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游戏和程序真是越来越“奢侈”了,动不动就需要几百兆的安装空间,搞到笔者一看到有关游戏的硬盘空间需求时总是心惊肉跳(前阵子“破碎虚空”的七百多兆空间需求则几乎让笔者窒息),幸好现在的硬盘很便宜,而且容量都相当的大,连15GB也不过是一千多而已,相信不少读者都准备给自己加个大容量硬盘了,那么,你知道要要买的硬盘是属于哪种介面吗?自己的主板又支持哪些介面呢?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硬盘介面不外乎是IDE的UltraDMA/33和UltraDMA/66,简单来说UltraDMA/33就是理论上每秒最多能传输33.3MBytes而Ultra DMA/66就是每秒最多能传输66.6MBytes啦。  相似文献   

2.
Jacky 《电脑》1999,(11):8-9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CPU整体性能的高低来衡量整个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强弱,后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大家就越来越关注图形图像系统的性能。直到近几年,当我们使用着高速的CPU和高档的3D图形加速卡组成的PC在工作、学习、玩游戏等时候,却发现我们大部份的等待时间都花在硬盘的不停读写上。人们开始注意到了硬盘。于是,硬盘的传输协议便从原有的 PIO MODE 4—DMA/33发展到了如今的Ultra DMA/66,确保了硬盘不会影响整机性能的发挥。 目前的 Ultra DMA/66的硬盘已经取代了原来的 UltraDMA/33的硬盘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各大硬盘厂商也都推出了多款支持DMA/66规范的产品。我们都知道要真正实现对Ultra DMA/66硬盘的支持,必须有相应的主板芯片组  相似文献   

3.
谈Ultra DMA/66     
晓道 《电脑》1999,(11)
在人们心目中 Ultra DMA/66是与高速数据传输挂上钩的产物。你看原来Ultra DMA/33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就已经很快了,那么符合最新 Ultra DMA/66协议的硬盘,其数据传输速率岂不是要比原来的 Ultra DMA/33快上一倍? 人们的愿望是好的,但在实际当中,Ultra DMA/66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我们首先从硬件上来看 Ultra DMA/66吧。如果您的电脑要想真正支持UDMA/66,那么不仅是硬盘需要符合UDMA/66协议,主板也需要支持UDMA/66协议,甚至硬盘与主板的联接线也需要符合UDMA/66的。 虽然Ultra DMA/66硬盘能直接插到主板的Ultra DMA/33 IDE接口上作Ultra DMA/33硬盘使用,但它与原 UltraDMA/33硬盘相比依然有细微的不同,首先从硬盘机件构造来看,Ultra DMA/33硬盘与 Ultra DMA/66硬盘的机件构造基本  相似文献   

4.
Ultra DMA66是什么?它比Ultra DMA33快一倍,即具有更高的硬盘传输速率。它会带来什么麻烦呢? 不久之前,小生刚刚换了机器,买了块赛扬300A,主板选择了磐英的P2-133A,因为它便宜,且支持Ultra DMA66。抱着配件回家组装上一试,一切OK,轻松超到了504。就  相似文献   

5.
6.
7.
8.
黄昏 《电脑》1997,(11):46-51
何为Ultra? 相信不少朋友已注意到:最近市场上兴起一种新型的 Ultra ATA硬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Quantum的Fireball(火球)ST系列,Seagate 的 MEDALIST Ultra ATA系列、Maxtor的 Diamond Super Max(钻石二代)系列等,现今都有大量供应。  相似文献   

9.
笔者最近组装了一台兼容机,其配置为:钻石586ITXD主板,Pentium 200MMX CPU,32M SDRAM 内存,3.2GMaxtor Ultra DMA(83240D3)硬盘,联讯Canarias2000显示卡,16XBTC光驱,创通SB 16PnP声卡,33.6K内置Fax/Voice/Data Modem,14英寸三星SyncMaster 400b彩显,银河ATX机箱。 这次购机主要考虑的是速度问题,所以特意选择了支持Ultra DMA的主板和硬盘。Ultra DMA采用总线主控方式,在硬盘上带有DMA直接内存访问控制器。由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需要CPU干预,因而能节约宝贵的CPU资源,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其次,Ultra DMA把IDE  相似文献   

10.
笔者的主板为微星6199,硬盘为IBM 370910,支持DMA66,但由于主板不支持DMA66模式而仅支持DMA33,又由于硬盘被设定的工作模式为DMA66不能在DMA33模式下工作,所以导致安装完Win98后发现系统根本就没有安装支持DMA总线部分的系统文件。例如,我的美达四十速光驱  相似文献   

