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加快北京地区国际一流配电网建设进程,实现电力企业营配业务末端融合,提升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本文基于“大数据”理念,分别从电网规划、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优质服务四个领域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撑,以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接派发工单业务”和“故障抢修处置指挥业务”两项业务为切入点,应用“大数据”理念实现配网报修工单的可视化实时监视、频繁停电时间的统计和综合分析以及配抢业务可视化指挥沙盘等功能,创新构建智能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实践证明基于“大数据”理念的智能化服务管理新模式为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的政治供电保障、营配业务贯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撑,具有良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当前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规划存在不合理、数据处理效果不佳、系统故障诊断效率偏低等问题,为提高配电网规划水平,本文结合大数据在电力系统应用的时代背景,提出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对策,并分析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效果。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实现对配电数据的精准处理,对电网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同时也为配电网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在主动配电网数据调度、主动配电网数据规划管理、配电网电压数据规划管理中运用电力大数据,并把握技术要点,合理进行配电网规划。实际应用表明,电力大数据满足配电网规划需要,能够提高配电系统数据信息处理效果和系统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
配网故障的快速定位、隔离与抢修会直接影响供电服务的质量与用户满意度。为此,本文介绍了目前配网停电信息监控采用的主要手段,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配网停电分析及主动服务管理系统,从停电信息编译发布、停电信息分析、停电计划管控3个方面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管理系统可自动收集、编译、发布停电信息,通过实时监测配网设备运行数据和分析历史停电信息,进一步加强对停电计划执行的跟踪管理,并依托大数据技术为供电企业的主动服务管理重新赋能,切实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准确度低、泛化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配电网全域大数据自动化预测模型.在配电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采集全域实时运行数据,并调取该配电网的历史数据.利用聚类划分的方式处理数据采样结果,通过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处理,分析出配电网全域大数据的特征,从而推断出大数据的变化规律.以数据的特征分析结果为基础,分别得出配地啊暗网全域线损数据、负荷数据以及电能数据的预测结果.经过模型效果测试实验的设计与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设计的配电网全域大数据自动化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降低了 0.45,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解决配电网点多面广、设备多、管理难度大、配电网信息实时性低等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国内配电网发展现状,以及数据挖掘与分析处理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研究情况,将大数据挖掘应用引入配电网日常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针对电网运行和设备检测或监测数据、电力企业营销数据、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结合地域配电网网架结构,对配电网存在的薄弱点,尤其在迎峰度夏和春节保供电等用电高峰期,通过事前提前研判、事中实时指挥、事后深入分析,提前发现未来病态设备,推进配电网设备在线化、透明化、智能化,将配电网由“修得快”向“不停电”转变,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并希望能对今后相关研究时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忠民  王坤  程培波 《自动化应用》2023,(17):219-221+224
印度配网公司的SAIFI/SAIDI数据大部分由人为计算得出,效率低且数据不准,将其应用于指导配电网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掌握并得到精确的SAIFI/SAIDI数据对于印度配网公司的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实施的配网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3种判断停电类型的逻辑方法,通过采集变电站的数据,并接入配网公司第三方IT系统的线路用户数据,可准确、自动地计算配网的SAIFI/SAIDI数据。  相似文献   

7.
困扰配电网规划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数据收资和分析困难,规划项目管理无专业技术支持、完全依赖人工管理等,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规划工作成效,能更有效和针对性的从规划层面解决配电网运行问题。本文以贵州电网规划研究中心“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应用研究项目”的工程实践为基础,分析总结项目实践经验,论述了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实现对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的全面、快速整合,提出了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分析及应用路线,其研究成果对提升配电网规划管理和技术有较大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配电网故障分析,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主动配电网模式,以实现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协调。在该研究中,采用了多源多特征融合的研判方法,同时考虑了时空特性和选择合适的辅助决策方法。另外,研究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和N-1故障的挑战,从供电接入和故障情况下兼顾稳定状况与经济状况两个角度切入,建立双重配电网络。数据表明,潮流结果方面,双层规划相比单层规划更加平滑,并且趋于稳定在0 pu左右。双层规划年利润从6 674万元提升到6 785万元,网损从388万元降低到264万元。结果表明双层规划遗传算法在智能配电网停电故障配置优化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实现了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协调优化。  相似文献   

9.
