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外生态校园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国外对生态校园研究的总体特征,认为国外学者对生态校园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绿色校园建筑、校园交通方式、校园能源使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学校生态教育、生态校园评价方法等研究方向。并通过对几个国外生态校园建设实践和建设计划的介绍,阐述了国外生态校园的规划建设方式、建设重点和采用的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外生态校园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国外对生态校园研究的总体特征,认为国外学者对生态校园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绿色校园建筑、校园交通方式、校园能源使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学校生态教育、生态校园评价方法等研究方向。并通过对几个国外生态校园建设实践和建设计划的介绍,阐述了国外生态校园的规划建设方式、建设重点和采用的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3.
生态校园是生态园林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和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不仅决定了校园绿地生态功能是否有效发挥,更是建设生态校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遵循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依据校园景观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的选择和复层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同时对"一山六园"的六大景园和校园道路景观、局部建筑周围区域、苗圃以及校园边界生态防护隔离带进行了相应的植物配置景观概念设计,旨在创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和谐优美的生态园林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从高职院校绿色校园建设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绿色校园规划、能效管理机制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入教材进课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绿色校园顶层设计、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人才培育、绿色管理的建设路径,指出以绿色校园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绿色发展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校园景观是校园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生态校园,体现地域特色,传承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以原阳一中为例,是在对现状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以"人文校园、美丽校园、生态校园"为设计理念,将历史文化与生态理念相结合,规划为"一轴、二环、七区"为空间布局,并设计了蟾宫折桂、思乐泮水、桃坞烘霞等九个景点,营造出人文化、生态化的美丽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6.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生态精神,形成文化共同体,是生态文化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校园生态文化共同体的生成以"生态"为旨归,围绕"民主精神"与"道德关怀"的原则,建立共同体"尊重"、"同情"的核心价值,成为共同体成员普遍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共同体的建设要平衡三大关系,"软硬"兼施,以适当技术维护共同体的生长、转型。校园生态文化共同体的价值选择,将共享、浸润在校园环境文化系统、个体文化系统、群体文化系统中,逐步凝结为校园的文化信念和精神品质,引领师生追求共同的愿景,养成校园成员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形成团结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态校园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社会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其生态校园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从生态校园的内涵入手,研究了生态校园建设的目标、原则及其重要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对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校园建设进行了实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校园生态文化作为新的文化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践行科学发展观,也需要我们去努力发展校园生态文化,催生生态道德的形成。本文从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求分析了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并提出了观念、形式、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生态城市,体现地域特色,传承校园文脉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景色优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生态环境,已成为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高校校园园林景观总体规划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背景,以“承传校园文脉、交融学府情景”及“建设生态校园”为设计理念,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要求相结合,规划为“八大功能分区及一山、六园、十二景”的空间布局结构,从而营造一个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的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南昌水专学报》2016,(6):62-65
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赤水市通过对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提升等多方面的建设和改造,提出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W·E·H"模式,使项目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脱贫奠定了良好基础。"W·E·H治理模式的做法与经验可以为长江上游类似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探索黄河上游地区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模式,对当前黄河上游农村生态治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地区农村生态环境虽有好转,但在生态治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滞后、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生态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生态治理法治建设不足等困境。提出从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塑造乡村生态文化、完善生态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立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五个维度构建全面的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体系,以提高黄河上游农村生态治理能力,助力我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但目前农村地区环境透支问题凸显.认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生态校园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中水回用系统作为生态校园建设中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诸多高校、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高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设计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其兼具投资少、能耗低、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廉的优点,以期为生态校园水资源高效利用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构建数字化校园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教学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来,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已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制度的供给、推行和当前广大农村居民对制度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还存在巨大差距。以陕西为例,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着保障覆盖面较窄、地方资金配套困难与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地方政府应该着重努力:合理界定农村低保对象;科学界定农村低保标准;不断扩大低保覆盖面并加大低保资金筹集力度;健全农村低保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魏林 《适用技术之窗》2014,(11):145-149
随着对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正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发展。本文在介绍了物联网和智慧校园的概念后,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对高职智慧校园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黄河水院生态植物体系建设规划,运用了生态植物工程体系建设理论,按照生态规律布局,使校园四季常青、鲜花不断、花香满园;按照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的发展思想,使生态植物体系建设进行了继承、移补、完善、发展的巧妙结合和传承,已经形成了校区生态植物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郑州东区高校园区都市化对生态问题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包括开展高校园区水生态问题研究、建筑设计艺术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等的设想,以及校园生态管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等的保障措施和应对策略.研究成果对郑州高校园区建设与管理以及保证高校新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对我国其他城市的高校园区建设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中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总体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这种态势,必须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着手系统有序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使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对校园隐性文化的内涵、性质、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当今校园隐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引起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深度思考,有利于广大学校又好又快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