11.
i820芯片组的推迟发布使 BX 芯片组仍然处于英特尔芯片组中的最顶端,BX 芯片组虽然性能优良,但由于推出时间比较早,不能支持UDMA66技术成为它的一大缺憾。UDMA66技术目前已经在主流硬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采用 BX 芯片组的主板虽然可以通过升级 BIOS 识别出 UDMA66硬盘,但却无法享受  相似文献   

12.
根据ATA接口协议,采用Ultra DMA(Ultra 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设计了一种脱机的高速数据记录系统.选择高性能的EP2C8Q208C8芯片,在Quartus Ⅱ开发平台上使用VHDL语言编程.运用Quartus I集成的内部逻辑分析软件SignalTap Ⅱ进行实时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数据被准确写入硬盘,实现了Ultra DMA数据记录的功能.由于设计不需要主机控制,具有体积小、灵活性高、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左巍 《电脑爱好者》1998,(22):36-37
随着Ultra KMA33硬盘协议的推出,大量标有支持Ultra DMA33协议的硬盘逐渐成为广大用户购机的首选硬盘。但不少朋友因对此协议了解不够详细,以至于无法真正享受其带来的高速度。本文以问答的形式将Ultra DMA33协议及其正确使用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4.
我在去年6月份购得一型号为ST38422A的8.4GB希捷硬盘,JS告诉我说此硬盘支持DMA66。时至上世纪末的最后一天,我将我的老破机升级到SOLTEK(硕泰克)67FV(VTA693+686A)、C366时才发现BIOS自检报硬盘为UDMA33,而非66!硕泰克67FV是支持DMA66的,而且附送一根80Pin的硬盘线,对此我大惑不解,查阅了大量资料。许多文章指出硬盘工作在DMA66下必须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硬盘本身支持;2.主板支持;3.使用80Pin的DMA66专用数据线。显然这些条件我  相似文献   

15.
Ultra DMA/33硬盘协议是由Quantum和Intel提出并在97年开始广泛使用的新一代ATA/IDE硬盘接口协议,由于Ultra DMA/33是继ATA及ATA-2之后出现的,所以又被称为ATA-3或Ultra ATA.它的最大特点是让IDE时钟脉冲在正负两相同时工作,使硬盘效率较之以前单相工作的ATA-2硬盘提高了一倍,即从以前的16.6MB/S增加到现在的33MB/S.Ultra DMA/33不仅可以增加数据的传输率,还因使用了CRC数据传输失误检查码而大大改善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Nios系统基础上的Ultra DMA数据传输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存储,提出一种基于硬盘Ultra DMA传输模式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详细介绍Nios嵌入式系统的整体构架和各个子模块的功能;提出一种在不改变传输频率条件下,通过使用寄存器组对不同时钟沿数据进行锁存,以数据带宽的扩展为代价,完成IDE总线上的双边数据沿锁存与系统内部的单边数据沿锁存之间的传输模式转换;给出具体的系统读/写操作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日,拿到Win2000测试版,便迫不及待地进行安装。可是,当文件复制完毕,就要进入Win2000的窗口界面时,蓝屏死机,怎么办?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重要数据文件移出C盘,然后把C盘快速格式化。再次安装,走到相同之处蓝屏,只得关机长思。 想到前段时间为爱机升级,CPU由K6-2300换为Celeron 366,主板也换为升技BE6,随板还附送一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支持DMA100的硬盘、主板也已经上市了,而穷人我才刚刚丢了那LX主板,用上了DMA66,但这设置的过程,倒也费了几番周折。想起像俺一样的“穷兄穷弟”也不少,故将它写出来,希望能使大家少走些弯路。  相似文献   

19.
Ultra Edit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编辑软件,它占用资源少,运行速度快,操作方便并且支持HTML、ASP、Perl等常用语言的语法,一直以来是笔者最喜爱的工具之一。如何使它支持PHP呢? 首先下载相应的支持文件(ftp://ultraedit.com/wf/htmlphpsql.txt),用记事本把下载的文件打开,全选,拷贝;然后到Ultra Edit的安装目录,找到wordfile.txt  相似文献   

20.
介绍高速数据采集记录系统中使用的UltraDMA硬盘存取方式,通过对CRC校验原理的分析,与常用串行校验电路中各移位寄存器状态值变化的观察,推导出CRC校验并行运算,并给出其逻辑电路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