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核-壳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ACR)对光盘级聚碳酸酯(PC)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MBS,ACR能很好地分散在PC中,对PC的增韧效果显著。对PC合金损伤机理的研究表明,核-壳共聚物增韧PC的增韧机理为共聚的粒子的空洞化引发基体的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2.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MBS)与聚碳酸酯(PC)的熔融共混物。研究了MBS对PC/MBS合金常温力学性能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MBS在PC/MBS合金中的分布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MBS增韧PC的机理符合空穴理论。  相似文献   

3.
核壳粒子增韧工程塑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具有橡胶核-硬塑料壳的核壳型冲击改性剂对工程塑料的增韧作用。应用多种橡胶增韧机理解释核壳粒子增韧工程塑料的原理,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采用核壳粒子增韧各类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MBS对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及其增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光盘级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MBS对PC增韧效果显著,且MBS分散性越好,根据逾渗理论,达到脆一韧转变时所需的MBS含量越少。求得达到脆-韧转变时的临界粒间距为50nm。对共混物损伤机制的研究表明,MBS增韧PC共混物的增韧机理为MBS粒子的空洞化引发基体的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能源利用率高、低噪音等特点,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限制了充电汽车的普及。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差异性要求其壳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低温冲击性能。本文采用新型有机硅-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增韧剂(SAM)对双酚A型聚碳酸酯(PC)进行增韧改性,改善PC缺口敏感性,提高PC韧性特别是低温冲击性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桩用耐寒PC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推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助力电动汽车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核-壳结构粒子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进一步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MMA-co-GMA)作为共混体系的相容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M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屈服应力逐渐降低;相容剂P(MMAco-GMA)的引入没有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性能,但是显著提高了拉伸强度。DMA结果表明,随着P(MMA-co-GMA)中GMA含量的增加,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上升,MBS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TEM测试发现P(MMAco-GMA)加入后,核壳粒子在PLA中分散得更加均匀。对形变区的SEM观察发现MBS橡胶粒子发生空洞化,基体发生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PE-g-MAH、MBS增韧PC,结果表明,PE-g-MAH/PC共混物冲击强度为纯PC的5倍,但仍为脆性断裂。MBS质量含量达10%时,PC合金开始表现为韧性断裂;MBS质量含量达15%时,MBS/PC共混物冲击韧性可为PC的30倍,达到399 J/m。对共混物损伤机制的研究表明,MBS增韧PC共混物的增韧机理为橡胶粒子的空洞化引发基体的剪切屈服。增韧体系符合Wu提出的临界粒间距模型。采用酯交换-缩聚法对PC进行扩链,研究表明,在300℃、1.5mmHg真空度下充分反应后,PC的分子量由29324提高到53035,且分子量分布略变窄。经超临界处理,PC的水解产物为双酚A。  相似文献   

8.
以聚丙烯(T36F)为基料,考察了核-壳结构共聚物(SE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SEP作为聚丙烯(PP)的增韧添加剂比EPDM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当SEP用量为10phr时,PP/SEP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P的7.7倍,超过了20份EPDM增韧PP的效果,是优良的PP抗冲增韧改性剂。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二元乙丙橡胶嵌段共聚物增韧聚丙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苯乙烯-二元乙丙橡胶嵌段共聚物(SE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PP)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SEP比EPDM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SEP以核-壳形态分布于PP基质中,有效地诱导PP基质产生银纹和剪切屈服,消耗大量的冲击能,SEP用量为10份时,PP/SEP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的提高7-8倍,超过了20份EPDM增韧PP的效果,是一种新型的PP抗冲增韧改性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PB)乳胶粒子上接枝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合成了一系列的MBS接枝共聚物(简称MBS),将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熔融共混制备PMMA/MBS共混物,研究了PB及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BS中PB所占比例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PB所占比例为50 %(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200 J/m,而拉伸强度表现出上升的趋势;随着TDDM用量的增加,MBS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降低,导致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随着MBS中PB所占比例的增加,接枝率的逐渐降低,MBS在PMMA基体中分散程度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种新型超细丁苯粉末橡胶作为增韧剂,提高聚丙烯(PP)韧性,考察了粉末橡胶的含量、相客剂的种类和用量对PP性能的影响。利用TEM和SEM考察了改性PP中粉末橡胶的分散状态,同时采用DSC研究了粉末橡胶对PP结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弹性体改性聚碳酸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碳酸酯(PC)中,加入不同份数的弹性体型甲基丙烯酸甲酯类共聚物R,进行了熔融共混挤出,并测试了共混物的各种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和动态力学测量研究了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R和PC有部分相容性。它是PC非常有效的增韧剂,同时,可以改善PC的加工流动性,二者共混可望开发出有重要实际意义的塑料合金。  相似文献   

13.
ABS/SMA及ABS/SMA/PMMA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ABS/SMA和ABS/SMA/PMMA共混体系,确定了配比与合金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模量、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速率等关系。结果表明:①ABS中引入SMA可以显著提高耐热性能,但同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严重降低;②ABS中引入SMA可使合金的流动性能提高;③ABS/SMA体系中引入第三组分PMMA可以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同时使合金的耐热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型丙烯-乙烯共聚物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乙烯共聚物Vistamaxx(VM)是一种丙烯摩尔含量占70%以上的新型弹性体。用VM增韧聚丙烯(PP),考察了PP/VM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构以及结晶性能,并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与PP的共混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常温下VM增韧效果优于POE,PP/VM体系拉伸性能优于PP/POE体系;VM在PP中表现出比POE更好的分散性;VM具有与PP相同的晶型,VM的加入细化了PP的晶粒。  相似文献   

15.
GMA熔融接枝SBS及其对PA6增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活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熔融接枝,制备了GMA接枝SBS(SBS-g-GMA)。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其接枝率,考察了单体GMA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尼龙6(PA6)/SBS-g-GMA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A6/SBS-g-GMA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用SBS-g-GMA增韧PA6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机/有机三元复合分散体系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悬浮聚合的研究,对影响共聚物珠粒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了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工艺条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方法表征了珠状共聚物的结构,并用热分析仪考察了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以有机蒙脱土为分散荆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热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丁二烯接枝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PB g SAN),将PB g SAN共聚物与SAN树脂熔融共混获得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研究了PB g SAN共聚物的接枝层厚度对A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层厚度超过临界值117 nm,接枝层过厚会导致核壳改性剂粒子变硬,模量过高,从而失去了作为增韧改性剂的作用。接枝层厚度低于临界值32 nm,橡胶粒子不能被SAN接枝链完全覆盖,在SAN基体中发生聚集,导致其增韧效果降低。因此,只有改性剂的接枝层厚度介于32 nm和117 nm这两个临界值之间,才能对基体树脂起到有效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