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受裂缝发育及储层物性影响,注入水沿裂缝突进,水驱有效率低,以靖安油田某油藏为例,阐述了裂缝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探讨了排状注水采油机理,并从油井见效情况、井组递减、含水上升率及油田水驱状况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和效果评价,研究结果对同类型油藏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田水驱开发经历基础井网、一次调整、二次加密后,目前开始针对薄差层和表外储层实施三次加密调整,由于三次加密井开发的目的层岩性和物性较差,油层的纵向非均质性明显以及平面分布复杂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注水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对油田某区块三次加密井油层动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动、静态资料,深入分析油层发育特点,剖面动用状况,结合生产实际,从而达到有效减缓产量递减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为今后开发此类油层提供技术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石炭系油藏为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的火山岩基岩油藏,受构造和裂缝控制。储层主要岩性为安山岩玄武岩。油藏采用衰竭式开采递减大、采收率低。由于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极强,注水开发水淹水窜严重,多数井长期注水不见效。该油藏注水开发已经26年,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油藏递减得到减缓;通过研究油藏地质特征,油水分布和运动规律,开展多方式精细注水,油藏目前采出程度达到18.71%,开发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高温低渗,低孔油田经弹性,注水、加密调整等开发阶段后,逐渐进入中高含水期,明显表现出以下特征,含水上升快、产液(油)量下降、注水井注水压力逐渐增加,吸水能力下降,注水量逐渐减小,不能满足配注要求,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致使油田产量快速递减,针对一些油田既具有复杂断块油田和低渗油田的特点,又具有岩性繁杂和层薄的地质特征,储层物性差,  相似文献   

5.
影响牛东火山岩油藏开发效果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东火山岩油藏在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油井产能差异大、产量递减快的特点。通过开展油藏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分布特征、精细小层对比和储层反演研究以及应用注水试验井组微地震水驱前缘监测等技术,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储层发育程度、储集空间类型及裂缝发育产状、地层能量以及注采井网方式等。这些认识对牛东油田减缓产量递减、提高动用储量和规模推广注水开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与开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延长东部油区多为超、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率低,绝大部分区块仍以天然能量开发为主,存在地层能量注水见效差、产量低、递减大等问题,给东部油区稳产造成较大的困难。在统计分析了延长东部油田储层渗透率及孔喉特征基础上,对储层非达西渗流特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其启动压力梯度对不同渗透率储层注水开发的影响,并评价储层有效动用下限,认为在目前注水开发技术条件下,渗透率小于0.5×10~(-3)μm~2的储层其孔喉半径大多小于0.2μm,注水难以见效;渗透率(0.5~1.0)×10~(-3)μm~2的储层部分井能见效,但总体上注水见效差。  相似文献   

7.
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低丰度、低产油藏的开发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中高含水区块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分布零散,注水开发调整挖掘剩余油难度大;特低渗透裂缝发育区块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控水稳油难度大;超低渗透裂缝不发育区块启动压力梯度大,注水受效程度低,开发调整提高有效动用程度难度大.为此,借鉴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油藏精细描述及其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思路和方法,结合长垣外围已开发油田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特点及开发调整实践,研究形成了包括低渗透油藏分类评价、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描述、井网加密调整、注采系统调整及微生物驱油和蒸汽驱油在内的综合调整技术,为外围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吴410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纵向上非均质性强,储层孔渗条件上差下好,注入水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易沿底部高渗透层段推进,造成剖面上吸水不均一、吸水下移,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差,注水有效率低。针对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自然递减大,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实施了分注采单元开发管理,通过开展早期强化注水、温和注水、不稳定注水等精细注采调整技术与强化顶部吸水、抑制底部吸水的剖面治理技术,扭转油田开发变差趋势。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油田一区石炭系油藏属低孔、特低渗透且裂缝发育的非典型双孔介质火山岩油藏.衰竭式开采产量递减大,采收率低,注水开发具有见效反应弱,含水上升快,水驱控制程度低的特征,注水后油藏能量得到补充,递减减缓,采收率提高2倍多,注水开发取得了成功,其开采经验可为此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安塞油田谭家营新区属于低渗透油藏,由于低渗透油藏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天然能量不足,如果依靠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单井产量低,通过对谭家营新区开展精细地质研究,井网优化技术,配套的储层改造及采油参数优化技术,同时采取超前注水技术,科学编制开发方案实施超前注水高效开发,对于提高油区开发水平和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东油田属于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由于其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层间差异大、油气比高及含盐量大的特点,给该油田的开发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在没有同类油田可借鉴的情况下,经过11a的开发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文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油田实施高压注水,地层压力回升,油田递减减缓,但是恢复到原始地层压力却很困难;压裂改造在油井投产初期和注水见效之后,通过优化选井和压裂方式,可以取得  相似文献   

