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实际工业控制系统应用环境中,研究PLC与PC机之间的串口通信技术有助于实现PLC与Windows程序开发环境间的实时通信.基于对PLC与PC机之间的串口通信的研究,系统实现了Visual C 6.0与PLC的适时通信,从而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中上下位机的通信,并将这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业环境,将由PLC采集的数据在上位机进行实时的显示以利于复杂系统的调试.  相似文献   

2.
基于OPC及工业以太网的iFIX与PLC的通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组态软件与可编程逻辑器件(PLC)之间的通信实例,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iFIX与PLC的通信原理及实现过程,以及相关技术的概念及特点.OPC全称是对象的链接和嵌入技术(OLE)for Process Control,该系统以KEPSe-rverEx作为OPC服务器,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与iFIX软件(OPC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通信的速度及系统的扩展性.实际运行表明,基于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iFIX与PLC之间通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S7-200系列PLC自由口模式下实时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瑞婷  张南平  陈勇 《微机发展》2006,16(12):156-158
在实际工业控制系统应用环境中,研究PLC自由口模式的通信有助于实现PLC与Windows程序开发环境间的实时通信。通过研究PLC自由口模式的通信,系统实现了C Builder6.0与PLC的实时通信,从而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中上下位机的通信,将由PLC采集的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和控制,并将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起来以便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组态软件在窑炉温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组态软件与PLC之间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组态软件与PLC的通信及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全新的窑炉温度控制系统.在VB环境下,实现了计算机与S7-300系列PLC的实时通信,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窑炉温度的监控功能,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S7-200系列PLC自由口模式下实时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际工业控制系统应用环境中,研究PLC自由口模式的通信有助于实现PLC与Windows程序开发环境间的实时通信。通过研究PLC自由口模式的通信,系统实现了C++ Builder6.0与PLC的实时通信,从而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中上下位机的通信,将由PLC采集的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和控制,并将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起来以便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介绍了西门子plc s7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以此为基础设计漯河卷烟厂的卷烟制丝管控系统,实现工业底层以太网与计算机以太网的接合,满足制丝生产管控与质量SPC动态组合;结合底层PLC控制组件,中间层的监控组件和顶层的数据库,构建完整有效的通信服务结构(LAN/FIFELDBUS三级网络结构),从而解决了生产现场控制系统中实时和非实时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PLC和PC基于工业以太网通信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C++Builder6.0环境下,以SIMATICS7-300/400PLC为对象,利用多线程编程技术实现PLC和上位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实时通信过程。给出了系统的通信原理和软件设计方法,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调试中。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西门子公司的工业以太网SIMATIC NET及OPC技术,描述了沙钢润忠高线性能预报系统.性能预报系统的数据采集运用了DCS计算机控制系统.由于原先的控制系统中PLC地理位置分散,无法实现产品性能的在线预报,现采用SIMATIC NET工业以太网,并用OPC技术实现了对性能预报产品实时相关数据的存储与查询,确保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自动化网络结构和工业以太网的优势。针对某腈纶纺丝生产线传统的控制网络通讯系统,提出基于IndustrialEthernet+Profibus—DP通信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阐述了主从PLC、PLC和变频器的通信过程和网络设置以及该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设计后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通讯速度快、易于扩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基于OPC技术的炼钢生产实时数据监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以工业以太网为平台,采用第三方OPC服务器软件与自动控制系统的PLC通信,通过基于.net环境的程序设计实现对PLC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以及发布.该系统集实时数据搜集、存储和数据统计分析为一体,以物料、成分、温度、时间信息为主线贯穿炼钢工艺生产的重要环节,实现对炼钢生产的全过程跟踪.  相似文献   

11.
工业以太网的发展及其技术特点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是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系统。通过简要介绍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过程,并详细论述工业以太网的特点,提出了工业以太网以其全开放的特点必然会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工业控制网络和数据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企业数据网、工业以太网和控制网三网合一在杭州钢铁集团LF钢包精炼炉自控系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PLC控制网络、工业以太刚、数据企业刚三网合一组成该精练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工业以太网中流量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博  方彦军 《自动化仪表》2006,27(10):36-38
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工业网络是网络控制技术的一大发展趋势。针对工业以太网络通信中存在的数据实时性、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流量控制策略,同时利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测试验证了该算法,并将其成功应用在设计的网络流量控制器中。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流量控制策略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数据拥塞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满足工业现场应用以太网技术进行实时数据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是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通讯原理、软件设计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多总线混合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控仪表的数字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孤岛式的局域自动化正向网络式全局自动化转变,但现场设备接口标准和控制网络协议的多样化,从最初的通用串行通讯发展到今天的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导致了多总线协议在工业现场普遍并存.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这种多总线混合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底层可靠实时数据通讯和整个系统的信息集成问题.同时,对正在发展的具有Ethernet接口的新型测控设备与这种网络之间的集成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探讨的问题,在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过程中具有普遍性,有重大的实用背景.  相似文献   

16.
管控一体化的工业以太网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网在企业的管理信息层已成为主流技术,但面对近年来出现的管控一体化技术,则要求以太网适用于工业实时数据通信场合。工业以太网的产生,为工业现场自动化设备的互联提供了理想的网络平台。本文在现有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性能、高可靠、分布化并具有网络弹性的管控一体化网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组建实时可靠安全的工业以太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胡俊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3,16(10):10-11,26
工业以太网在企业的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网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从实时性、网络弹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对工业应用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组建工业以太网时需要注意的若干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姜立群  徐皑冬  宋岩  王静 《计算机工程》2009,35(11):260-262
针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对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会限制工业以太网的应用问题,在原有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并行的冗余链路,以增强通信的可用性,减小通信链路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结合EPA通信协议栈,设计并行网络冗余解决方案,包括协议栈结构、帧结构和通信过程。给出该方案的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工业以太网Modbus TCP/IP的特点,以及应用在河南华润首阳山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水控制系统及全厂辅助车间监控系统中的网络结构组成、设计方法及网络优化等内容.从现场运行来看,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   总被引:94,自引:5,他引:89  
应用传统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网络无法实现办 公室自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无缝结合.由于以太网在确定性、速度和优先法则等方面性能的 提高,阻碍以太网应用于实时控制环境的难点已被解决.以太网早已成为商业管理网络的首 要选择,那么它应用于企业现场设备控制层是控制网络发展的趋势,将极大地促进信息从传 感器到管理层的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