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三、磺酰氯同甲醛、戊二醛、铬和锆结合鞣制的效应 1.甲醛-磺酰氯鞣制系统 (1)磺酰氯预鞣、甲醛复鞣取10克皮粉和丙酮脱水山羊裸皮2块,加入溶于190ml丙酮中的磺酰氯10ml,再加10%Na_2CO_3液10ml,鞣制72小时,鞣后在40℃下干燥,用丙酮提取,用乙醇-水混合液处理。预鞣后的皮粉和皮块用10%甲醛复鞣72小时,在室温下干燥。 (2)甲醛预鞣、磺酰氯复鞣取20克皮粉和丙酮脱水山羊裸皮4块,浸泡在150ml蒸馏水中,加入10%甲醛(按皮重计)和150ml水,充分振动,添加10%  相似文献   

2.
鲍艳  杨宗邃  马建中 《中国皮革》2006,35(19):14-17
采用皮粉及化学修饰皮粉,分别与乙烯基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乙烯基类聚合物作用,并对鞣制前后的各种皮粉进行DSC测试。分析DSC谱图得知,鞣制后皮粉的收缩温度、协同单元、发生收缩反应时的反应级数以及活化能,均大于未鞣制皮粉,说明纳米复合鞣剂及乙烯基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鞣制作用,且纳米复合鞣剂的鞣制作用大于乙烯基类聚合物,胶原中的氨基是与鞣剂结合的主要基团。  相似文献   

3.
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废弃皮屑提取胶原多肽,然后使其与油酰氯反应合成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以胶原多肽的氨基转化率和油酰氯的效率值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反应温度和时间、油酰氯用量、丙酮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和胶原多肽浓度的影响,进而确定合成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目标产物的优化条件为100mL质量浓度为10%的胶原多肽、30mmol/L油酰氯、10mL丙酮和60mmol/L氢氧化钠,先在30℃反应2h,再升温至60℃反应2h。在此条件下胶原多肽的氨基转化率为74.4%,油酰氯的效率值为1.21,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66g/L,在此浓度下表面张力为35.85mN/m。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鞣制胶原湿热变性后鞣剂与胶原分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的变化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制备了铝、硅、磷鞣剂鞣制的皮粉.采用固态27Al NMR、29Si NMR、31P NMR方法,分别分析了铝、硅、磷鞣剂鞣制的皮粉湿热变性前后Al、Si、P元素的化学位移.结果表明:通过配位键与胶原分子发生作用的铝鞣皮粉,湿热变性后Al的化学...  相似文献   

5.
京尼平与皮胶原的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克毅 《中国皮革》2007,36(5):9-12
以从栀子属植物的果实中提取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为代表,研究其与皮胶原的反应性。采用UV、TLC等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探讨了京尼平与皮胶原的反应机理。用DSC法分析了京尼平的鞣制效果,并对最佳鞣制条件(京尼平的用量、鞣制时间、鞣液温度及pH值等)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用干皮粉质量5%的京尼平,在pH=7·5左右鞣制24h后,其DSC曲线的Tp可达到85℃,同时皮粉被染成深蓝色。因此我们认为,京尼平可以作为皮革工业的一种潜在的、可再生的、清洁高效的鞣剂和染料。  相似文献   

