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改善图像的亮度,本文将小波融合的图像插值方法积极引入,在对图像进行处理过程中,经过不同插值方法的使用,获得的放大效果也是不同的。文章用不同算法对同一幅图像进行放大,然后将两幅放大后的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经比较此算法的引入能够较好的提高图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小波双线性插值的图像放大算法优缺点,然后根据小波分解各部分之间也具有相似性提出了一种改善的被小波变换修正的双线性插值算法,其仿真结果显示放大后图像在细节丰富程度上不如前者,但视觉效果上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的双线性插值误差补偿算法的图像放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尽可能地保持低分辨率图像的基本信息,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双线性插值误差补偿算法。该算法增加双线性插值的误差补偿项,利用Sobel算子设定插值点的边缘方向,得到初始放大图像。利用小波提取高频成分,原始图像幅值增强充当低频部分,再经过小波逆变换得到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图像放大算法,该算法考虑到全局相关性,得到更加清晰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4.
陆亮  楼剑  虞露  董洁 《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10(6):59-62,68
小波变换中高低分辨率子带之间的相似性使得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图像插值的方法成为可能.根据数字图像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小波变化后各个子带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Wiener插值算法.用Wiener自适应滤波器训练得到插值滤波系数,同时结合既符合图像性质又能减小运算量的整数双正交小波基对图像插值.结果得到较高的信噪比和较好的主观视觉效果.平均峰值信噪比比传统的双线性插值法提升了2.4dB.  相似文献   

5.
图像插值技术是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传统插值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可聚集到信号任意细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匹配插值算法.该算法对小波分解子图分别进行处理,在保留图像高频细节部分不失真的同时,又对代表图像整体概貌的低频子图利用匹配算法进行插值处理,最后通过小波重构得到目标插值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插值图像不仅很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而且在物体形态的过渡上也满足了三维重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的方向自适应图像插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图像插值是图像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经典的插值算法会产生细节模糊和边缘锯齿现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方向自适应图像插值方法,将小波变换思想和局部方向自适应插值方法结合。为了获得清晰的细节部分,对图像实施改进的方向自适应双线性插值;结合小波方法,提高插值图像的高频细节信息,并进行相关后处理,增强视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插值后的图像边缘清晰光滑,有效抑制了边缘模糊和锯齿现象,相比较传统方法,插值图像的客观质量和视觉效果都得到明显增强,更加适合人眼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7.
图像放大算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图像放大的质量,为了更好地选择图像放大算法,从不同图像放大算法的原理出发,分别分析了最邻近点插值、双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三次B样条插值以及分形插值、小波插值、偏微分方程插值、领域交换内插算法的特点,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指出如何根据不同图像特征来选择不同算法以达到最优化效果;得出结合各种放大算法从而得到最好的放大效果是图像放大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管道视频探测是一种常用的管道缺陷检测方法,在发现缺陷后需要进行局部图像放大采集传输到后台进行处理。为了更好地识别图像,基于Open CV、MATLAB与VC++混合编程设计了图像放大插值与融合软件。程序运行结果表明:局部放大的图像经过插值和融合算法处理后提高了图像清晰度,保留了更多的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9.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图像插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图像插值方法,并且对各种插值方法在不同域中的结果作了比较,主要是对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和双三次插值几种方法在空间域、正交小波域、二进小波变换中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图像插值效果比较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的图像插值放大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插值放大技术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改善图像质量而通常不需要对硬件进行改变。简要介绍了几种插值方法,特别是小波插值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方法(Wavelet Bi—cubic)。试验证明这种算法能有效提高红外热图像插值复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种改进的双线性插值图像放大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传统的双线性插值图像放大算法存在的边缘模糊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先计算插值点的双线性插值和最近邻点插值,然后以4个邻点的灰度方差构造权重,将二种插值进行加权融合获得最终插值结果。该算法既考虑到插值点与邻点之间距离关系,又考虑到邻点的灰度分布特性,有效地提高了放大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彩色图像的区域指导的插值算法.该方法首先从低分辨率图像中计算象素沿梯度方向的1、2阶方向导数,然后把彩色图像划分为常数、线性和非线性区域,并对不同的区域施用不同复杂度的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线性插值相比,该方法可以明显改进插值图像的质量;重建所需的时间也比单纯使用复杂滤波器的时间减少很多,并且可以实现彩色图像的任意放大.  相似文献   

