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采场顶板离层水涌突水实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离层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总结提出了离层水"静水压涌突水"的离层水涌突水类型,探讨了采场顶板离层水"静水压涌突水"的形成机理.采场顶板离层水"静水压涌突水"的主要诱导因素为离层水的静水压力,判别关键是确定采场顶板离层水的静水压力及其可突破的相对隔水层厚度.可通过破坏离层的"封...  相似文献   

2.
姬中奎 《煤矿安全》2014,(8):188-191
为了分析柠条塔矿S1210工作面突水的原因,阐述了周边矿井及柠条塔矿以往采掘中的水害情况,总结了S1210工作面的突水特征,叙述了突水后进行的勘探工作,研究了造成突水的突水通道、突水水源、突水补给条件及突水的差异性。分析认为,本次突水的通道为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直接突水水源为延安组砂岩水及直罗组砂岩水,其中直罗组砂岩水为主要直接充水水源,间接突水水源为第四系松散层水及烧变岩水;突水的补给条件好与地表风积沙地貌入渗系数大有关;研究认为,本次突水与周边矿井差异性较大与突水位置为直罗期古河流冲刷带有关。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煤矿主要突水类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煤矿开采中常见的突水类型主要有顶板突水、底板突水、断层突水、陷落柱突水、老空突水、钻孔突水,通过对煤矿中常见突水类型的简单分析,从管理层方面和技术层方面研究总结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矿井突水灾害防治技术浅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分析各种突水现象的机理,将矿井水来源分为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窑水和断层水。针对不同突水征兆确定水源,选择合适的防水措施,避免突水灾害,对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屯煤矿投产以来,矿井水量较大,防治水工作难度大,矿井安全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对南屯煤矿矿井充水条件与突水特征的分析,将突水划分为导水断层突水、向斜突水及采动裂隙波及红层突水3种类型,并根据其突水特征,提出矿井水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突水系数理论在桃园矿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发现淮北桃园矿各工作面按突水系数理论计算得出的突水系数,在参考临界突水系数评价底板突水与否时,常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有时计算出的突水系数高于临界突水系数却没有发生突水事故;有时计算得出的突水系数低于临界突水系数却发生了突水事故。通过对桃园矿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突水系数理论的原理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认为从地质条件的实际出发,先进行地质分区再利用突水系数理论评价会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瞬变电磁勘探在Ⅱ617工作面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洪 《采矿技术》2009,9(1):80-82
灰岩水具有水压高,水量大,连通性强,突水通道难发现,突水治理困难等特点。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煤层底板灰岩水的防治一直是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恒源煤电公司矿井在六煤层底板灰岩水的治理过程中,引入了瞬变电磁法勘探,成功地解决了突水通道发现难的问题,为六煤层底板灰岩水的防治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开采水文地质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含水层之间水压力平衡点随水压差变化的特征,以及强含水层滞后参与煤矿突水的原因,指出采矿活动是改变导水通道的阻水系数外力所在,水压差加大是强含水层参与突水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建立潞安矿区3~#煤底板防治水质量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潞安矿区水文地质分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3^#煤层底板太灰水和奥灰水的高压突水威胁进行了评价,阐明了潞安矿区在今后的深部煤层开采过程中,防治高突水威胁的奥灰水和太灰水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矿井奥灰水水害防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煤矿井筒基岩段涌突水主控因素体系和涌突水危险性预测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对我国近年来煤矿井筒基岩段涌突水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共收集基岩段涌突水案例21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矿井筒基岩段涌水水源按其涌突水事故次数在总事故中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砂岩裂隙水、构造导水、岩溶水、松散层水、老空水;瞬时涌突水事故占总事故的61.9%,迟滞涌突水事故占到总事故的38.1%;而且采用地面预注浆后仍发生突水井筒明显少于采用工作面注浆的井筒。