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二者合用前室进行机械加压送风的必要性,并在大量实际工程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系统负担层数和送风部位给出了加压送风量;通过对不同计算公式的比较和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压送风量计算公式的选择,公式参数的确定及其他设计考虑要点。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量的组成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加压送风的气流通路和开门工况等诸多因素,推导出了常用加压送风方式下的送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余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风机选型不当、剪刀楼梯间送风口设置不合理、正压送风系统未设楼梯间压差调节装置、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未分段设置送风系统、前室送风口的开启控制不合理、前室送风口关闭不严密、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被占用、加压送风竖井表面粗糙、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门门的缝隙过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在消防系统施工和检测中注意避免和发现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在高层建筑楼梯间正压送风系统设计中,点式送风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等问题,以改变人们对点式送风方式的认识,在工程设计中使点式送风方式能够成为设计中的首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针对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剪刀楼梯间共用加压送风竖井问题、加压送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建筑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共用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问题及只有一层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等的加压送风量的确定问题,提出了几种具体的设计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探讨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泄压阀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工程案例对电气控制的设计思路、系统组成、系统功能、经济性等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12.
高层建筑楼梯井直灌式送风加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接向楼梯井内送风加压取代《高规》中规定的通过专用送风井向楼梯井内送风加压的可行性,在北京、上海、太原、都江堰等地的实际高层建筑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在实测数据基础上进行了理论计算和CFD模拟分析,并分析了其经济性。结果表明,采用直灌式送风加压不仅可以满足《高规》中对压力值的要求,而且使楼梯井内上下压力更加均匀;同时也增加了使用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结合对高规的理解 ,提出了在设计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应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将旁通管定压系统应用于二次网供热系统中以解决供热区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的并网问题,给出了高低区合供时高层建筑最大允许高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简单、工程实用性强,在缺乏管网资料进行换热站设计时,可以迅速确定供热小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高度。在后续管网设计过程中,通过水压图分析确定用户调节阀安装位置及节流量方可获得理想的并网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对地铁站台站厅公共区楼扶梯口正压送风挡烟临界风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区正压送风挡烟临界风速会受到地铁站的空间结构及火灾多样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规范要求的公共区楼扶梯口1.5m/s的正压送风挡烟风速只能阻挡站台2.8MW火灾烟气不向站厅蔓延。考虑最不利情况,建议地铁站台站厅公共区楼扶梯口正压送风挡烟风速不应小于1.8m/s。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流体力学的理论,建立了加压送风系统关闭风口漏风量的数学计算模型,并建立了关闭风口两侧静压差、各管段沿程阻力、静压复得量等6项中间参数的子项模型。以优化防烟方案为物理模型,按是否考虑静压复得、采用不同等级气密性风口、改变主风道断面积等条件,组合成5类范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附加系数法和直接导用气密性标准的计算方法都有明显缺陷;当风口的气密性标准较高时,可采用忽略静压复得量的简化算法。 相似文献
18.
耿要斌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23(4):61-64
针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不同组成,分析了影响其防烟设计的门的开启层数、数量,加压送风口的形式及加压部位正压值等诸多因素,提出了不同形式时加压送风风量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该方法与规范不同之处在于综合考虑了影响加压送风的各种因素,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