17.
火力发电是我国第二大用水部门,火电工业的快速扩张加剧水资源压力。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实施用水定额提标是促进火电工业节水的重要政策措施。基于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评价燃煤火电机组单位发电用水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估算落实最新版火电工业用水定额(水节约〔2019〕373号文)的预期节水量。结果表明:新版用水定额中的通用值对推动现有燃煤电厂节水改造作用较弱,假定所有机组均满足通用值标准,2020年可实现节水总量1.22亿m3,假定水资源稀缺的三北区域达到用水定额领跑值、其他区域达到先进值,节水总量提升至8.23亿m3;从各类技术的贡献来看,差异化情景下循环冷却、直流冷却和空气冷却机组的节水量分别占58.6%、18.7%和22.8%;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华北区域节水量均超过2亿m3,占全国总量的1/4左右,西北区域节水量为1.08亿m3,东北区域节水总量最小,为0.53亿m3。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一直处于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文章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水资源效率的内涵,引入环境污染等负面因素,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重新界定,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内涵进行补充,其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时空特征,以此来探讨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方法。文章在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解法,选择工业从业人员(劳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蓝水足迹(自然资源)作为投入变量,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变量,将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变量,构建了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9—2019年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和区域的蓝水足迹具有波动性,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发现环境因素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的因素在各个省份、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技术进步。因此建议长江经济带的不同省份可以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通过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规模效率、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提高效益、减少水污染。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践行“节水优先”“两手发力”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工具,精准的差别化税额标准能够有力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从试点地区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现实观察出发,基于水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学“地租理论”以及“PSR模型”解析空间差异对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制定的影响机理。并参照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影响水资源税征收标准的关键指标,按照地表地下划分类型,选取农业和特种行业作为行业代表构建3个多元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水源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影响因素差异。研究表明,水资源税税额标准是空间差异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农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地下水超采面积影响较大,特种行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不同地区、不同水源以及不同行业用水应实行差异化税额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