6.
由蚕蛹蛋白合成N-月桂酰基复合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蛹蛋白为原料水解得到的复合氨基酸液,与月桂酰氯反应合成N-月桂酰基复合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探讨投料比、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丙酮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为:月桂酰氯:复合氨基酸液:丙酮=1:2:(V/V),反应温度20℃,溶液pH值10,反应时间4小时。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7.
一、在不同溶剂系统中胶原与磺酰氯的反应曾经研究过采用不同的石油馏份为原料制备各种脂族的磺酰氯,测定各种磺酰氯中的硫含量,可以评定不同石油馏份的氯磺化作用的程度。制备的磺酰氯同纯的脂族和芳族磺酰氯一起,在中性与碱性条件下,鉴定它们对水的稳定性。也曾研究各种磺酰氯对吡啶一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Immergan(一种脂族磺酰氯的商品名称)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是相当稳定的,而在碱性高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丹磺酰氯作为衍生试剂同5种生物胺反应的条件,优化了丹磺酰氯的浓度、反应体系的p H值、反应的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和精胺浓度分别为8μg/m L的混合生物胺溶液时,5mg/m L丹磺酰氯丙酮溶液与生物胺底物溶液用量比为1∶1时衍生效果最佳,最佳反应p H值为10.5,最佳反应温度为60℃,最佳反应时间为20min。反应条件的初步确立对于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和准确定量生物胺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铝预鞣白湿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专用铝鞣剂和硫酸钼鞣制皮粉、山羊皮和猪皮,并在酸性条件了退鞣。通过对鞣制山羊皮和猪皮进行剖层分析测定Al2O3含量,显示出专用钼鞣剂更适合于白湿皮技术。它更易渗透到皮内,分布更均匀,鞣制胶原更易退鞣脱钼。  相似文献   

10.
以植鞣废液的再生利用为目的,使用先亚硫酸化处理,后金属盐交联的方法,对常规重革鞣制工艺产生的植鞣废液进行了再生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再生植物鞣剂中酚类物质的组成,以成分分析标准方法、明胶数测试和皮粉法,研究了再生植物鞣剂的成分及其与皮胶原的结合能力,最后利用显微收缩温度仪对再生植物鞣剂鞣制皮粉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植鞣废液经过再生处理,简单酚含量下降,同时杨梅植鞣废液、再生马占相思植鞣废液和落叶松植鞣废液中,鞣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6.43%、20.98%和15.98%;与皮胶原的反应能力明显增大,具体体现在明胶数、结合鞣质和不可逆结合鞣质的增加;鞣制皮粉的收缩温度也发生了较大程度地上升。研究结果可为植鞣废液循环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将磺基水杨酸钠及其衍生物4-磺基-2-羧基苯氧乙酸钠(SCPAS)作为铬鞣助剂应用于山羊皮铬鞣过程,通过测定坯革的收缩温度和厚度以及废鞣液中铬含量,考察了磺基水杨酸钠和SCPAS与铬结合鞣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铬鞣过程后期添加磺基水杨酸钠和SCPAS的鞣制效果较好,且SCPAS效果优于磺基水杨酸钠;SCPAS的最佳应用工艺方法为:在浸酸浴液中进行,加入4%的铬粉鞣制2h,加入0.75%的SCPAS,2h后按常规铬鞣方法提碱升温扩液,坯革基本性能与铬粉用量6%的常规鞣制效果相当,且废鞣液中铬的含量显著降低,该工艺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少铬鞣法。  相似文献   

