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4年4月13日至16日,第9届IEEE国际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大会(IEEE—NEMS2014)在美国夏威夷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其在徽纳米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从生物医疗应用、纳米自组装技术、纳米新材料、新型微传感器与执行器等4个角度,详细介绍和阐述本次会议上涌现的徽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2021年4月25~29日,由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IEEE国际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大会(IEEE-NEMS 2021)于福建厦门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500多名微纳米科技领域专家学者与会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从纳米生物技术与纳米医学、微纳米传感器/驱动器和系统、纳米材料、微纳米与分子制造等4个角度介绍本次大会所展现的最新成果,并总结展望未来微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7日至10日,第八届IEEE国际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大会(IEEE-NEMS2013)在中国苏州市召开[1-2],来自世界各地的3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微纳研究领域的微/纳米制造和计量、微/纳米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纳米医学、微/纳流体、生物芯片、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器件、微纳传热器件、能量采集器等多个方向展开了学术讨论和交流,充分展示了国内外在以上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热点和动态,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NEMS 2013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表明,以微/纳米分子系统等为代表的研究领域已成为高科技的重要代表,并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7日至10日,第八届IEEE国际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大会(IEEE-NEMS 2013)在中国苏州市召开[1-2],来自世界各地的3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微纳研究领域的微/纳米制造和计量、微/纳米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纳米医学、微/纳流体、生物芯片、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器件、微纳传热器件、能量采集器等多个方向展开了学术讨论和交流,充分展示了国内外在以上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热点和动态,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NEMS 2013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表明,以微/纳米分子系统等为代表的研究领域已成为高科技的重要代表,并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在微纳传感器、纳米发电机、纳米执行器、纳米电子器件、纳米收音机与薄膜扬声器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果及典型应用,介绍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微纳机电器件的制造工艺、器件性能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碳纳米管基微纳机电器件在多元化发展、工艺多样化、材料复合化、产业化工程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18~20日中国西安)中国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CNST-XS)是全国性的每年召开一届的大型学术盛会。会议旨在交流我国纳米科技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应用成果,以促进纳米科技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推动我国纳米科技的学科繁荣、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第七届  相似文献   

7.
正"大科学装置"被称为是"国家科技的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是尖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苏省首个"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将落户于苏州。近日,"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苏州园区召开。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徐南平,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苏州市领导王鸿声等出席会议。2011年上半年,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会面时就提出拟合作选择纳米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8.
纳米电子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阐述了纳米电子技术及微机电技术在军事计算机、微小卫星、飞机侦察和干扰、导航制导、武器装备、单兵系统等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部分军事强国在纳米科技领域的发展和部署状况,分析了我国纳米科技和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发展纳米科技和纳米电子技术对占领未来电子信息战制高点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压电驱动三维纳米这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纳米定位技术是实现纳米加工与测量的关键技术.本文作者采用柔性铰链为弹性导轨、压电陶瓷为微位移驱动器,设计了一种新颖的三维纳米定位机构.给出了其刚度公式和动力学模型,对压电陶瓷的压电误差及其补偿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激光干涉仪微位移检测装置.设计并研制了数字闭环控制的三维纳米定位系统.验表明,该纳米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优于±0.03 μm,定位分辨力3 nm.最大定位时间40 ms.  相似文献   

10.
《电子科技》2001,(14):5
六位在纳米科技领域卓有建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呼吁,国家应当组织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参与占领世界纳米科技的制高点,在这个过程中,尽早制定纳米科技战略规划和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Stimuli‐responsive, drug‐loaded, DNA‐based nano‐ and micro‐capsules attract scientific interest as signal‐triggered carriers for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The methods to construct the nano‐/micro‐capsules involve i) the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of signal‐reconfigurable DNA shells on drug‐loaded microparticles acting as templates, followed by dissolution of the core templates; ii) the assembly of three‐dimensional capsules composed of reconfigurable DNA origami units; and iii) the synthesis of stimuli‐responsive drug‐loaded capsules stabilized by DNA?polymer hydrogels. Triggers to unlock the nano‐/micro‐capsules include enzymes, pH, light, aptamer?ligand complexes, and redox agents. The capsules are loaded with fluorescent polymers, metal nanoparticles, proteins or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as drug models, with anti‐cancer drugs, e.g., doxorubicin, or with antibodies inhibiting cellular networks or enzymes over‐expressed in cancer cells. The mechanisms for unlocking the nano‐/micro‐capsules and releasing the drugs are discussed,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stimuli‐responsive nano‐/micro‐capsules as sense‐and‐treat systems are addressed. The scientific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nano‐capsules and micro‐capsules in nanomedicine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2.
