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合运用铸体薄片和扫面电镜等技术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侏罗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带,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储层物性较差,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砂体目前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B期,压实作用使原始孔隙度降低,钙质胶结和硅质胶结破坏原生孔的同时也减少了次生孔,绿泥石环边胶结有效的保存了原生粒间孔,后期的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有所改善.依据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划分出4种成岩相: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有关的绿泥石环边残余孔相,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边部和分流间湾有关的黑云母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高岭石弱溶蚀相.  相似文献   

2.
安塞油田杏河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期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岩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及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沉积体。储集岩主要由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常规物性、压汞分析及测井资料进行研究表明,该地区各微相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次生孔隙主要是沸石、长石溶孔,少量岩屑及杂基溶孔。储层孔喉特征均为小孔隙微喉道;物性特征为低孔隙、低渗透的基本特点;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物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好,河口砂坝次之,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第三。  相似文献   

3.
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的沉积环境,利用薄片资料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相类型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积环境与成岩相的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期发育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前缘和与之伴生的深水滑塌成因重力流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是砂体主要成因单元。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是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和少量裂缝的组合。压实作用、溶解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沉积单元砂体的成岩作用和物性不尽相同,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以弱压实—绿泥石胶结相为主,深水砂岩主要以长石溶蚀相为主,两者结合部位发育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均为有利成岩相带。成岩相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板桥–合水地区长8储层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开采难度大;应用常规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结合岩石学、沉积学研究表明:板桥–合水地区长8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较为发育,孔隙结构复杂,微观非均质性较强;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储层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对储层的物性以破坏性为主,但早期绿泥石薄膜胶结对储层孔隙保存有积极性作用;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溶蚀孔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砂岩是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以长石岩屑细砂岩和岩屑长石细砂岩为主,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属典型低孔特低渗储层。强烈的成岩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压实作用和碳酸盐岩胶结作用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大量丧失,绿泥石胶结和长石溶蚀对储层物性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碱-酸-碱交替的成岩介质环境变化控制了粘土矿物形成、碳酸盐胶结物沉淀以及长石溶蚀作用。综合多项定性和定量参数,将长8段砂岩划分为5种成岩相类型,定量计算不同成岩相埋藏过程中孔隙演化表明,由沉积作用形成的不同成岩相中砂岩原始组分差异是导致胶结类型和溶蚀程度差异的物质基础,不同成岩相中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是造成砂岩孔隙演化及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优质砂岩储层分布与成岩相密切相关,其中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的弱压实绿泥石胶结相和中压实次生溶蚀相砂岩物性最好,是研究区长8段砂岩储层中最有利的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6.
安塞油田王侯杏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安塞油田王侯杏地区长6储集岩主要由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岩心、测井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研究表明,该地区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胶结物溶孔;储层孔喉特征为小孔隙微喉道;物性特征为低孔隙、低渗透的基本特点,微裂缝对改善储层孔隙渗透性贡献不大;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细,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由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河口砂坝次之,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第三。  相似文献   

