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洪  李伟 《中国计量》2013,(12):10-11
用能是否过度?排污是否超标?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严格要求用能和排污单位的计量器具必须合格入手,对企业、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职能职责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要求做到对企业用能和污染物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控,全面加强了对于企业用能和排污的监控,对全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2013,(8):9-1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排污计量”是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手段。在湖南省加强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大背景下,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行动,组织起草了《湖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经湖南省人民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令第264号发布,于2013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用能、排污计量器具和用于重点排污单位的在线监控计量器具应依法进行强制周期检定;还提出,用能、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条为了加强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保证计量数据真实准确,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用能和排污计量活动、服务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用能和排污计量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先进的用能和排污计量检测技术和管理方法。第四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用能和排污计量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完善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管制度,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河北省质监局起草的《河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4年12月30日经省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15年4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计量法》《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5.
李东卫 《中国计量》2009,(9):110-110
本刊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切实规范全省用能和排污单位涉及用能和排污量的计量管理及监督,保证计量数据真实、准确.更有效地推动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吉林省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吉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办法》。该办法于7月18日以第207号政府令向社会公布.并于9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4年12月30日经省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15年4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颁布实施,对河北省加强能源和排污计量工作,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泰兴市质监局近日组织召开了该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江苏省质监局《关于做好2014年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精神、宣贯国家质检总局《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并对该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进行部署。26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分管负责人和计量管理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要求:一要充分认识能源计量审查的重要性,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一、目的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计量法》,加强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提高我市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计量》2013,(12):8-10
《云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7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施行. 省长:李纪恒 2013年8月31日 云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保证计量数据真实准确,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用能和排污计量活动、服务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用能和排污计量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先进的用能和排污计量检测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四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机关事务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对在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 第六条用能和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配备用能和排污计量器具.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计量》2016,(4):56
正云南省耗时1年、投入财政资金800万元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采集"首期工程近期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组验收,正式接入"云南省能源计量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云南省115家重点用能单位的水、电、煤气等能源实现了一、二、三级能源计量数据实时在线监测。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云南省自2015年起,对云南省工信委确定的1000家重点用能单位陆续实施能耗实时监测。能源计量数据将全部接入云南省政府委托  相似文献   

11.
纪亮 《中国计量》2007,(2):11-11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通知要求,提高河北省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节能降耗计量服务活动质量。2006年12月25日至27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石家庄市召开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宣贯会,宣贯会特别邀请了《通则》主要起草人、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张万路主讲。国家确定的河北省节能重点企业的代表,河北省政府确定的节能重点企业代表及各市局计量科(处)、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相关人员共160余人参加了宣贯会。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能源计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更好地做好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并颁布了《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以下简称《审查规范》)。《管理办法》和《审查规范》  相似文献   

13.
叶农 《中国计量》2014,(8):38-40
正一、能源计量器具的选配依据对能源计量器具的选配首先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目前,能源计量器具的选配标准有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471-1998《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GB/T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0902-200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根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第十七条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  相似文献   

15.
纪亮 《中国计量》2007,(1):81-81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区各地、州、市质监局、各重点耗能企业的50多名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京市重点用能单位提供的能源计量技术服务,对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能源计量数据、能源计量效应做出现状分析并得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对于加快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用能单位节能降耗、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具有重要意义。《办法》的实施,笔者认为宣贯要创新,应从以往印印册子、搞搞讲座、配配器具的陈规中走出来,形成强化社会能源计量意识、规范能源计  相似文献   

18.
0引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要求,"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和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管理是否符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近日,为切实推进河南省节能降耗工作的量化考核,贯彻落实能源计量地方标准,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本省能源消耗现状.制定了《河南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评定办法》,对本省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检测能力、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能力进行评定,对用能单位在“十一五”期间能源计量达标水平进行评定。另外,河南省地方标准DB/T520—2008《河南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评定准则》已于2008年2月22日正式发布,该标准根据《节约能源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正由西安市市长签发的《西安市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7月10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在规范西安市计量检定活动,提高检定质量,促进节能和环境资源的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形成计量器具监管的长效机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计量活动存在着经营者在商品量值方面弄虚作假,能源计量缺乏相应规范,计量校准服务的监督管理缺乏法律依据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