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米镀锌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电镀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镀锌层和微米镀锌层,应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的方法研究了它们在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纳米镀锌层较微米镀锌层腐蚀电流密度增加,纳米镀锌层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存在纳米尺寸纳应,镀锌层纳米化使参与反应的原子数增加,阳极交换电流密度提高,氧的阴极还原更为容易,阴极交换电流密度也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频表面机械研磨方法在304不锈钢中制备出纳米晶和纳米孪晶结构。采用腐蚀失重试验和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测试两种纳米结构304不锈钢在室温及80℃条件下5%硫酸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其腐蚀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关系。失重试验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5%硫酸溶液中,纳米孪晶比纳米晶结构的304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好,以均匀腐蚀为主,点蚀为辅;而纳米晶则发生严重的点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纳米孪晶结构304不锈钢呈现高的自腐蚀电位和宽的钝化区间,但在80℃条件下,纳米晶和纳米孪晶结构304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比粗晶不锈钢差。  相似文献   

3.
4.
非晶及纳米晶软磁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伯渠  云翠华  邹洪流  严彪 《材料导报》2006,20(12):113-115
探讨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非晶以及纳米晶软磁材料耐腐蚀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腐蚀对软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传统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非晶和纳米晶Fe85Zr3.5Nb3.5B7Cu1软磁材料的抗腐蚀的能力以及腐蚀对纳米晶软磁材料性能的影响.非晶材料晶化后抗腐蚀能力降低,主要是由于纳米晶晶界的抗腐蚀性较差的原因.材料腐蚀后将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从而导致软磁性能的降低,磁谱测量发现,腐蚀后的样品在较大磁场下磁化时具有两个弛豫过程,在低磁下只表现为一个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综述了纳米晶的特点,纳米晶材料电沉积制备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电沉积纳米晶镍及镍基材料的硬度、拉伸性能、应力、耐磨、耐蚀性及热稳定性等性能研究及其应用现状。认为100μm以下的纳米晶电沉积层的高耐蚀耐磨性在汽车发动机、液压活塞等零部件上将会进一步应用,纳米晶镀层的热稳定性还需改善。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的腐蚀行为与表面防护方法   总被引:46,自引:9,他引:46  
对镁合金的腐蚀行为,各种因素对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几种镁合金表面防腐蚀处理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材料的原理,方法与特点,综述了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挤压比(81∶1)条件下Mg-Zn-Y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法测试了合金的腐蚀性能,并对合金的微观腐蚀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Zn、Y含量的增加,准晶相含量逐渐增加,合金的耐蚀性能逐渐降低。准晶相和α-Mg基体界面处的α-Mg基体一侧优先发生腐蚀,随后一方面向基体扩宽延伸而形成腐蚀坑;另一方面逐渐沿I-phase与α-Mg基体界面扩展,直至界面结合处形成裂纹环路而导致I-phase颗粒脱落,进而在合金表面形成点蚀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合金及其涂层的热腐蚀行为,测定了它们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观察了合金及涂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横截面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溅射K52纳米晶涂层在含有NaCl的盐中腐蚀10 h,氧化膜就大面积剥落,涂层遭受很大的破坏。而铸态合金腐蚀50 h后,产生已基本连续的内氧化铝层,这层氧化铝对阻止O、S和Cl的进入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了合金的抗氯盐腐蚀。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表面纳米TiO2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化学方法合成钛酸乙酯,加入乙酰丙酮改性,经溶胶-凝胶过程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纳米TiO2晶膜,FTIR,AFM和XRD法分别对TiO2膜进行了表征,基体表面修饰的TiO2膜具有均匀完整的纳米结构,晶粒粒径20nm,晶型结构主要为锐钛矿型,采用阳极极化曲线和浸泡实验测试了纳米TiO2晶膜在硫酸介质中的腐蚀行为,实验表明不锈钢表面覆盖纳米TiO2晶膜后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后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表面纳米化和未经表面纳米化处理的316L不锈钢的样品分别进行点蚀实验和应力腐蚀对比实验,在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分别测出它们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后抗点蚀性能下降,抗应力腐蚀性能提高.对应力腐蚀断口的SEM 分析发现,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断口有明显分区现象,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开裂通道既有穿晶型也有沿晶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脉冲喷射电沉积法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镍涂层,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表面形貌和晶粒尺寸进行分析,并对涂层进行耐腐蚀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电流密度为39.8A/dm^2。时涂层最致密,镍涂层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13.7nm;经过脉,中喷射电沉积后,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测量和SEM表面微观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由于腐蚀介质的存在和作用,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偶接了LY12CZ铝合金的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也进行了腐蚀浸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由于氧扩散的作用,开路电位需要近10h才能达到平衡,其腐蚀电位较正,树脂及树脂与纤维界面对腐蚀介质的吸湿,导致复合材料本身腐蚀增重.浸泡1464h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变化不大;在同样的浸泡条件下,偶接了LY12CZ铝合金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单辊急冷法制备(Fe1-x Cox)86Hf7B6Cu1(x=0.05,x=0.3)合金薄带,分别用XRD、TEM、HRTEM、MS分析方法研究其微观结构;测算了非晶薄带中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和晶化量,对比分析了各种表征方法的适用条件、敏感性和精度。选出完全非晶态合金薄带进行磁脉冲处理使其晶化,表征其结构和晶化量。  相似文献   

