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氧化-铁盐混凝沉淀法处理钨冶炼含砷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钨冶炼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含砷废水的处理。研究采用氧化-铁盐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赣南某钨冶炼废水。试验研究了氧化剂种类、氧化剂用量、铁盐种类、铁盐用量、p H值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水合硫酸亚铁"除砷效果较好,当双氧水用量0.44 m L/L,氧化反应时间5~10 min,水合硫酸亚铁投入量1.48 g/L,混凝反应p H=9~10时,废水中砷的去除率达到99.0%,反应过后残留砷的浓度降至0.49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浓度含砷酸性废水经石灰—铁盐法处理后仍未达标的情况,本文探索了石灰铁盐法处理后液加入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沉降除砷的工艺研究,以及在石灰铁盐法处理高浓度酸性废水过程中加入漂白粉、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除砷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PFS+PAM混凝沉降除砷工艺、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氧化除砷工艺均可实现达标排放,但PFS+PAM混凝沉降除砷工艺具有絮凝沉降速度快,操作简单、处理成本更低的优点,其新增药剂成本比漂白粉、高锰酸钾分别节省约6元/m~3、50元/m~3。  相似文献   

3.
宋鹤  杨飞莹  王莹  丁成 《黄金》2016,(6):72-75
试验研究了不同氧化工艺与铁盐混凝工艺联合处理矿井水中砷的效果。原水p H值为7.67,砷质量浓度为1 mg/L,采用铁盐混凝法处理时,Fe与As的质量比为6∶1、反应时间为30 min,砷的去除率为62%;当其与空气氧化法联合处理时,Fe与As的质量比为6∶1、反应时间为30 min、曝气量为0.05 m~3/h,砷的去除率为69%;当其与过氧化氢氧化法联合处理时,Fe与As的质量比为6∶1、反应时间为5 min、过氧化氢用量为0.01 m L/L,砷的去除率为99%。试验结果表明:引入氧化体系有助于含砷矿井水的处理,提高了砷的去除率;采用Fenton氧化体系与铁盐混凝法联合处理工艺,降低了铁盐药剂用量,提高了砷的去除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4.
黄沙坪铅锌矿选矿废水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中和-聚铁絮凝-两级沉淀工艺处理黄沙坪铅锌矿的选矿废水。根据废水自身的特点,将偏酸性的硫精矿溢流水与偏碱性的尾砂水按1:2比例混合,混合后废水的pH值为10.2,适于进行后续混凝处理。混凝处理选用聚铁为絮凝剂,投加量为0.3m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0.5mg/L。处理出水的80%回用为生产用水,其余出水达标外排。该工程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企业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赣南某水库微污染原水为处理对象,针对常规混凝处理工艺的不足,提出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选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考察了高锰酸钾预氧化对混凝沉淀处理微污染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合搅拌强度260 r/min,搅拌时间2 min,絮凝搅拌强度80 r/min,搅拌时间25 min的条件下,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 mg/L时,最佳预氧化条件为:预氧化加药点为投加混凝剂前2 min,高锰酸钾投加量1.0 mg/L,pH值为原水值,原水经预氧化-混凝沉淀处理后,浊度、CODMn、UV254、氨氮、铁、锰的去除率分别为99.02%、68.78%、50.94%、33.96%、96.77%、81.67%,出水水质基本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得出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处理工艺能较好地净化微污染水源水.  相似文献   

6.
电解锰废水中Cr~(6+)、Mn~(2+)的去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还原沉淀-晶种曝气组合工艺去除电解锰废水中Cr6+和Mn2+,并探索了最佳工艺条件.首先以Na2SO3做还原剂将Cr6+转化为Cr3+后再通过化学沉淀法除去,然后采用加入MnO2做晶种曝气氧化去除废水中的Mn2+.结果表明:当Na2SO3投加量为0.5 g/L,还原反应pH值为4,还原反应时间6 min,Cr6+可完全转化为Cr3+.Cr3+在pH值为8时沉淀最完全,出水总铬浓度可从100 mg/L降到0.5 mg/L以下.除铬后,当MnO2投加量为25 g/L,废水pH值为9,曝气10 min,出水Mn2+浓度可从1 000 mg/L降到0.4 mg/L以下.通过以上处理出水总铬和总锰均达到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7.