12.
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塞油田王窑东部、西南部,南梁西区和候市西南部等区块裂缝发育,动态监测和开发动态显示,储层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导致主向井见水较快、甚至水淹,而侧向井长期不见效,产能损失严重,影响区块的开发效果。为了封堵大孔道及高渗透层,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安塞油田自2005年以来,结合裂缝储层地质特性,深入开展了裂缝储层注水井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完善与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认识的不断加深,已逐步确定了适合安塞油田的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工艺参数设计和时机选择,为安塞油田裂缝储藏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桥口非均质复杂断块油田,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十分严重,水驱动用差异大,I类储层见效水淹后,Ⅱ、Ⅲ类储层水驱动用程度差,剩余油潜力大。结合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实际,精细地质基础研究和工艺技术研究,应用采油井堵水、注水井高压分注、增注技术,调整注水和产液结构,实现了层间产量接替,油田开发由Ⅰ类层向Ⅱ、Ⅲ类层转移,有效地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郭献广 《河南石油》2001,15(4):16-18
桥口非均质复杂断块油田,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十分严重,水驱动差异大,Ⅰ类储层见效水淹后,Ⅱ、Ⅲ类储层水驱动用程度差,剩余油潜力大。结合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实际,精细地质基础研究和工艺技术研究,应用采油井堵水、注水井高压分注、增注技术,调整注水和产液结构,实现了层间产量接替,油田开发由Ⅰ类层向Ⅱ、Ⅲ类层转移,有效地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层划分和对比,研究区长8储层厚度较稳定,砂体发育比较好,为典型的岩性油藏。重点分析研究区注水开发效果,介绍了该区块开发历程与现状,主要从注采井网适应性、注采比、见效见水分析,找出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方案,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H油田长8岩性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储层致密,天然裂缝发育,采用水平井开发产量递减快,急需开展裂缝性致密油藏注水提高采收率探索。  相似文献   

17.
刘峁塬作业区耿83区主要开采层位长4+5、长6,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及自然裂缝不规律发育,导致长4+5层注水见效缓慢,地层能量保持较差,自然递减较快。通过实施分层注水,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通过超前注水研究及注采调整效果分析,确定不同区域油藏的合理注水强度;通过分层采油及周期性注水达到恢复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藏储层岩性致密,具有孔喉细、压力系数低、裂缝发育等特点。注水开发单井产量低、产量递减快,稳产基础薄弱;储层非均质严重,动用程度和驱替程度较低;易水淹水窜,采油速度及采收率难以提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持续攻关形成了精细油藏刻画技术,配套精细分层注水工艺,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成功应用。油藏精细描述是实施精细水驱的基础,主要包括单砂体精细刻画、裂缝精细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精细刻画等技术。精细水驱包括井网加密调整技术、精细分层注水技术、智能分层注水技术、纳米微球调驱技术、温和超前注水技术等,可解决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水平及垂向注采不平衡的矛盾,有效提高采收率。温和超前注水技术对克服裂缝开启、地层破裂、启动压力梯度三者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使地层压力维持在相对平均的稳定状态,有利于延长油田稳产期。相对于常规水驱,精细水驱技术预期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塞392长6油藏是靖安油田近年来投入开发的整装特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发育等因素的影响,油藏单井产量低,见效程度低,开发效果差.通过对塞392开发特征的研究,提出了油藏精细描述、合理注水技术政策、精细注采调整、注水井剖面治理、低产井治理等一系列稳产技术政策,为油田的长期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新肇油田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新肇油田葡萄花油层裂缝发育,同步注水开发后出现油井见水快、见水后含水上升速度快的特点,提出了改善裂缝性油田的关键是确定储层裂缝的发育方向、发育程度,使储层基质受效。提出了应用无源微地震法判定储层裂缝发育状况,改变传统的以区块为单元确定注水压力上限的方法,应用泊松比法对区块水井逐井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注水压力上限,并实施线性注水、温和注水、短宽缝等试验,减缓了油田的递减。总结新肇及类似的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在开发初期首先应确定储层裂缝的发育状况,在合理布井的同时,采用沿裂缝方向温和注水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