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开发成功耐2100℃超高温的航天飞机用超耐热材料。该材料是通过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上重迭涂复碳化硅及氧化锆系陶瓷膜形成的。到目前为止所开发的航天飞机用材料仅能耐1700℃左右,而这次开发的耐2100℃的材料属世界首创。航天飞机从宇宙返还地球时以马赫数25~27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因此机体外表面温度最高可达1700~1800℃。碳碳复合材料用作宇航材料虽具有质轻和高温强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据报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江雷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地通过调节“光”和“温度”,实现了纳米结构表面材料超疏水与超亲水之问的可逆转变,制备出超疏水/超亲水“开关”材料,在功能纳米界面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论文分别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后,得到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的高度评价。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研制了一种气体选择透过性很高的高分子薄膜材料,而且成功地将它超薄膜化达到200~300(?)。该气体分离膜能灵活应用于氧和氮,或氢和氮等各种气体的分离浓缩,也能应用于多方面的工厂中。据称,今后该研究所将与外部的专门厂家签订许可证 相似文献
8.
NASA兰利研究中心为航天飞机研制新的胶粘剂和密封剂。需要的原始材料是二胺二苯甲酮。当胺基处在环链上的3,3′(间位)位置时,该材料具有最佳的性能。但市售的二胺二苯甲酮是4,4′(对位)结构,这就要求将它们改成间位结构。因此价格极贵,700美元/磅。海湾石油化工公司已从NASA买来了制备这种胶粘剂的专利,进行直接制备间位异构体,从而使价格明显下跌。 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研制了两种新的胶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家空间开发厅(NASDA)开发出三种航天飞机外部零件用的耐热材料。日本航天飞机是根据HOPE H-Ⅱ轨道运行项目开发的。该项目旨在于用日本的技术于90年代中期生产出航天飞机。这三种材料是:耐热500℃,比重3.9,比其他同等物质轻的钛合金;耐热1000℃,比重11.3的镍质蜂窝状板;耐热1300℃的碳—碳复合材料板。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超塑性制备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用于生产钛合金航空机翼等,目前工程用的超塑性合金有钢、铝合金和锌合金.典型的加工温度为0.5Tm,其应变速率完全依赖于材料的原始晶粒大小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15.
航空有机透明材料,主要用于飞机风挡和座舱盖。它不仅裸露于大气中,而且位于飞机飞行时产生空气动力热的前缘,因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大面积非金属结构材料。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当代的军用战斗机是以高空高速、 相似文献
16.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机身是用铝合金制成的,机身表面的70%覆盖着约3万块的硅瓦,这种硅瓦材料是用直径为1.5微米的二氧化硅纤维,在1316℃的高温下与胶体二氧化硅烧结而成的,然后切割成15~20厘米的正方形,其厚度为1.3~15厘米(根据不同的绝热要求,厚度也有差异)。为增加硅瓦在高温下的热辐射,在硅瓦上覆盖了一层黑色的含硼硅酸盐,同时,为使其能在低温下反射阳光,又在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白色陶瓷。为了防止因硅瓦与铝合金机身的膨胀差和振动所引起的硅瓦破损,在机身与硅瓦之间用聚芳酰胺纤维和毛毡作为缓冲材料,用有机硅胶粘剂粘接,构成缓冲系统。 相似文献
17.
18.
为满足研制航天飞机的需要,美国Rock-we宇宙中心曾对下列密封材料进行了筛选试验: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双组分室温固化有机硅密封剂、氟硅密封剂、双组分丙烯酸胶粘剂、改性丙烯酸胶粘剂、双组分环氧胶粘剂、维通胶粘带和四种腈硅聚合物密封剂。它们多数由于使用不便、适用期短或热降解性能差,所以都不符合要求。只有三种腈硅密封剂通过筛选试验,其中PR-711具有更好的抗流淌性和低温柔韧性。 相似文献
19.
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助推器(SRBs)在发射后需要回收再用。在SRBs打捞作业中需用一种耐久的柔软软管,这种管要求在三个大气压的深海中不破裂,长期暴露于盐水中不变质。 相似文献
20.
超耐热SiC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地评述了以有机硅聚合物为先驱体的SiC纤维的制备,以及通过降低纤维中的含氧量和控制微晶增长等手段,来提高纤维的高温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