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损失之惨重,破坏力之大,伤亡人口之多,都是极为罕见的。目前,抢救生命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安置灾民,重建家园工作,提到了紧迫的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灾后重建工作规划非常重视,专门作出了具体、明确的指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同时也催生出灾后重建志愿者活动的热潮。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分析志愿者在灾区志愿活动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并从政府、社会和志愿者自身素质等诸多方面对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条 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4.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各方面力量做好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制定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5.12汶川大地震一个月的祭日,一个月来,汶川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灾难发生一个月后的今天,灾后重建,成为新的重大课题!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企业家、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先生,提出了他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规划与建筑设计角度,对四川汶川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学校的重建活动进行思考,并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设计实践为例,探讨贫困地区学校建筑受地震严重破坏的原因,因地制宜提出对应的规划设计原则,指导此类地区学校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活动,提高学校建筑的防震减灾水平,减少因地震造成的建筑坍塌以及次生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以羌族地域城镇在地震灾害之后,能实现产业转型及经济腾飞为目的,本文从文化内涵与产业基础的角度,以东门寨的重建规划为例,从涉及到的区域经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以及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提出一种切实协调并解决相应矛盾与问题的可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灾后重建中大量永久性建筑的建设问题,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工程实例检验,提出了针对四川灾区的木结构建筑应用技术和实践示范。实测资料结果表明,四川传统木构建筑的常用围护结构(单层竹泥混合墙体)传热系数为4.59「W/m2•K」,保温隔热效果较差。而采用新工艺制作的改进木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在2.1~2.3「W/m2•K」之间,居住舒适性更好。并且,由于构造技术和施工工艺改进,新型木构建筑,抗震性能更佳,建设周期和成本也低于一般砖混结构建筑,较适于在灾后重建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做法为例,探讨四川省地方主体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创新探索的体现,并提出进一步发挥好灾后重建工作中地方主体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一周年,作为身处灾区的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四川院)也经历不平凡的一年。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高效、高质的完成政府、业主委托的各类项目咨询工作成为全院职工自觉的行动。四川院经受住了咨询业务任务重、强度大、时间紧、要求高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在一般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循环经济特征。以循环经济理论入手,从云南省总体经济发展模式与云南省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两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对如何构建云南省三维循环经济产业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区别;指出发展包装产业可以从企业、区域和社会3个层面上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按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构筑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清楚认识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的现状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本次调查就是围绕这一目的展开。调查过程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调查结果首先显示了吉林化工产业的产业规模、主要原料和产品、主要企业等总体概况,进而分析吉林化工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和内在促进因素,最后给出了吉林化工循环经济已经基本完成了企业层面的循环,在园区循环层面也有了大的发展,目前应该在区域循环层面深入布局的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5.
从灾后重建探讨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再生混凝土是再生利用废弃混凝土的一种新材料,具有显著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优势,是实现建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产生的建筑垃圾远远超过了我国年产建筑垃圾总量,给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其在结构应用中的表现;同时,结合组合结构的优势,探讨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再生混凝土在钢管组合结构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我国发展再生混凝土研究和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就基层企业如何理清思路、确立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贯彻标准找差距,科技攻关为载体,人才建设为支撑的工作思路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7.
根据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联系循环经济的特点,认为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西部开发建设中的必然选择。在西部推行循环经济,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为此,需要建立循环经济的全民教育体系,国家应给与西部地区充分的技术支持,政府要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保障,并采取积极的促进政策。在西部地区,可以以企业为点,以生态园区为面,使工业链变为生态链,将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作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桥梁,正日益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不断付诸实施.介绍和分析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本质区别、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在国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循环经济导向餐饮业,是国家旅游餐饮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2008年突发"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餐饮业应对危机、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提倡从餐饮业的应急储备、供给、安全、健康等方面综合布局,构建能够预防突发性地质、自然灾害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巩固绿色健康的节约型餐饮消费观。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模式以及原则。通过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比性的研究,提供了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