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效率,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Fe3 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Fe3 可以提高浸出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但不会提高铜的浸出速度和浸出率,相反会抑制铜的浸出,而且随着添加的初始Fe3 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效率,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Fe3 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Fe3 可以提高浸出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但不会提高铜的浸出速度和浸出率,相反会抑制铜的浸出,而且随着添加的初始Fe3 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在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中对铜与铁离子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浓度和pH值对活性炭吸附铜和铁离子有重要影响,活性炭对铜和铁离予的吸附量随活性炭浓度增加而增加。在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活性炭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在600h内,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9%,比不添加活性炭时提高了68%。  相似文献   

4.
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在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中对铜与铁离子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浓度和pH值对活性炭吸附铜和铁离子有重要影响,活性炭对铜和铁离子的吸附量随活性炭浓度增加而增加.在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活性炭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在600h内,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9%,比不添加活性炭时提高了68%.  相似文献   

5.
李小燕  张卫民 《湿法冶金》2009,28(4):222-224
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矿石粒度对活性炭催化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氧化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性炭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过程中,矿石粒度对铜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矿石粒度小于0.1mm最有利于铜的浸出,浸出240h,铜浸出率达83%;矿石粒度过细,溶液中三价铁含量升高,产生的铁沉淀物会直接影响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6.
针对含硫砷铜矿的高砷铜精矿进行细菌浸出实验研究,考查不同矿浆浓度、不同初始Fe~(2+)浓度和温度对铜精矿细菌浸出的影响。细菌浸出可以促进铜矿物的溶解,尤其是促进硫砷铜矿的氧化分解。在矿浆浓度4.0%,初始Fe~(2+)浓度2.5 g·L~(-1),浸出温度45℃,无菌条件下浸出85 d,铜精矿中铜、砷的浸出率分别为26.4%,1.26%。同等条件下,细菌浸出铜精矿中铜、砷的浸出率分别达62%,14%,分别为无菌对照的2.35倍和11.00倍。矿浆浓度和初始Fe~(2+)浓度对铜精矿的浸出具有显著影响:高矿浆浓度下砷的浸出受到明显抑制;过高和过低的Fe~(2+)浓度不利于砷的浸出,初始Fe~(2+)浓度在10.0 g·L~(-1)时,铜、砷的浸出率最高分别可达77.9%,11.9%,此时体系铁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高砷铜精矿细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铜、砷浸出行为存在差异:由于蓝辉铜矿快速溶解,浸出60 d时铜快速浸出,随后浸出速率下降。细菌浸出过程中,浸出初期砷浸出率低于2%,随浸出时间的延长砷浸出率逐渐升高,说明硫砷铜矿后于蓝辉铜矿、铜蓝浸出。提高温度对硫砷铜矿的浸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化学原理,研究了活性炭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酸浸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碳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并提高铜浸出率;初始活性碳质量浓度为5.0g/L,最有利于铜的浸出;浸出240h后,铜浸出率升高到83%,比不添加活性炭时提高了近80%。活性碳加快浸铜速度并提高铜浸出率的原因是活性碳与黄铜矿之间形成了原电池。当有活性碳存在时,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下比高氧化还原电位下更有利于浸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工艺中的几种浸出方式和影响因素,并对浸出工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采用微生物浸出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的可行性和加强其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低品位硫化镍铜矿生物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某低品位硫化镍铜矿的生物浸出工艺矿物学,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矿石粒度、浸出周期对该矿摇瓶浸出过程的影响。在矿石粒度-0.074 mm占90%、矿浆浓度2%、细菌接种量30%、初始pH 1.5、浸出周期30天、摇床转速150 r/min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镍铜浸出率,分别为89.79%和41.80%。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摇瓶试验研究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对原生硫化铜矿石中细菌浸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浸矿过程中细菌的氧化活性及其对浸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过程中,有利于铜浸出的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分别是5 mm和20%~25%;溶液中三价铁含量过高或产生的铁沉淀都会直接影响细菌的氧化活性和浸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的细菌浸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硫酸体系中 ,对含有辉铜矿、蓝辉铜矿和铜蓝的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的Fe3+ 浸出和细菌浸出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浸出过程的动力学进行分析 ,揭示了次生硫化铜矿的浸出过程和细菌浸出的作用机理 ,得出了细菌浸铜主要以间接机理进行的结论 ,提出了加快铜浸出速率的 2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酸性矿坑水喷淋堆浸工业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酸性矿坑水为浸出剂,对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进行堆浸工业试验。重点考察了矿石性质、喷淋制度、堆浸过程中浸矿细菌的种群结构等对矿石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堆浸210天,平均铜浸出率65.9%、铁浸出率5.4%。含酸性坑水喷淋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的湿法提铜工艺在工业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阐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 (TF5)和氧化硫硫杆菌 (TT)浸出金川低品位镍铜硫化矿的机理、过程动力学、工艺条件和反应工程。研究表明 ,含镍磁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细菌氧化生成的Fe3 +的作用为主 ,浸出速率受表面反应控制 ;镍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矿物表面吸附菌的作用为主。细菌对Mg2 +离子的耐受浓度因驯化而提高 ,极限浓度可达 15~ 2 0g/L。低品位镍铜矿的细菌浸出过程中 ,pH控制、细菌的初始接种量、矿浆浓度及TF和TT的混合比是影响镍、铜、钴等有价金属元素浸出速率和最终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优化条件下气升式和搅拌式反应器中试验表明 ,优化条件下 ,在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镍浸出率可达到 92 %~ 94 % ,铜达 4 8%~ 50 % ,钴达 88%~ 91%。  相似文献   