实验所用原料为含锗的锌冶炼真空炉渣,该物料主要含有锌和铅,此外还含有砷、锗、铟、银等元素,主要以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采用氧化浸出工艺浸出物料中的有价元素,回收有价元素后的废液通过化学沉淀法进行除砷,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浸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游离酸浓度5 mol·L-1;双氧水过剩系数αH2O2=1.5;浸出时间1 h;液固比5∶1。在此条件下,Ge和As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9.64%和99.43%。含砷废液除砷未达标严禁排放,以石灰为沉淀剂,废液经过化学沉淀法除砷处理,得到的砷酸钙废渣用水泥固化技术进行稳定化处理,避免造成二次砷污染;除砷后的废液运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残留的砷含量,检测得到溶液中的砷含量(0.008 mol·L-1)低于饮用水排放标准(0.01 mol·L-1),并进一步用石灰中和使废液pH达到9左右,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含砷氰化尾矿污染特征,开展了搅拌洗涤法、臭氧氧化法、酸化溶砷法、铁盐固砷法等多种无害化方法联合处理试验研究,旨在将该含砷氰化尾矿处理至满足氰渣规范回填利用污染控制要求。结果表明:该含砷氰化尾矿回填利用污染控制技术工艺为压滤调浆搅拌洗涤+臭氧氧化+酸化溶砷+铁盐固砷,最佳参数为原矿浆压滤后加水调浆,矿浆浓度40%,臭氧投加量0.66 g/L,酸化溶砷pH值3、曝气量0.1 m3/h、反应时间2 h,铁盐固砷七水合硫酸亚铁投加量20.0 g/L、反应时间1 h。研究结果为该黄金生产企业含砷氰化尾矿回填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铁砷质量比、氧化钙用量、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低质量浓度含砷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GCI-8具有强氧化性,有助于As的去除;在原水p H值为5~6,As质量浓度约为1.6 mg/L时,处理后As质量浓度与铁砷质量比、反应时间关系较大;p H值对砷酸铁和砷酸钙沉淀物的溶出有影响;在相同铁砷质量比为30的条件下,铁盐沉淀法反应30 min,处理后As质量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而铁盐高级氧化沉淀法反应5 min,处理后As质量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铁盐高级氧化沉淀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了聚合硫酸铁(PFS)对北区地下渗水含锑砷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不同铁盐除锑砷效果对照、PFS用量对除锑砷效果的影响、不同碱中和的影响、铁渣中锑砷杂质在水溶液的返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PFS的混凝作用,协同沉淀的吸附作用,可以有效的对含锑砷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程简单,一步到位。小试中,在常温时,PFS用量0.6‰,处理时间30min,pH=7的条件下,废水中锑浓度可以降至0.30mg/L以下,砷浓度降至0.10mg/L以下,达到了《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770-2014)中相关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了还原沉淀-晶种曝气组合工艺去除电解锰废水中Cr6+和Mn2+,并探索了最佳工艺条件.首先以Na2SO3做还原剂将Cr6+转化为Cr3+后再通过化学沉淀法除去,然后采用加入MnO2做晶种曝气氧化去除废水中的Mn2+.结果表明:当Na2SO3投加量为0.5 g/L,还原反应pH值为4,还原反应时间6 min,Cr6+可完全转化为Cr3+.Cr3+在pH值为8时沉淀最完全,出水总铬浓度可从100 mg/L降到0.5 mg/L以下.除铬后,当MnO2投加量为25 g/L,废水pH值为9,曝气10 min,出水Mn2+浓度可从1 000 mg/L降到0.4 mg/L以下.通过以上处理出水总铬和总锰均达到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铜矿矿山废水的物化净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铜矿矿山酸性废水与选矿废水的所形成的混合废水的pH值较低,COD及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的特点,研究利用Fenton氧化-电石乳中和-絮凝联合工艺处理酸碱混合废水的效果,试验表明:联合工艺对废水中的COD和重金属有着较高的去除率,当双氧水、电石乳及PAM投加量分别为340mg/L、12g/L以及2mg/L时,废水经处理后,COD<100mg/L,重金属Zn2+、Cu2+无检出,总铁<0.1mg/L、总锰<0.1mg/L,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费运良  兰馨辉  高飞翔  王莹  刘强 《黄金》2020,41(1):78-81
