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妫水河流域自1983年开展小流域治理,已经有20多个年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北京面临严重缺水的形势下,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正式启动,妫水河流域形成了自己的"养山保水、进村治水、入川护水"三道水土保持防线。在具体操作上,仍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但又不拘泥于小流域,突破小流域的局限性,树立妫水河流域的整体观,充分完整地考虑妫水河大流域的特点,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水源保护结合起来,使妫水河流域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跃上大流域治理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介绍北京水土保持工作从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背景,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山区小流域单元的划分、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划分、小流域调查监测及评价方法、防治措施配置和治理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并规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和验收等技术环节、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对北京水源保护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9年以来。北京连续多年干旱,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来水量骤然减少。北京水土保持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通过探索实践,北京首次提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对水土保持工作内涵进行深化。对外延进行拓展。在山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使首都水源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治理小流域401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28km^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2%。其中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5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2km^2,保护了首都水源,维护了河库健康生命。促进了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使山区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进一步加强。为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小流域治理的新境界,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总结近年来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工程的实践和经验,初步构建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提出了赣榆区红领巾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区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村塘河道清淤、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六大措施为主导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建立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治理成效监测。通过治理,红领巾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197.4 t/(km~2.a),林草植被  相似文献   

6.
门头沟区清洁小流域建设与山区河道的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在小流域内采用"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进行治理和防护,其中的"生态保护"就是对山区河道进行的水环境保护.门头沟区通过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了对山区河道的水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机制,探索适应北京地域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初步形成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和管理新模式,提高了水土保持工作水平,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山洲水库担负着向胶州市城区供水的重要职责,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保护饮用水源的清洁,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大力推进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与美丽乡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进怀 《中国水利》2014,(20):18-20
美丽乡村是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强调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一致,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003年以来,北京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水源保护为中心,采取21项措施,实施五同步治理,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北京市建成了25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以延庆妫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建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思路,从流域基本情况、治理思路及技术路线、治理措施、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近年在妫水河流域开展实施的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与研究项目进行分析、总结与提炼.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坡耕地面积广,水土流失量大,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建立库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并开展库区消落带的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对三峡库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当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山区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展北京市山区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是深化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必要举措,对于保护水源、提高小流域的防洪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分析不同类型小流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筛选出19条典型山区小流域,从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规划步骤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  相似文献   

13.
刘平印 《陕西水利》2012,(1):138-140
闵家河清洁小流域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上游,水土流失及水污染严重,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采取以水源保护和非点源污染防治为中心,构筑"三道防线"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污染治理树立了典型。  相似文献   

14.
毕勇刚 《中国水利》2014,(10):13-15
<正>2003年以来,北京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凸现。水土保持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北京市水务局转变观念,针对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立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五同步"治理,采取21项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金龟河清洁小流域建设是保护原生态河流系统、构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金龟小流域污染情况及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对其采用入河污染治理、河道防洪治理、水源保护治理、生态景观治理等多样性建设措施,达到修复水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以丘陵山区的龟山小流域生态治理为单元,通过建立流域"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三道防线,开展丘陵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结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其效益的监测,结果表明:龟山小流域实施生态治综合治理技术后,流域内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该小流域的生态清洁治理模式为丘陵山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在小流域内采用“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进行治理和防护.其中的“生态保护”就是对山区河道进行的水环境保护。门头沟区通过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了对山区河道的水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主要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特别以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坚持山水田林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统一规划,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全面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文章探讨分析新常态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思考,希望能够对生态文明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之一。多年来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未能有效解决水资源保护、非点源污染、河流生态退化、村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但铜川市开展此项工作起步较晚。针对铜川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按照水源保护型、城郊型、水源保护型与城郊型相结合的三个功能类型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工作,实现流域内的山青、水净、村美、民富,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最终建成健康小流域。  相似文献   

20.
延庆区上水沟小流域2010年被列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中借鉴欧盟近自然治水理念,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减少水源污染,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流域监测结果显示,流域治理控制了流域水土流失,改善河流生态,推动了绿色产业发展。本研究推动了北京市小流域治理与国际先进理念、技术的接轨,促进了新时期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