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为实现电网模型的统一维护和一致性共享,提出了基于监控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的“源端维护、全网共享”的纵向一体化概念,即变电站站端和监控(调度)中心之间的模型一体化.对于电网模型的描述涉及诸多环节和系统,而以变电站综自(子站)系统为模型源端,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唯一描述和最优化的维护模式.文中阐述了实现变电站子站(或综自)系统与监控(或调度)中心之间模型和图形等信息的共享架构,此架构中共享的模型不仅包括一次电网模型、二次装置模型,还有变电站综自系统与监控(调度)主站通信所需的通信模型.本文提出的统一模型维护的架构也可满足智能变电站以及IEC61850变电站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电力企业的购煤价格连续攀升,煤、电关系一度紧张。为了有效缓解当前煤电企业的紧张关系,分析了资产专用性对煤、电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通过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权衡模型,得出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能有效缓解当前的煤、电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3.
指出调度大计划试点工作作为大运行体系在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已经在华东网调进入试运转阶段.认为此举措对推进大运行纵向调度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大计划试点工作背景和工作进程的基础.阐述了大计划试点工作方案,分析了大计划试点工作流程,归纳总结了大计划第一轮试运转情况,阐明对大运行纵向调度一体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动态纵向边端效应对短初级直线感应电机性能影响,对其电磁场方程以及稳态电路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建立动态边端效应的电磁场模型,从数学表达式角度分析电机气隙磁场分布情况;再在稳态电路中引入激磁电感修正系数以及次级电阻修正系数来分析动态纵向边端效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电磁场理论解释,揭示了动... 相似文献
5.
直线电机静态纵向边端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电磁场理论对直线感应电动机纵向边端效应进行分析, 导出了气隙磁场脉动系数、气隙磁场增大系数和纵向等效漏磁长度等的计算公式, 并提出了削弱和消除脉动磁场的方法。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相符, 说明本文的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7.
8.
9.
提出了一种纵向集成设计方案并研制了保护纵向集成装置和测控纵向集成装置。采用保护与测控解耦的方式,将保护功能、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为保护纵向集成智能设备,将测控功能、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为测控纵向集成智能设备,减少了装置间的数据交互环节,解决了过程层采样值(SV)、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数据传输带来的延时增加问题,提高了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和可靠性。保护与测控功能的解耦,体现了功能分配的合理性,解决了智能电子设备能力描述(ICD)模型文件耦合带来的运维问题。重点阐述了单间隔的线路纵向集成装置、母联纵向集成装置以及跨间隔的母线纵向集成装置、变压器纵向集成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根据IDC2007年6月发布预测分析显示,2007年中国市场PC出货量达到2700多万台,较前一年增长高达19.9%,占全球出货量的10.1%,保持了亚太地区(不含日本)最大、全球第二大PC市场的位置。IDC预计未来五年中国PC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2%,到2011年出货量可达到4280多万台,将继续位居亚太地区市场第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了适应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体系架构,并满足其对实时数据库大容量、高效率、安全性的要求,亟需研发与之适应的实时数据库。文中首先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对实时数据库的需求,然后介绍了实时数据库的体系架构、大容量与支持多应用扩展系列技术、实时库高效访问系列技术、实时库安全保障、模型管理和实时库同步等技术。文中测试表明实时库效率相对原有系统有明显的提升,数据访问安全性能得到有效保障。实时数据库为各类应用打下了坚强的数据基础,保障了各级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力支撑了智能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15.
16.
J.Charles Smith 《中国电力》2012,45(12):1-9
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核电和水电相比,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更多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功并网需要对传统的电力市场结构以及相应的输电规划和市场运营方式按不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要求重新审视。对支持电力市场发展所需的基本的输电规划结构进行了分析,也对随着日益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确保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如电力市场管理区域范围、备用要求、机组协议以及经济的调度方式,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