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2O3-TiC系陶瓷由Al2O3、TiC和金属粘结相组成。陶瓷组织为骨架结构相互穿插结合。其颗粒大小为0.50~1.0μm,在TiC颗粒内存有细微亚结构,它的尺寸为0.10~0.20μm。Al2O3-TiC界面结合紧密.但不完全匹配。该陶瓷材料硬度为24GPa和93.70HRA。根据压痕法测得的有关参数,计算所得KIC值为5.86MPa·m1/2。文中讨论了克服该系陶瓷脆性和提高其韧性的途径。该陶瓷已广泛用于制造切削刀具。  相似文献   

2.
Al2O3/(Ag72Cu28)97Ti3/Ti-6Al-4V界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8 ks、1 073~1 173 K条件下对Al2O3/(Ag72Cu28)97Ti3/Ti-6Al-4V进行了钎焊试验。通过扫描电镜、波谱、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界面反应产物进行了测试,确定了界面结构,并讨论了这些反应产物形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温度小于1 123 K的界面结构为Al2O3/Cu2Ti4O/Cu4Ti3+Cu固溶体/Ag-Cu共晶 + 富Ag相;温度1 173 K的界面结构为Al2O3/Cu3TiO5 + CuAl2O4/Cu4Ti3/富Ag相+ Cu4Ti3。  相似文献   

3.
在TiAl合金中添加过渡族合金元素,观测了其微观组织和结构,测定了室温弯曲性能和高温氧化性能,研究了改善塑性及提高其高温氧化抗力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相γ-TiAl不同,添加过渡族元素Cr、Nb的Ti-48Al-2Cr-2Nb钛铝化合物所形成的双相或等轴γ和α2/γ片层状双态组织,改善了脆性γ-TiAl合金的室温塑性,使弯曲强度达490MPa,弯曲挠度为0.39mm;;大量层错带和变形孪晶的形成是室温变形的主要机制。另外,在高温下,钛铝化合物的表面由表及里形成了不易剥落的TiO2、Al2O3及TiO2+Al2O3三层氧化层,连续、致密的Al2O3层是提高氧化抗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SiC晶须(SICW)含量对热压烧结A1_2O_3+SICW(AS)及Al_2O_3+20vol%ZrO_2-2mol%Y_2O_3+SICW(AZS)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均随SICW含量的增加(从0~30vol%)而提高,但在AZS复合材料中,当SICW含量大于20vol%时,反而导致抗弯强度下降。加入20vol%ZrO_2-2mol%Y_2O_3颗粒可使A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一步改善,AZS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均高于相同晶须含量的AS复合材料,SICW增韧和ZrO_2相变增韧的作用对Al_2O_3陶瓷断裂韧度的贡献具有良好的叠加性,但SICW对Al_2O_3陶瓷的强化效果大于对Al_2O_3+20vol%ZrO_2-2mol%Y_2O_3陶瓷。  相似文献   

5.
刀具材料的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陶瓷陶瓷刀具材料分为3类:1)氧化铝基陶瓷 一般在Al2O3基体中加入TiC、WC、SiC、TaC、ZrO2等成分,经热压制成复合陶瓷。硬度达HRA93~95,抗弯强度达0.7~0.9GPa。为提高韧性,常添加少量的Co、Ni等金属。2)氮化硅基陶瓷 常用的是Si3N4+TiC+Co的氮化硅基复合陶瓷,其韧性常高于Al2O3基陶瓷,硬度相当。3)复合氮化硅—氧化铝陶瓷 其化学成分为Si3N477%,Al2O313%,Y2O310%,硬度可达HV1800,抗弯强度可达1.20GPa。这种陶瓷…  相似文献   

6.
复合电沉积α—Al2O3/Cu复合材料磨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的α-Al2O3/Cu复合材料进行了磨损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α-Al2O3颗粒的粒径、形貌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有显著影响。粒径3μm的球形α-Al2O3含量越多、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好。磨损形式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三种,以疲劳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Al2O3-TiB2陶瓷刀具材料LP1的制备,物理机械性能和微观结构特点。并用切削试验数据表明,这种刀具材料的耐磨性明显优于正在广泛使用的Al2O3-TiC陶瓷刀具材料。  相似文献   