12.
乙烯基类聚合物鞣剂与皮胶原相互作用的研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接《中国皮革》2000年第9期)2.2.3与铬化皮粉(C.H.P.)的相互作用从表5可看出,乙烯基类聚合物鞣剂对铬化皮粉的亲和力比对正常皮粉的亲和力大,鞣剂结合量明显增多。说明乙烯基类聚合物鞣剂不仅与皮胶原分子反应,还与铬络合物作用。与鞣剂作用的铬化皮粉用水洗涤后,再经1:1丙酮水溶液洗涤除去以氢键相互作用的鞣剂,鞣剂结合量减少。但经稀碱洗涤后鞣剂结合量又增多,可能是在碱性条件下,皮胶原分子侧链上的电离羧基和鞣剂分子中的电离羧基进一步增多,能进入铬络合物内界配位的羧基量增多,从而导致鞣剂结合量增大。同时也说明乙烯基类聚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释回湿过程中,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原因,以硫酸铬鞣制皮粉,鞣制皮粉干燥后,用0.2%甲酸和200%水回湿,得到回湿液。使用离子交换色谱对回湿液中的铬配合物进行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铬配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液由+1、+2、+3、+4和+5价的铬配合物组成,其中高阳电性组分(+3、+4和+5价)含量为77.22%,是铬配合物的主要组分。回湿液中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形成桥键的数目较少,配合物体积较小。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主要以单点配位的方式相互结合,这种不稳定的配位方式,是造成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把半背皮经部分脱灰,洗净,装入桶内,取2%聚磷酸盐(Coriagen 394)溶于100的水中,作皮面固定处理,15分钟后加入0.5~0.7%硫酸经5倍水稀释后的溶液。半小时后加入1.5%的甲醛,4小时内甲醛已渗入皮的内层,鞣制过程中pH下降到3.5~4.5。然后倒干水,先用5%的合成鞣剂鞣制1个小时,接着再用15%栗木鞣剂与亚硫酸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皮革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要产生大量的皮革废弃物,其资源化再利用现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将原位协同鞣制材料及方法应用于废弃皮粉处理过程,提高废弃皮粉的热稳定性,以满足废弃皮粉作为橡塑填充材料的工艺加工要求。实验结果显示:pH=3.0时,原位物为Indusol ATO,协同物为B1ancotan BC,用量分别为皮粉重量的10%和20%,处理后的废弃皮粉的热变性温度可达236.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当原位协同鞣制体系中均为大分子物质时,其加料顺序对处理后样品的Td有较大的影响;而原位物、协同物中有至少一种为小分子物质时,加入顺序对处理后样品Td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天然石油中C_(20)-C_(30)的馏分按Reed法制造的磺酰氯的鞣制试验(这种美国杜邦公司制造的仿德国因末尔干的产品名为Skelt)。Skelt中约含60%单及多磺酰氯和40%未变化的原料。这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释回湿过程中,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原因,研究以硫酸铬鞣制皮粉,鞣制的皮粉干燥后,用0.2%甲酸和200%水回湿,得到回湿液。使用离子交换色谱对回湿液中的铬配合物进行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铬配合物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回湿液由+1、+2、+3、+4和+5价的铬配合物组成,其中高阳电性组分(+3、+4和+5价)含量为77.22%,是铬配合物的主要组分。回湿液中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形成桥键的数目较少,配合物体积较小。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主要以单点配位的方式相互结合,这种不稳定的配位方式,是造成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释回湿过程中,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原因,研究以硫酸铬鞣制皮粉,鞣制的皮粉干燥后,用0.2%甲酸和200%水回湿,得到回湿液。使用离子交换色谱对回湿液中的铬配合物进行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铬配合物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回湿液由+1、+2、+3、+4和+5价的铬配合物组成,其中高阳电性组分(+3、+4和+5价)含量为77.22%,是铬配合物的主要组分。回湿液中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形成桥键的数目较少,配合物体积较小。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主要以单点配位的方式相互结合,这种不稳定的配位方式,是造成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含铬废革屑的水解得到多肽水解液,再利用多肽水解液与十二烷基苯磺酰氯反应制备皮革脱脂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脱脂棉布仿猪皮脱脂实验的脱脂率为实验指标,获得了含铬革屑制备皮革脱脂剂的最优条件,多肽水解液与十二烷基苯磺酰氯质量比7.5∶1,多肽水解液的波美度为22°Bé,反应p H=8,反应温度75℃。红外光谱证明多肽水解液与十二烷基苯磺酰氯进行了缩合,生成了相应的磺酰胺键。测试了新型脱脂剂的表面活性剂性能,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6 g/L,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皮粉与浸酸裸皮(绵羊皮)为原料研究了胶原与二羟基苯丙氨酸(DHNs)或二元酚与唔唑烷间的鞣制作用。研究表明:部分DHNs能与胶原产生鞣制效应。胶原与DHNs结合及交联的测试结果表明:30%~40%的1,6-DHNs与2,6-DHNs能通过共价键固定。除去未结合的DHNs,革的收缩温度有所改变,这表明结合鞣制革的高稳定性得益于DHNs与胶原间通过嘿唑烷而形成的共价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