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应用地球物理信息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盆地实体的构造发育史、沉降堆积史及其所受的各种动力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是盆地地球物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该项工作是以勘探地球物理为主要手段获得的岩石圈内部地球物理数据,通过人-机交互联合解释(数学正反演计算),探讨岩石圈深部的构造物理特征、热状态分布状况、动力学条件等深部地质因素与盆地的形成、发展、消亡(或被改造)之间的关系。提出盆地成因的构造地球物理模型,为进行盆地的各种地质模型定量动态模拟,求得油气远景评价提供地球物理背景。   相似文献   

2.
渭河盆地是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前新生界基底结构与构造特征对于指导该区油气勘探与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该区区域构造的分析,并综合利用野外地质、钻井资料、分析测试数据以及重力、航磁、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对渭河盆地的基底组成和构造样式开展了研究,并进而对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渭河盆地基底主要由4个不同物质分区组成;盆地下古生界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被新生代正断层分割的强烈挤压褶皱变形,新生界则表现为受正断层控制的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箕状断陷;渭河盆地前新生界基底和新生界盖层均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约在三十多年前,几乎同时对远东的二个巨大沉积盆地开始了紧张的研究工作,这二个盆地就是松辽盆地和阿穆尔-结雅盆地,目的是评价盆地的油气勘探远景。 在松辽盆地中,地质-地球物理测量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揭露了18个油田,其中最大的油田是大庆和扶余。以后,从1976年开始,每年开采50百万吨原油,即占中国石油年产量的一半。 由于许多原因,阿穆尔-结雅盆地的油气普查没有获得成功。关于这些原因已在《根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结雅-布列亚盆地的地质构造》等文献中,不止一次地叙述过了。然而,根据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松辽盆地几千口钻井钻探中获得的各类资料,与世界上相类似的沉积盆地进行比较构造分析的资料,以及根据阿穆尔-结雅盆地及其周边的不同地质观点的某些新资料,有理由提出就不同参数与研究得非常详细并具有高产远景的松辽盆地进行对比,来再次重新评价阿穆尔-结雅盆地的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最新的测井资料对非洲乍得的Lake Chad盆地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层位标定和解释,以此为基础仔细分析了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分析认为:Lake Chad盆地是中-新生代被动裂谷盆地,为前寒武结晶基底;盆地沉积盖层可划分为裂陷、坳陷两大构造层;断裂平面组合共有4种类型,剖面组合存在8种类型,不同组合类型在盆地内的分布位置不同;从研究区大的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并结合盆地的实际特点,将Lake Chad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盆地性质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的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周缘广泛发育前陆冲断带。在综合研究了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指出这些冲断带可以划分出两大类和四个亚类,它们分别为基底卷入的单凹陷型和多凹陷型;盖层滑脱的多层次滑脱型和简单滑脱型。基底卷入型的构造变形表现为冲面陡倾,断裂长期活动,形成浅层被动构造,变形带狭窄;盖层滑脱型的构造变形则表现为断层倾角缓,冲断前锋类型复杂,活动时间短和变形带宽等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冲断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盆地重力场、磁场和温度场特征,根据地球物理场信息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区域构造格架和深部地质特征,并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对比,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拓宽了非地震地球物理信息的应用领域,而且对其它含油气盆地的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和油气勘探部署也有借鉴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区域大地构造和盆地对比研究。因此,本项研究既有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理论意义,而且对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评价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构造垂向变异特征类型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从俊 《石油学报》1984,5(2):11-21
四川盆地构造图像极为清晰,圈闭类型繁多,普遍存在上、下构造形态、位置、圈闭大小和高度不协调或不吻合之特点.本文根据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岩石物理力学试验,使用800余块岩样试验参数和盆地内近百个局部构造的地震勘探资料,并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及航磁资料.从盖层岩性组合、岩石力学性质及基底结构特征,探讨了盆地构造垂向变异特征、类型及其机理,受其变质基底结构、沉积盖层组成、古构造和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机制与类型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中新生代盆地的周缘为古生代地层褶皱系,地表地质研究表明它形成于不同的动力学构造环境:其中在褶皱造山环境下形成了前渊盆地;而褶皱后的张性构造环境下形成了半地堑盆地;张扭性拉张裂环境形成箕状断陷盆地。自印支期以来,因受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及华北陆块南挤的叠合影响,使原有的前印支期盆地被改造为新的盆地。当今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对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褶皱系(含造山带)及前缘形成的盆地大都发育有壳内低速(阻)层;莫霍面附近显示有相对低速(阻)特征;岩石圈具有挠曲(潜没或上拱)现象。上述认识与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及古生界褶皱系形成的动力学条件(滑动因素,滑脱机理)一致。但因不同类型盆地所处大地构造环境及基底物性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从而使我们有可能依据不断丰富着的地球物理信息建立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机制模式,并对不同的盆地类型进行划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二连盆地石油地质构造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连盆地是指地处内蒙古东部中新生代发育而成的一系列断陷-拗陷盆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图1).近年来,区内投入了较多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工作量,特别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5万多公里地震剖面,为解释盆地的地质构造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本文以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钻探以及卫星影象等新资料为依据,综合论述了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并对石油地质条件作了分析,认为盆地具有较广阔的石油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华北盆地(北部)其范围大体相当渤海湾盆地,本文试图通过华北盆地两侧山区构造应力测量,联系盆地地质结构、深部特征和各个时期所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盆地形成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藏北油气远景及勘查方向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穆青 《石油实验地质》1992,14(2):142-151
本文主要综述藏北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地质、沉积相及油气地球化学等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伦坡拉盆地和羌塘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2.