7.
姬塬地区堡子湾延长组长4+5为短暂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微相。砂岩粒度细,填隙物含量高,主要以铁方解石和高岭石为主,受酸性成岩环境控制,次生溶蚀作用较强,主要发育长石溶孔。成岩相研究表明,该区发育碳酸盐胶结相、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绿泥石薄膜胶结相三种成岩相带,长石溶蚀+绿泥石薄膜胶结相是有利的成岩相带。另外,裂缝及微裂隙的发育,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华池油田H152井区取心井岩性、电性和沉积构造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5个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相互叠置构成了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岩性为灰色、灰褐色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由水下分流河道主砂体带向边缘部位递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带,这些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和优质储层控制因素研究薄弱,制约了该区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进程。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常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周家湾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8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填隙物含量较高;长81和长82小层的孔隙度分别为8.03%和8.17%,渗透率分别为0.17 mD和0.25 mD,均属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长石溶孔为主,微细喉道,形成了长8储层高排驱压力、高中值压力及低退汞效率的特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研究区长8油层组有利储层主要发育于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致使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则有效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三叠系长8油藏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藏,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长庆油田近年来快速高效建产的典范。该区长8沉积砂体平面上主要受物源控制,呈北东至南西、西北至东南条带状展布,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临近长7生油凹陷,砂体规模大且连片性好、上覆良好盖层,成藏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对几个典型的岩性油气藏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形成原因,及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沉积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最基本因素,它决定了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成岩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形成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起了决定性作用;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层序界面、有利沉积相带、有机酸性水的溶蚀作用等因素的控制。一般来说,优质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三级层序的中下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平原或前缘多期分流河道叠置的部位。它们在有机酸性水形成时期保留了较多的原生孔隙,酸性水容易进入孔隙及溶解其中易溶的碎屑颗粒和胶结物,并产生大量次生溶蚀孔隙,从而形成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2.
低渗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强  段永刚  焦成 《海洋石油》2007,27(2):79-82
低渗透气藏的开采会导致地层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发生相应的变化。实验表明,孔隙度随有效应力变化很小,而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变化较大。利用第二次增减压应力敏感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避免了因为地层压实对渗透率伤害的过高估计,更符合生产实际。使用应力敏感指数对低渗气藏岩心进行评价,得到渗透率较高的岩心应力敏感指数要高于渗透率较低的岩心,这是由于其内部在覆压增加时小孔道闭合比后者要严重;地层压缩所引起的渗透率伤害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3.
14.
雅克拉地区自SC2井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底块砂岩获得工业油气流后,加大了勘探开发力度。为了指导开发井的部署,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本区主要储层进行了预测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地震属性参数(振幅、频率)提取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为主的碎屑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通过储层预测技术应用,整体掌握了该区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及储层特征,准确预测了雅克拉构造的含油气范围,为油田开发井部署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宁 《石油物探》2005,45(3):257-260
利用东营凹陷的地震资料,探讨了在缺少钻井、测井资料地区岩性油气藏的预测方法,其核心是影响成藏条件主要因素的预测和定量计算,以及最终成藏指数的求取。①岩性成藏条件的分析表明,当烃源岩与砂岩体之间的剩余压力大于砂体本身的渗透性(等效排烃压力)时,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②烃源岩剩余围岩压力可以通过利用地震速度谱计算砂岩体内的孔隙压力来得到;③利用砂岩透镜体的地震反射振幅和频率估算砂体厚度,从而预测砂体孔隙度,然后用实验中进汞50%时的排替压力与孔隙度的经验关系式求得等效排烃压力;④成藏指数可以通过计算烃源岩剩余围岩压力与等效排烃压力的比值来获得。本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显示了较高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16.
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东濮凹陷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亚段2 3砂层组属中低渗透储集层,开发20余年,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依据该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丰富岩心资料,在流动单元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根据岩石薄片镜下观察和含油薄片压汞、铸体、扫描电镜、图像分析、计算机层析测试等分析,在综合含水达81%时,储集层中的游离、漂移颗粒约占300%,沿骨架颗粒(长石、岩屑等)的解理面、接合面的溶蚀产生次生溶孔,一些溶蚀后散落的晶屑成为地层微粒堵塞孔喉,方解石沿孔洞自生,石英次生加大,使原生孔喉网络复杂化,特高含水期形成许多不规则游离孔。在注入水长期浸泡和冲刷作用下。储集层的渗流参数总体变差,非均质性和亲水性增强,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两相流跨度较小。图9表2参12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主要有热激化技术、井下电磁加热技术、化学试剂技术和减压技术等四种技术。只有综合运用降压技术、热激化技术,特别是井下电磁加热技术和现代钻井新技术相结合会更有效地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文章归纳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和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储层损害问题及其对策。同时,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布和成藏环境以及钻井特点,认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在的储层损害问题有温度敏感、应力敏感、井漏井喷、井壁坍塌、井眼缩径及蠕变等,并分析了各种储层损害的原理,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BASUP53油藏三维储层建模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综合利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及数值模拟(或克里金)算法计算三维属性体。根据构造模型,从点-线-面-体建立全三维的数字化地层格架模型,储层砂体模型和物性模型,对BASUP53油藏储层的分布特点和成藏规律进行研究,以加深对BASUP53油藏的构造、储层、流体性质及开发规律的认识和评价,提高该油藏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火成岩油气藏是一种隐蔽的岩性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含油气盆地中火成岩储层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基础,结合中国已发现的各种火成岩油气藏,阐述了常见火成岩的岩相类型及其特征以及有利储集相带。分析了火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其储集空间一般可分为原生和次生2个大类、19个小类。讨论了火成岩油气藏特有的成藏条件,火成岩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到烃源岩的位置、保存条件、构造及岩浆活动4方面的共同影响,邻近烃源岩、油气聚集之前适度的构造运动以及岩浆活动有利于形成火成岩油气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史深100油藏储层伤害机理及潜在损害因素分析,优选了聚合醇防塌钻井液,同时对钻开储层时油层保护措施进行了精心设计。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聚合醇防塌钻井液及其配套油层保护技术适应史深100油藏特点,起到了降低储层渗透率损害程度、保护油层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