微纳卫星在卫星导航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纳卫星掀起了近年来国际上微小卫星研究的又一热潮。本文试图探讨微纳卫星在卫星导航领域中的应用。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微纳卫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微纳卫星的特点及其用于卫星导航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微纳卫星用于卫星导航的三大应用模式,分别是:区域增强、导航对抗、电离层观测与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高功率、高亮度的光纤激光输出,研究了新型多芯光纤组束技术,基于大模场倏逝波,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多芯光纤(包含多根微纳纤芯或包含多根微纳芯和大芯径纤芯)的模场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以一定方式排列的微纳光纤束阵列中多根微纳纤芯可以很好耦合;当多根微纳芯和大芯径纤芯组束时,微纳纤芯能够有效地平坦模场。这一结果对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Micro and nano structures of carbonised polymers resulting from the pyrolytic transformation of polymer structures are presented. Polyme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s materials for micro/nan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NEMS), especially for chemical 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 Focus 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ymer structures into carbonised structures using a pyrolysis process. Combination of this pyrolysis process with conventional MEMS/NEMS fabrication technology could provide various fine structures of carbonised polymer. Carbonised polymers have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carbon materials, with respect to compatibility with MEMS, because they can be transformed directly from a polymer structure. Three-dimensional micro and nano free-standing structures of carbonised polymer as typical MEMS/NEMS structures are reported. Micro molding process is used to demonstrate a unique polymer structure to be pyrolysed. Furthermore, EB lithography technology is employed for the patterning of polymers in addition to UV photolithography which is used by previous researches. A 100 nm wide bridge structure is designed as nano structures. In addition, the presented structures of carbonised polymer are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micro and nano functional devices such a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by making the best use of their carbon-lik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5.
操纵微小世界的工具——微/纳米镊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微纳电子技术》2005,42(3):97-106,122
在许多领域内,对微小物体的操纵一直都是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这类技术以其在对微/纳米器件或生物学对象进行操作、加工、表征、装配及测试中的关键作用,正成为微/纳米技术尤其是微自动化领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微/纳米操作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按照各种微/纳米镊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分别对基于机械、水力学、电、磁、声、光、热以及这些效应的组合发展起来的微/纳米操作技术进行了评述,特别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典型应用。可以看到,微/纳米镊技术的发展,将给微小世界的研究和应用增添更多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归纳和总结了微系统热学加工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从材料的热学性质出 :发,实现微 /纳电子机械系统元件制造的若干新颖、低成本的方法,并特别介绍其中一些典型应用情况。通过分析表明,随着对微加工过程中一些关键热学机理的深入研究,许多现有技术瓶颈和界限均可望被逐步打破,从而促成更有效的微加工技术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耿靖童  杨柳  赵舒华  张勇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8):20210044-1-20210044-7
基于Sagnac效应的谐振式微光学陀螺(Resonant Micro-Optical Gyros, RMOG)在集成化、小型化和灵敏度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微纳卫星姿态控制、机器人控制、医学诊断和检测仪器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谐振微腔作为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核心敏感元件,其光学特性与陀螺系统的性能息息相关,谐振腔的研究进展已经严重制约到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发展,目前可以通过集成光学技术、微纳光学加工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应用来减小谐振腔的重量和尺寸,降低成本和功耗,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指标。结合期刊会议和相关研究机构披露的信息,简要介绍了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发展现状、基本原理以及谐振微腔的特征参量,列举了近期国内外谐振微腔的各种新型结构设计并分析了不同结构的特点与潜力,此外还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制作谐振微腔的新型材料并总结了不同材料的光学特性,初步探讨了谐振式微光学陀螺敏感单元谐振微腔的后续发展方向和技术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在微米量级下,模拟了微纳光纤对于光束质量的改善情况。实验中所使用的微纳光纤是采用火焰熔融拉锥法,将单模光纤熔融拉锥制成的,并采用CCD测量光束质量因子M2,对比测量了光束通过普通单模光纤和熔锥微纳光纤的光束质量。实验结果显示,与普通单模光纤相比,熔锥微纳光纤可以改善光束质量。实验与FDTD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