13.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成分双向扩散的插值方法,有效地减小了插值图像的边缘扩散,从而获得更为清晰的边缘。该方法采用改进的耦合双向扩散滤波器对轮廓模板插值图像进行边缘增强。其中,为了使滤波器更精确地作用于边缘轮廓,利用形态成分分析(MCA)分离出初始插值图像中的结构分量再实行滤波;同时,改进双向扩散模型,使其能够根据边缘梯度自适应地调整边缘扩散程度,且更加柔和地控制梯度方向的像素值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插值方法、相关的边缘自适应插值方法以及几种应用普遍的商用软件,该方法获得的插值图像主、客观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不仅有效提高图像锐度,且边缘光滑、过渡自然,避免产生边缘锯齿和过度的人工效应。  相似文献   

14.
陈玮  徐宪 《电子科技》2015,28(6):28
针对图像放大时分辨率会降低,图像的感知质量变差等问题,并考虑到计算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差分投影快速定向图像插值算法。该方法通过对低分辨率图像的梯度扩散确定高分辨图像的丢失像素,由特殊的去噪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优化,并与最近邻插值法与双线性插值算法等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实时视频分辨率提升算法及其VLSI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一种适合硬件实现的实时视频分辨率提升算法并给出该算法的VISI硬件实现结构。本文根据图像空域内邻近像素多个方向的内容相关性并结合改进的中值滤波方法,得到一种基于图像最大相关性的自适应优化插值算法,有效改善了视频分辨率提升过程中所出现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边缘锯齿化等问题。算法已经在Xilinx FPGA平台上通过验证,实现了对视频信号的实时分辨率提升,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清晰度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图像放大技术而言,重要的就是要权衡到图像质量以及计算复杂度.传统的基于线性或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会带来图像模糊和锯齿边缘等失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和学习的算法,但是这种方法带来了很高的计算复杂度.综合以上几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的图像放大方法(adaptive covariance-based edge diffusion,ACED).该方法能很好地权衡图像放大性能和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方法中,提出了一种联合边缘判别准则,并自适应选择扩散模板来估计局部协方差系数,以高效的减少图像放大带来的失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主观质量和客观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龚昌来  罗聪 《激光与红外》2011,41(7):808-811
针对传统的线性插值存在的图像边缘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根据边缘与梯度之间的关系,以插值点梯度最小为准则,对线性插值结果进行修正,实现保护插值图像的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线性插值法相比,插值图像的平均梯度提高,均方误差减小,是一种有效提高插值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a saliency-directed color image interpolation approach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proposed. First, a high-quality saliency map of a color image to be interpolated is generated by a modified block-based visual attention model in an effective manner. Then, based on the saliency map, bilinear interpolation and ANN-PSO interpolation are employed for non-saliency (non-ROI) and saliency (ROI) blocks, respectively, to obtain the final color interpolation results. In the proposed ANN-PSO interpolation scheme, AN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rientation of each 5 × 5 image pattern (block), whereas PSO i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in 5 × 5 interpolation filtering mask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image interpolation with arbitrary magnification factors (MF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e color interpolation results by the proposed approach are better than those by five comparison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9.
The error-amended sharp edge (EASE) scheme for image zoom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interpolation method, called the error-amended sharp edge (EASE) scheme, which is a modified bilinear method. In order to remove/reduce interpolation artifacts such as image blur and the checkerboard effect (ringing), EASE tries to amend the interpolation error by employing the classical interpolation error theorem in an edge-adaptive fashion. EASE is applied for image zooming by both integer and noninteger magnification factors. The new interpolation scheme has proved to result in high-resolution images having clearer and sharper edges than linear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all synthetic and natural images we have tested. EASE can be implemented with ease; it turns out to be similarly efficient as cubic interpolation sche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