16.
40Cr钢表面纳米层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能表面处理技术在40Cr钢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晶体结构特征的表面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穆斯堡尔谱仪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过高能表面处理后,样品表面层晶粒细化为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1nm。表面纳米层表面处渗碳体发生溶解。  相似文献   

17.
曲彬  张金林  贺春林 《材料导报》2015,29(12):28-31, 53
利用直流反应溅射技术在不锈钢和硅基体上沉积了TiN纳米晶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和耐蚀性与偏压的关系。结果表明,TiN薄膜的表面结构明显取决于所施加的偏压,适当提高偏压有利于获得细小、均匀、致密和光滑的膜层。XRD分析发现,TiN薄膜为面心立方结构,其择优取向为(111)面。实验显示,对应0V和-35V偏压的薄膜为欠化学计量比的,而偏压增加至-70V和-105V时的薄膜为化学计量比的TiN。EIS结果表明,较高偏压下的TiN薄膜几乎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均表现为容抗特征,其阻抗模值明显高于低偏压下的膜层,这主要与较高偏压下的薄膜具有相对致密的微结构有关。较低偏压的TiN薄膜因结构缺陷较多其耐蚀性低于基体不锈钢。EIS所揭示的薄膜结构特征与FESEM观测结果一致。可见,减少穿膜针孔等结构缺陷有利于改善反应溅射TiN纳米晶薄膜耐蚀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晶Ni镀层。采用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低温退火纳米晶Ni镀层在3.5wt.%NaCl和5wt.%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50℃以下退火,晶粒未出现明显长大。在3.5wt.%NaCl溶液中,镀层耐蚀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200℃退火后镀层的耐蚀性最好,镀层表面均有钝化现象。在5wt.%HCl溶液中,退火后镀层的耐蚀性有所提高,但退火温度的影响不大,镀层腐蚀过程中未观察到钝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AA5083铝合金在海水中的极化曲线、点蚀电位、交流阻抗等性能,通过高分辨率数码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AA5083铝合金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A5083铝合金在静态海水中的腐蚀以点腐蚀为主,浸泡初期阻抗由容抗和感抗组成,腐蚀电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不断负移,耐腐蚀性降低,点腐蚀坑越来越多,并且点腐蚀坑不断增大加深,在试板表面中间区域形成半球状点腐蚀坑,腐蚀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Warburg阻抗,腐蚀电位逐渐稳定在-0.58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