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建筑物贮水构筑物对自来水厂处理的生活用水水质污染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下三带"理论的底板阻水厚度法和突水系数法对济阳煤矿10煤底板徐奥灰水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封开江口、云浮六都水厂、高要三个监测断面的历年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西江干流肇庆段的水质进行评价,并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1990——2002年西江水质的变化趋势.根据水质规划目标计算部分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指出非点源污染源对西江的水质影响比较大,且西江水质已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矿井水害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构建矿井水害分类依据(即充水水源、矿层与充水含水层彼此位置和接触关系、导水通道、危害形式、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时效特征等)基础上,对基于不同分类依据的矿井水害类型进行了系统划分,即天然充水水源型矿井水害、人为充水水源型矿井水害;顶板充水型矿井水害、底板充水型矿井水害、周边充水型矿井水害;天然通道型矿井水害、人为通道型矿井水害;常温矿井水害、中高温矿井水害和腐蚀性矿井水害;一般型、较大型、重大型和特别重大型矿井水害;即时型、滞后型、跳跃型和渐变型矿井水害。在此基础上,对各主要类型矿井水害的成灾机制和典型特征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段李宏 《中州煤炭》2016,(12):23-27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井突水事故日趋增多。陈四楼煤矿的2517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邻近工作面老空区动水影响,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通过施工挡水墙将动水引流至巷道的方案,并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合理确定了挡水墙的厚度等结构参数,成功施工了挡水墙。2517工作面已安全回采,挡水墙引流效果明显,达到了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祁洁 《矿业工程》2003,1(4):53-54
利用井下矿地下涌水作为矿山生产用水水源,在矿井排水与生产供水之间建立循环系统,不但合理地利用了水资源,节约了矿山生产新水给水,而且减少了大量投资,使矿山生产成本也随之大幅度降低,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邢东矿2228工作面出水封堵项目,研究动水条件下出水通道封堵技术。底板突水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我国进入下组煤的开采以及开采煤层深度的加大,煤矿受奥灰承压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煤层开采后,在采动应力与水压力共同作用下会引起底板岩体破坏失稳,引发底板裂隙奥灰突水,逐步成为主要的底板突水形式。发生底板突水后,首要问题便是对出水通道的封堵,目前对出水通道的封堵局限在静水条件下实施,需对出水通道在动水条件下进行封堵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煤自燃问题,采用化学交联法,在碱性条件下研制出以木质素、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为基体的矿用煤自燃防治高吸水高保水性水凝胶。研究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保水性能,并测试不同原料配比的水凝胶的吸水率、产率和保水率,选择出适合煤矿煤自燃防治的凝胶配比,并采用程序升温实验对凝胶的阻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吸水高保水性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保水性能良好,固水作用强,水凝胶的吸水率、产率以及保水率受原料质量体积分数影响;程序升温实验表明,水凝胶使煤自燃过程中的CO产生量降低了38.09%~52.78%,抑制了煤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刘伯 《煤炭与化工》2021,44(2):33-37
林南仓井田水文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煤系地层上覆第四系冲积层孔隙强含水层,下伏奥陶系石灰岩岩溶强含水层,矿井涌水以煤系地层砂岩裂隙水为主,矿区软岩地层发育,岩性条件对矿井充水影响大,突水点常见于构造部位,涌水规律表现为集中小出水点较多,出水形式多为滴、淋水。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强化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提高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针对性、突出构造部位突水防治、加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等防治水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提供淮南煤矿塌陷水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基础,选择潘一煤矿典型的2个塌陷水域,采用格网法布设39个采样点对水质进行全面采样监测,分析水体的重金属元素且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塌陷水域由于较为封闭,水质由水体中间向两岸呈递减趋势,水体中央部分采样点水质为Ⅲ类;与泥河连通的东塌陷水域,受泥河影响较大,水质较差,大部分采样点水质为Ⅳ,Ⅴ类.由于矿业污染源的影响,导致东塌陷水域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强度高于西塌陷水域.各塌陷水域均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针对面积、污染不同的塌陷水域,可采取相应措施治理后分类进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