14.
德兴铜矿含铜废石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琴秀 《湿法冶金》2002,21(2):83-87
利用细菌的作用对低品位硫化铜矿石进行浸出,能有效地促进硫化铜矿物中铜的浸出,提高铜浸出率,介绍了几种有利于铜矿物浸出的试验方法,从试验结果可知,每一种方法对硫化铜矿物的浸出都有一定效果,如能进一步深化该项研究;将对堆浸提铜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湿法冶金技术在滇中铜矿石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湿法冶金技术中的硫酸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处理低品位、复杂难选冶氧化铜矿,用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工艺处理硫化铜矿,生产合格电解铜,成本大大降低,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此工艺处理滇中地区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提高了铜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微生物浸出技术的发展概况,综述了原电池效应、金属阳离子催化作用、表面活性剂催化作用和外加电压催化作用等强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硫化铜矿生物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 pH、 O_2及CO_2的供给是影响细菌活性的关键因素, 西藏玉龙铜矿地处高原地区, 海拔高、温度低、空气稀薄, 应用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提铜难度较大. 对高海拔地区以次生硫化铜矿为主的硫化铜矿进行了现场生物柱浸扩大试验研究, 选育出耐寒高效浸矿细菌, 考察了不同粒度条件下该矿物的浸出特性, 分析高海拔地区生物浸出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选育出的细菌耐受力强, 在极端条件下生长良好, 细菌生长最佳pH范围为1.7~2.0, 浸出体系温度高于5 ℃. 浸出5个月, 浸出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高于800 mV(SHE)以上, 铜的浸出可达75.68%, 应用生物浸出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对中条山铜矿矿峪铜矿的低品位含铜矿矿石进行了浸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86h的浸出,单独使用硫酸时铜的浸出率只有68.985,若加入3.14g/L的Fe^3 ,可使铜的浸出率提高到74.34%,若再加入5g/L的NaCl助浸,铜的浸出率则可提高到79.98%,化学物相和光学显微图像分析表明,氧化铜的浸出很快就可完成,辉铜矿和斑铜矿也以较快的速度降解的蓝辉铜矿和铜蓝,而铜蓝的浸出反应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9.
细菌浸出技术处理低品位铜矿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利用细菌浸出技术处理低品位铜矿石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通过了解细菌浸出的优缺点 ,明确了处理铜矿物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硫含量较低的铀矿,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Fe~(3+)及单质硫的方法强化铀矿生物浸出,研究外源Fe~(3+)、单质硫对浸出体系中pH、氧化还原电位值Eh、铁离子浓度、铀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初始浓度分别为0、1、2、3和4g/L时,铀浸出率分别为81.85%、92.61%、89.15%、86.28%和86.09%,Fe~(3+)浓度为1g/L时浸出铀浓度最大,不同初始浓度的Fe~(3+)对铀矿浸出具有显著影响。在2g/L Fe~(3+)体系中,添加2g/L单质硫与未添加单质硫相比,pH上升较慢,铀浸出率提高1.63个百分点;SEM-EDS分析表明,与原矿相比,铁体系中矿物表面粗糙且矿石结构疏散,矿石颗粒比表面积增加,浸出渣样中伴随黄钾铁矾等沉淀的产生,添加2g/L单质硫的体系中黄钾铁矾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