针对某黄金矿山低浓度含氰废水开展氰化物去除试验研究,分别考察过氧化氢氧化法、亚铁盐沉淀法、因科法和生物氧化液法处理效果。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能将总氰化合物处理至0. 5 mg/L以下,其中生物氧化液法不产生药剂成本,亚铁盐沉淀法药剂成本仅为0. 10元/m^3。从工艺可行性方面考虑,生物氧化液法需要控制溶液pH值为6,不易实现,推荐采用亚铁盐沉淀法。生物氧化液法为矿山企业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某铅锌冶炼厂产生的含氟废水(1#废水含氟20mg/L,2#废水含氟78.5mg/L)为处理对象,投加钙源化学-混凝沉淀法除氟。研究了碳添加量、PAM、PAC、pH值对除氟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高盐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PAC投加量为800mg/L,PAM投加量为2mg/L,F含量由20mg/L降到3mg/L,脱除率为85%。2#高盐废水在最佳实验条件CaCl2的投放量400mg/L,PAC投加量2g/L,PAM投加量为5mg/L,F含量由78.5mg/L降到3.64mg/L,脱除率为95.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含砷氰化废水开展了多种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曝气氧化法、Na_2S_2O_5—空气氧化法、APDC捕收法等三种处理工艺均可使含砷氰化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而采用PFS+PAM混凝沉淀法处理,尽管除砷效果良好,且具有一定的除氰效果,但总氰含量无法达到小于0.5mg/L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UV光催化联合CIO<,2>降解水溶液中苯酚的方法.[方法]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CIO<,2>为氧化剂,UV作为辅助手段,考察CIO<,2>/UV氧化处理苯酚废水工艺中CIO<,2>投加量、UV辐照时闻、废水pH等因素对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处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pH在8左右,CIO<,2>投加量为140 mg/L,UV辐照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苯酚去除率高达99.6%.并且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CIO<,2>/UV氧化苯酚的效率明显高于单-CIO<,2>或UV法,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CIO<,2>/UV氧化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碱浸脱砷反应后的废水进行脱砷研究。考察工艺流程、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砷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氧化剂H2O2用量H2O2:As=5 (化学计量比)、氧化温度T=30℃、氧化时间15 min;采用铁盐(浓度为4. 4 g/L)控制溶液p H=11;沉淀剂CaO用量Ca/(As+V+W)=5∶1 (化学计量比)、沉淀温度T=85℃、沉淀时间30 min。此法对废水进行脱砷处理后As含量最低可达0. 4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脱砷废液可循环利用,脱砷残渣为直接堆置的无害残渣。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酸洗废液-H2O2催化絮凝剂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处理站的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废水pH、酸洗废液-H2O2投加量、泥水分离pH、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00mL废水,在pH=3.5、酸洗废液用量0.7~1.0mL、双氧水投加量1.5~2.0mL、反应15min、沉淀pH=6.5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为90%~95%,色度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完全达到GB 3544—2008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济钢焦化废水处理采用A2O2-混凝沉淀-芬顿氧化工艺。芬顿氧化法在运行过程中常因Fenton试剂配比([Fe2+]/[H2O2])及絮凝剂的投加量较难控制等原因,出现出水COD超标,出水浑浊、悬浮物超标,出水发绿等问题。通过采取及时对硫酸亚铁和双氧水投加量进行微量调节,及时排泥、定期清理Y型过滤器,及时人工添加氢氧化钠溶液等相应措施,保证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最好时COD控制为70 mg/L。  相似文献   

20.
Fenton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混凝沉淀法深度处理焦化生化处理二沉池出水,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H2O2(物质的量比)、PFS(聚合硫酸铁)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对TOC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TOC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0.7%和72.7%,出水COD浓度达到GB 8978—1996《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