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究和探讨了基于开放源代码的图形引擎OGRE实现的飞行模拟视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结合飞行模拟视景系统的设计需求,介绍了OGRE的特点、设计理念、场景管理思想,给出了利用OGRE构造三维地形和模拟座舱、加载三维模型创建动画、以及地形高度查询等相关技术。系统设计实现了效果逼真、运行流畅和对计算机要求较低。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地扩大,结构的越来越复杂,要求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来完成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各项任务。本文就网络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目标,功能模块的划分,系统模型结构和相关数据库表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实现过程及方法部分给出了本系统开发中实际使用的技术示例,有SNMP基本通信的实现,SNMP性能管理的实现,网络拓扑自动搜索的实现算法和辅助网络探测工具的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3.
张涛  杨晨  杜龙龙 《信息与电脑》2022,(22):126-129+133
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软件的单一性,无法满足用户对轴类零件自动三维模型结构设计、力学计算、弯曲应力校验和转刚度效验等缺点,分析CAD软件二次开发的可行性,讨论了轴类零件自动设计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以Visual Studio 2012作为开发平台,C/C++为开发语言,使用Block UI Styler、NX Open等作为开发工具,设计基于NX轴类零件自动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轴类零件的初始参数、各个轴段的设计信息和载荷情况等自动完成零件的三维模型结构设计、力学计算、弯曲应力强度校验和扭转刚度校验等,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作为电网系统的基础环节,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对电网建设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贵州配电网项目设计评审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为有效提高评审单位、设计单位的工作质量,及对设计成果的数据进行再加工,为电网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本文基于J2EE的Struts2框架,应用MVC架构,对贵州配电网项目设计评审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研发与实现。本系统采用了SSH三层架构,充分结合Struts2、Spring、Hibernate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在windows的tomcat服务器上,使得贵州配网设计成果信息数据得到规范管理和共享。本系统基于J2EE平台进行功能开发,使用Oracle作为系统数据库,有效保证了后台数据的读取与存储。系统严格按照贵州配电网项目设计评审管理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分别从计划管理、评审流程管理、辅助评审功能、信息查询模块、数据统计模块、通知公告发布模块、系统间数据交换模块等四个功能模块着手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为确保系统能正常、有效的运行,将系统代码实现后进行了测试工作,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结果达到预期效果。从软硬件上把配网设计质量、配网设计评审质量、配网设计成果等工作从原先人工干干预,主观意识较强,没有可靠数据作为支撑,且设计成功再利用价值不大等工作方式逐渐转变为信息化综合管理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配网设计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南方电网公司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南方电网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电网"要求,通过"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电网状态全感知、企业管理全在线、运营数据全管控、客户服务全新体验、能源发展合作共赢"的数字电网建设目标。结合信息化现状,研发电网工程三维数字化移交平台,对其功能和系统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数字地球为载体,高清影像数据(DOM)、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地理数据,结合高精度电网元素数据、遵循GIM标准设计的精细化模型等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及可视化技术手段,对电网工程的设计、施工等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设计成果资料进行三维数字化统一集中管理,实现设计成果集成共享,打造三维数字化电网,促进业务集成、辅助数字化设计,通过数字化、三维可视化形式有效的管理电网工程的三维设计成果资料,更好的服务于工程评审、基建施工、生产管控。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取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收集数字证据,重构犯罪现场,为诉讼案件提供有效的证据.从这个问题出发,提出一个动态计算机取证系统的模型并对相关模块进行设计.系统的实现能够自动、动态地收集最大限度的网络和主机数字证据,具有自适应性、分布性、动态性,是动态计算机取证的一种解决方案,为司法人员从事计算机取证,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辅助平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三维标准件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设计领域的二维设计最终将被三维设计所取代。传统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是从二维图纸开始,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最初就试图从二维的角度来完善设计零件的各个方面,而设计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模样,结构是否正确,谁也无法预知。因此,不管是手工还是计算机辅助的二维设计都已不能满足当今产品的创新要求。现代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从三维模型入手,让设计人员能够把设计工作的重点放在零件的结构设计和相关问题的解决上(如装配的干涉检验、有限元分析等),根据设计要求随时重新构造零件模型,最后生成…  相似文献   

8.
一、集成产品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等系统也快速独立地发展起来,它们分别在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过程设计自动化和数控编程自动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人们越来越发现,采用这些各自独立的系统不能实现系统之间信息的自动传递和交换。例如,CAD系统设计结果,不能直接为CAPP系统接受,若进行工艺规程设计时,还需要人工将CAD输出的图样、文档等信息转换成CAPP系统所需要的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9.
