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黄河冰凌灾害风险评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VIKOR扩展法的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黄河宁蒙河段的巴彦高勒—三湖河口、三湖河口—昭君坟和昭君坟—头道拐3个分河段的冰坝灾害风险评估中。依据传统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的基本思路,结合区间灰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各时间段各分河段的评价值,用动态区间灰数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集成,得到各分河段的整体评价值,最后建立可能度矩阵,利用排序公式对各个分河段发生卡冰结坝的可能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昭君坟—头道拐河段最易发生卡冰结坝,巴彦高勒—三湖河口河段、三湖河口—昭君坟河段次之。该结果可为黄河宁蒙河段的防凌防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黄河冰凌灾害风险评估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前景理论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并应用到黄河宁蒙河段的冰凌灾害风险评估中。定义了前景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函数;计算了宁蒙河段各分河段的联系向量距离并以其总偏差最大化建立了优化模型,求解了准则权系数;以各分河段相对于正理想方案的贴近度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青铜峡—石嘴山河段较易发生冰塞,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不易发生冰塞,此结果可为这些河段的防凌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依据龙、刘水库防凌运用40a的资料,2007~2008年度凌汛期兰州站下泄水量虽较多,但仍处于较常见范围之内;该年度流凌、封河初期、稳封期、开河期流量控制符合水库防凌调度基本要求。流凌初封期下泄流量比较理想,稳封期比近9a平均偏大110m3/s左右。开河期控泄力度不足。在头道拐站过流能力较小情况下,兰州站从1月中旬流量缓慢递减率和总量偏小,三湖河口站上下河段槽蓄水增量在2月持续增加,至3月中旬最大,加重了开河期负担。在开河前夕三湖河口站槽蓄水释放强度大,导致凌灾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20日凌晨内蒙古杭锦旗独贵塔拉奎素段黄河大堤发生溃堤,直接经济损失达69 120万元。造成此次溃堤灾害主要有两个原因:①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主槽淤积严重,堤防标准低;②槽蓄水量大量释放,使三湖河口水位持续上涨,大堤长时间处于高水位的浸泡之中。提出一系列防御和减轻黄河内蒙古河段凌灾损失的工程与非工程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农业抗旱能力风险评估问题中,考虑到干旱信息的非一致性和评估者的后悔规避心理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在包含三参数区间灰数的混合信息下定义了后悔-欣喜值函数,借助数学分析方法及混合灰靶决策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混合灰靶决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南省新乡市、商丘市、信阳市、三门峡市4个地市的农业抗旱能力风险评估中。结果表明,新乡市的抗旱能力较强,商丘市的次之,信阳市的和三门峡市的相对较弱。该排序结果有助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农业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6.
黄河宁蒙河段2007~2008年凌汛期封冻河段长,平均冰厚较厚,最大槽蓄水增量达16.95×108 m3,封河期部分河段冰塞壅水严重,三湖河口站1月25日水位达1 020.84m,3月18日达1 020.86m,均创历史记录,3月20日开河时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特拉奎素段黄河大堤先后发生两处溃堤.其原因是河道淤积日趋严重,跨河建筑物增多和不利的河道形态等综合因素造成冰下过流能力减小,12月上旬~3月上旬兰州站来水量47.0×108 m3,较前10a同期平均偏大7.3%,以及开河期气温急剧升高,三湖河口站开河前夕连续2d槽蓄水增量释放量均>1 100 m3/s,直接导致测站下游河段形成冰坝壅水,造成溃堤灾害.  相似文献   

7.
简要总结了黄河河口流路演变和治理概况以及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现状,提出了黄河河口航道治理初步措施和建议:黄河河口航道治理需要与河口综合治理相结合,以实现全面治理;治理措施主要是整治和疏浚相结合,包括整治河道控制工程长度和完善节点工程,加大挖沙降河力度,开展拦门沙泥沙治理;航道治理要有动态的理念,适应河口演变规律;尊重河口自然规律并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加强现场监测、生态监测与航道建设管理,保证航道治理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FEFLOW在黄河下游断流对地下水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黄河下游断流对地下水影响评价的研究,利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断流条件,用模型模拟了黄河侧渗补给量和地下水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断流对黄河侧渗补给量影响显著:花园口-河口断流300 d,黄河侧渗量减少53.8%;夹河滩-河口全年断流,黄河侧渗量减少75.2%,断流300 d,黄河侧渗量减少46.3%;泺口-河口全年断流,黄河侧渗量减少25.1%,断流300d,黄河侧渗量减少19.8%;利津-河口全年断流,黄河侧渗量减少4.7%。地下水流场的形态和系统边界的水力性质基本没有改变;断流期地下水位下降,在丰水期水位得以恢复,说明该区含水层具有良好的调蓄能力,只要断流时间不长,可保持黄河不傍河水源地的稳定开采。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支持向量回归参数大多采用经验率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参数的冰凌预报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建模,并将其应用于黄河宁蒙段三湖河口封、开河日期的预报.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泛化能力强,预报效果优于传统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河段渗漏耗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特殊地貌状况,采用试验观测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渗漏耗水量的变化.利用竖管法现场测定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根据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91—2005年的月、年水位资料及相应年份两岸距离黄河最近的地下水长观孔的月、年资料,以达西定律为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物理试验确定参数,分析计算了各子河段的等效渗透系数和各子河段的其他信息,计算了黄河下游河道1991—2005年的渗漏耗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为黄河下游水量统一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