陈琦  文军  高小云  赵宇 《石化技术》2024,(3):232-234
渭河盆地是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内新生界沉积巨厚。近年来,随着对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盆地新近系地热水中伴生的水溶天然气开始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响应,对盆地的基底组成和构造格局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前有限的资料,对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初步分析,以期能对当前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盆地新生代处于准被动大陆边缘的复杂地球动力学环境,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拉张裂陷的基本构造地质属性及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油气运聚成藏地质条件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油气富集区基本类似,但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通过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深水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属性、油气地质条件及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类比,系统剖析了南海北部深水盆地特殊的油气地质特征与运聚成藏控制因素以及勘探上的关键地质地球物理问题,同时通过类比亦获得了一些有关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潭试典  王冰 《石油学报》1990,11(3):1-11
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于不同的地质背景中,印支期古特提斯洋闭合,印支褶皱带以北出现了陆相盆地,南方上扬子区出现残留海盆。燕山期、喜山期随着中特提斯、新特提斯洋相继关闭,使原有的大型盆地得到改造,形成一系列新生的沉积盆地。这些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各不相同,可由板块或块体的边界系统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来划分。这些环境分别形成裂谷型裂陷盆地、造山型压陷盆地,以及剪切型拉分盆地等。如以盆地构造特点可分为坳陷盆地和断陷盆地。随着地质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板块或块体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某些盆地形成以后,其力学性质多次发生变化,不仅表现在盆地边界的力学性质转化上,而且表现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盆地相互叠加,从而使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许多独特新颖的构造类型;建立这些盆地演化的模型,可为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及能源矿产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新华  钱凯 《勘探家》1999,4(3):1-7
中国陆上含气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主要受两个世代(古生代和中,新生代)、三大构造体系域(古生代的古亚洲构造体系域和中、新生代物提斯构造体系域,环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控制,它们决定了中国陆上含气盆地的形成和主要盆地类型;盆地类型和多阶段构造-沉积演化决定了中国陆上含气盆地具多套烃源岩、多套储盖层和多套储盖组合发育的特征。中西部与东部差异的天然气地质条件,以及中西部是大中型气田发育的有利地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勘探与地质研究成果,在获取大量油气地质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不同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运聚成藏的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勘探方向进行了剖析与系统总结,指出了具有油气远景的主要勘探领域及方向。但由于该区整体油气勘探及研究程度尚低,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复杂,故其油气运聚规律及勘探方向,迄今仍处于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7.
地球地壳在多种地应力,包括挤压应力、拉张应力及扭动应力作用下,产生抬升隆起或沉降坳陷及走滑。由于构造运动造成地壳隆起和坳陷,导致海陆变迁。地球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地壳隆起成为造山带或隆起区;坳陷变成为各种类型盆地。全球盆地可分为5大类型,即裂陷—克拉通盆地、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前陆盆地、断陷盆地和坳陷盆地;全球构造主要有8大变形样式,即东西向构造变形样式、南北向构造变形样式、北东向构造变形样式、北北东向构造变形样式、北西向构造变形样式、山字型构造变形样式、S型或反S型构造变形样式和旋扭构造变形样式。中国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油气主要分布于古隆起、古斜坡、区域性不整合及断裂带等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陡坡带、缓坡带和中央构造带等部位;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油气分布在断褶带、斜坡带及逆掩带;各类扭动构造,如帚状构造、雁列构造、旋扭状构造、反S型构造、入字型构造等控制着油气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六盘山盆地西缘逆掩推覆构造的发现与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盆地叠合形成的复合盆地,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两期改造,纵向上形成了变形程度不同的3个构造层,平面上在原型盆地东西分带基本风格基础上叠加了南北分快的构造格局.每一阶段形成的盆地成油气地质条件各具特点,其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主要受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盆地中部反转构造带和西部山前逆掩推覆构造带是盆地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9.
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达曼海海城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历史研究,包括发育构造、应力场特征、沉积充填序列和物源分析.通过建立区域主干剖面和断裂体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综合研究了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安达曼海海域盆地经历了裂陷前的断陷期、同裂陷期,以及晚中新世以来继承性的张扭改造,盆地内部发育有早...  相似文献   

20.
<正>1 引 言 婆罗洲岛北部的沙巴毗邻裂陷的中国南部陆缘,此陆缘目前为礼乐滩和危险滩区碳酸盐台地所占据(图1)。由于在第三纪期间南中国海盆地的打开,该边缘的向南裂离作用对沙巴施加了挤压力,特别是其北部地区。通过收集毗邻地区陆上和近海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南中国盆地演化的认识已大大提高(Hinz等,1989)。尽管沙巴总是包括在南中国海盆地的构造重建图中,但把沙巴的地质与南中国海盆地的构造演变联系起来做的很少。因此,关于沙巴北部的地质补充资料对现有盆地演化的构造模式可提供了进一步的制约。 本文主要讨论北沙巴的地质,并试图把这地质与南中国海盆地的打开作联系。为了提出该区域构造模式这就要着重进行一定的地层、沉积和构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