《软件》2017,(8):210-214
配网馈线和节点较多、负荷的多变,使得配网中的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分析预测困难。本文结合等值电阻法理论线损计算模型、BP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对配电电网线损、电能损耗进行分析与计算,将理论应用到区域实测负荷数据和电量数据的分析中,分析了S区域线损率、线损和电能损耗,计算出了配电网电能损耗各元件所占的百分比。测试结果表明,BP模型对线损预测的均方误差为2.71;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配电网变压器等损耗,利用PSO-GRNN模型对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进行预测,配网电能总损耗预测的均方误差为0.36,为区域电能损耗分析和降损工作提供了关键状态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智能电网的发展中电网运行和设备检测或监测数据、电力企业管理数据、电力企业营销等数据海量的增加带来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分散地开发、运行和管理,系统数据存储结构独立,带来数据多源、格式不一致,数据准确性、实时性不强,数据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等问题,本文利用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并行处理框架MapReduce的工作原理,搭建电网调度大数据应用平台系统,解决了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及时共享、访问、管理与分析挖掘等问题。采用数据清洗数据,解决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搭建电网调度大数据应用平台系统,既能实现跨专业、跨部门的多维度关联分析,又能满足海量的智能电网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需求,并具有强大的伸缩性,可扩展为电网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作为电网系统的基础环节,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对电网建设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贵州配电网项目设计评审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为有效提高评审单位、设计单位的工作质量,及对设计成果的数据进行再加工,为电网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本文基于J2EE的Struts2框架,应用MVC架构,对贵州配电网项目设计评审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研发与实现。本系统采用了SSH三层架构,充分结合Struts2、Spring、Hibernate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在windows的tomcat服务器上,使得贵州配网设计成果信息数据得到规范管理和共享。本系统基于J2EE平台进行功能开发,使用Oracle作为系统数据库,有效保证了后台数据的读取与存储。系统严格按照贵州配电网项目设计评审管理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分别从计划管理、评审流程管理、辅助评审功能、信息查询模块、数据统计模块、通知公告发布模块、系统间数据交换模块等四个功能模块着手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为确保系统能正常、有效的运行,将系统代码实现后进行了测试工作,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结果达到预期效果。从软硬件上把配网设计质量、配网设计评审质量、配网设计成果等工作从原先人工干干预,主观意识较强,没有可靠数据作为支撑,且设计成功再利用价值不大等工作方式逐渐转变为信息化综合管理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配网设计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服务平台是管理现代企业的高效方式。为有效解决施工任务与人员、装备等资源的矛盾,保障输变电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针对输变电施工企业超能力承揽工程,安全风险增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从实际需求出发,基于商业智能技术,开发了一套输变电施工企业工程承载力评估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及机具资源数据仓库,构建工程承载力计算分析模型,实现施工企业可承担项目的现状评估与计划监控,提高了输变电项目施工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估系统科学合理、切实有效,对施工企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企业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力企业业务数据存在人为干预多、数据口径不一致、缺乏管理规范等现象,造成数据统计困难、及时性低、数据失真等问题,严重影响数据的深化应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电网企业数据治理方案,通过构建公共数据云,开展数据资源池建设,部署结构化数据中心、非结构化数据中心及海量准实时数据中心等三大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定义完整的电网数据管控流程和数据责任机制,对数据进行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加工、数据分发到数据使用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各环节把控数据质量,辅以数据质量评估,提升电网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经过在输电、配电、电网调度、电网规划等多方面应用实践,该方案实现了多口径业务数据的质量管控及集中应用,提升了数据质量及综合治理水平,实现了专业数据资产全面共享。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资源业务数据从原来分散各处到初步实现统一管理,数据的获取方式日趋丰富,但管理和应用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已凸现出来,亟待解决。针对当前水资源业务数据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提高水资源业务数据的时效性与质量,从而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今后其他业务数据的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及愈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的设备状态监测方法.运用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当前大量的数据积累开展数据价值的挖掘分析,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设备状态评价模型、基于D-S证据论的故障预警模型等,以云计算为支撑,以“互联、共享、智能”为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校园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因此,校园网络的建设也随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是当前高校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分析校园网络的需求出发,对于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为校园网的建设工作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面向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整个IT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拓扑构建方式及网络层控制平面的运行机制存在固化性,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日益增长的高性能及高性价比需求,并且无法支持云环境下更加灵活的按带宽租赁数据中心网络的运营方式.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低造价的可编程交换机来构建具有高连通性的非树状数据中心网络的方式,并设计了可编程交换机与服务器2.5层代理协同工作的基于凸优化的虚拟网络带宽控制管理机制,从而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以对资源虚拟化技术提供更好的支持.实验表明,新型体系结构在降低构建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了数据中心网络的吞吐量并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网络带宽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的出现和进步,为建设智能配电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真实还原、精细分析和精准预测,详实有效的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记录和支撑是关键,研究了配电网全息时标量测数据的变化即存储技术,基于全息时标量测数据研究了配电网设备健康状态诊断的方法,对配电网历史数据以及模型信息等进行了深入的数据挖掘,通过聚类分析、线性回归算法、熵权法等建立了设备状态诊断模型和评价体系,实现了对设备故障评估和预警分析等,为及时发现配电网的薄弱环节,保障配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手段。系统已在地市供电公司的配电网诊断方法研究与实现项目中得到实际应用,很好地满足了地市供电公司的配电网精益化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开展,电力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也为电网企业的内部审计带来了挑战,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革新审计模式开拓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本文搭建了具备“开放、融合、动态、智能”特点的面向电力大数据的云审计平台,实现电网全业务领域审计数据资源共享。借助该平台,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数字化审计需要的全业务数据,实现跨系统、跨业务数据分析,并可通过自主搭建审计分析模型,捕获疑点,筛查线索。通过配网项目全过程监督评价模型实践应用,充分验证了云审计可以有效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对防范和化解电网企业经营管理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