8.
改善陶瓷材料的脆性是陶瓷研究领域里急待解决的关键性课题。本文在Al2O3-(Ti,W)C复相陶瓷中加入不同含量的SiC晶须以提高基体材料的断裂韧性。研究表明,SiC晶须增韧Al2O3-(Ti,W)C复相陶瓷的断裂韧性与烧结密度、晶须含量等因素有关,增韧效果与晶须和基体的复合密切相关,增韧机制主要是裂纹偏转和裂纹桥接机制,同时,Al2O3与(Ti,W)C形成的双骨架结构亦使断裂韧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Al2O3—TiC系陶瓷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凤照  敖青 《机械工程材料》1996,20(1):27-29,52
Al2O3-TiC系陶瓷由Al2O3、TiC和金属粘结相组成。陶瓷组成为骨架结构相互穿插结合。其颗粒大小为0.50-1.0μm,在TiC颗粒内存有细微亚结构,它的尺寸为0.10-0.20μm。  相似文献   

10.
对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的α-Al2O3/Cu复合材料进行了磨损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α-Al2O3颗粒的粒径、形貌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有显著影响。粒径3μm的球形α-Al2O3含量越多,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好。磨损形式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三种,以疲劳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1.
改善陶瓷材料的脆性是陶瓷研究领域里急待解决的关键性课题。本文在Al2O3-(Ti,W)C复相陶瓷中加入不同含量的SiC晶须以提高基体材料的断裂韧性。研究表明,SiC晶须增韧Al2O3-(Ti,W)C复相陶瓷的断裂韧性与烧结密度、晶须含量等因素有关,增韧效果与晶须和基体的复合密切相关,增韧机制主要是裂纹偏转和裂纹桥接机制,同时,Al2O3与(Ti,W)C形成的双骨架结构亦使断裂韧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Al2O3-24.8%SiCw复合陶瓷材料的成分与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颗粒状的Al2O3和SiC晶须两种结构相互穿插,各相结合致密,晶须取向随机分布,其结构为15R型,基体为六方晶型的α-Al2O3。某些晶须内部存有位错、孪晶或层错亚结构。该陶瓷的维氏硬度值为2402HV,断裂韧性KIC为7.89MPa·m1/2。材料的良好韧性主要是晶须拔出和裂纹偏转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内氧化技术制备了弥散硬化Al2O3-Cu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特性。结果表明,该技术简单,易行,复合材料中的Al2O3粒子数量随基体中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复合材料磨面,磨屑及亚表层的SEM特征分析,研究了3Al2O3.2SiO2f/Al-Si复合材料的润滑衣干滑动磨损机理。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大大优于Al-Si合金,其磨损为纤维断裂与剥落及磨粒磨损;而复合材料在干滑动条件下的耐磨性反而稍差于Al-Si合金,其磨损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层离剥落。  相似文献   

15.
陶瓷材料的火焰喷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Al2O2-TiO2陶瓷材料,并对其磨损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Al2O3中加入一定量的TiO2不仅使Al2O3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火焰喷涂工艺性能,而且含TiO2达13-20%涂层孔隙率适中、硬度提高、结合强度增加、耐磨性能最好。磨损机制随TiO2含量增加,由脆化剥落、塑性涂敷、逐渐向与金属相似的粘着撕裂、犁沟变形和微切削特征转化。  相似文献   

16.
许崇海  艾兴 《工具技术》1996,30(10):25-27
对新型陶瓷刀具LD-1切削超高强度钢和淬硬钢时的切削性能作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LD-1刀具较其它Al2O3-TiC系陶瓷刀具更适于断续切削加工,因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Cr-TZP)-Al2O3陶瓷挤压模具并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表明,该挤压模具使用寿命是现有和3Cr2W8V钢模具的3-4倍,并改善了铜材制品的表观质量。在此基础上对陶瓷模具结构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法用离子色谱法对地面水和雨水中的F^-、Cl^-,NO3^-,SO4^2-进行了分析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F^-0.01mg/L、Cl^2-0.02mg/L,NO3^--N0.002mg/L,SO4^2-0.02mg/L,F^-,Cl^-,NO3^-,SO4^2-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3-3.95%、0.94-1.84%1.13-3.71%,0.97-2.04%,F^-,Cl^-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Al2O3/TiC陶瓷刀具材料切削加工G4335V高强钢时的切削性能和耐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速切削条件下,Al2O3/TiC陶瓷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YT15)的抗后面磨损能力相差不大,而在高速切削条件下,前者的抗后面磨损能力远高于后者。Al2O3/TiC陶瓷刀具前面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结磨损,后面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地研究(La2/3Ca1/3)(Mn(3-x)/3Alx/3)O3(X=0,0.1,0.2,0.3)体系的电磁特性与Al离子含量的关系,并根据双交换作用机制等相理论,合理解释了该体系电磁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