以高精度、高效率体育精神辅助评审为目标,设计一种体育竞赛辅助评审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与相机,获取竞赛者竞赛时的全部动作信息;然后通过TCP/IP协议将竞赛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采用基于GRU-NN模型的体育竞赛成绩预测方法实现竞赛辅助评审.所设计系统评审精度高,评审效率快,且该系统漏评率与误评率均显著低于对比系统,在同类体育竞赛辅助评审系统应用中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低压台区电力自动抄表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出低压台区电力自动抄表系统异常运行预警方法.通过电力自动抄表系统对电表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根据运行可靠性评估特点,构建元件时变可靠性模型,利用风险评估原理,计算安全预警评估指标,对运行状态实施定量分析,并对状态实时变化的风险进行预警;根据负荷损耗、超限和系统状态,准确反映运行状态指标,实现电力自动抄表系统异常运行预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低压台区电力自动抄表系统异常运行预警效果较好,提高了系统异常运行预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二维GIS的城市防汛系统存在的无法全面展示水利设施、地形地势、城市内涝等水利场景的不足,分析三维GIS在城市防汛系统建设中的优势,并立足于三维GIS技术,从总体架构、三维数据底板构建及业务应用等维度进行城市防汛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研发,形成一套集空间信息存储展示、防汛信息监测预警、防汛调度管理与规划评估等多功能的基于三维GIS的城市防汛系统。该系统从汛前规划方案的科学部署、汛时监测信息的及时预警、汛后应急对策的快速响应的全过程辅助防汛工作的进行,有效满足了城市防汛需求。实践应用表明:基于三维GIS的城市防汛系统可有效支撑城市防汛工作的开展,提高城市汛情的应对及治理能力,为城市防汛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案例。  相似文献   

12.
为缩小预警监测指标与测试指标之间的数值差,实现对气象灾害现象的准确监测,设计基于卫星遥感及数据库同步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中心站体系内建立自动监测站局域网络,按照实际响应需求,连接影像显示模块与预警、响应模块,完成监测预警系统主站部分的设计。求解遥感影像数据集,根据卫星信息堆叠系数求解结果,定义核函数任务映射表达式,实现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处理。建立数据库模型,通过分析中间件性能需求的方式,确定监测数据的XML同步处理结果,完成数据库同步中间件的搭建,结合相关设备元件,实现基于卫星遥感及数据库同步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卫星遥感及数据库同步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预警监测指标与测试指标之间的数值差,其最大取值结果不超过0.26,符合精准监测气象灾害现象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定位的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系统设计方法。采用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的图谱特征分析,提取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图谱信息的边缘轮廓特征量,采用纹理模板匹配技术进行变电站的谱密度分析和差异性特征提取,采用活动轮廓检测方法对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的图谱特征点进行灰色不变矩检测,得到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采用三维定位和特征重构方法,实现了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的图谱特征提取和三维定位识别。在DSP和FPGA集成处理环境中实现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系统的硬件设计。研究得知,采用该方法进行变电站检修安全预警的精准度较高,自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使预警软件能够准确识别轨道电路分路的不良故障行为,设计基于模糊熵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自动预警系统。设置电源电路,借助RS485转RS232接口模块,将电源回路与微处理器元件、显示及报警模块相连,完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自动预警系统硬件设计。根据熵性质定义条件,求解模糊熵参数,以此为基础,分析故障信号的模糊特征,完成模糊熵算法的预警原理研究。完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模型,根据预警指标取值结果,界定警限区域范围,实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预警体系的建立,完成基于模糊熵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自动预警系统软件设计。对比实验表明,应用基于模糊熵自动预警系统,可将非故障电压与故障电压之间的差值水平控制在0.05kV之内,在提升系统主机对于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行为的预警能力方面具有突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预警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网络系统是充分利用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一套面向省级-地市级-区县级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的网络系统。包括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主干通信网络,连接省、市、县三级发布管理平台和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以气象业务网为系统备份网络,对省、市、县三级发布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备份,保证三级发布管理平台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旨在将此设计提升为一种通用模型,提供业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仅依赖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线实测是利用多跳式通信实现远程发送与存储数据丢包率高,实验阶段设计的二维结构仿真机器鱼巡游避障性能差,GPRS全天候数据采集与传送所需的流量费用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设计了一套可进行实测的机器鱼自动巡游避障、水质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平台;该系统通过移动终端程序设计、利用三维采集路径跟踪算法及WSNs与Wifi热点技术对机器鱼群实现远程精准控制,按照设定深度、路径规划的采集点进行水温水位、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常五类水质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处理、远程存储、显示、分析及预警,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机器鱼的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终端节点与协调器的硬件系统及上下位机软件系统设计;利用这套系统对巢湖5个取样点实测,水温、溶解氧、PH值平均误差率分别为0.18%、0.5%及0.01%,远高于其他水质在线监测的精度要求,达到了预期成果;同时对水库及精细水产养殖业等水质在线监测与预警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地质体3维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体3维模型是地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矿山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质体3维模型研究涉及构模方法、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地质体3维模型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地质体3维模型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的构模方法、数据结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类对比分析,提出了地质体3维模型应遵循的原则。对地质体3维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就构模方法、数据结构、空间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综合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TIN和TEN的3维地质体模型,并对该方法的可用性做了实验。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感知小型水库群安全风险从而实现有效预警,在分析小型水库群失事实例和特点的基础上, 将小型水库群安全风险分成水文气象和地质、挡泄水结构及设备设施、运行监督管理 3 类风险,给出基于风险的信息感知流程和平台设计要求,建立多源信息获取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预警指标构建方法,为小型水库安全风险感知及预警平台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动态监管能力,针对各地服务支撑生态流量监管业务系统与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出的“四统一”不相适应,以及生态流量监测预警、达标判别、统计分析、流量预测、成因分析、调度方案预演、预警响应等全过程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围绕业务管理需求,提出了生态流量监管总体方案以及“四预”业务应用总体架构,提出了包括数据底板、模型库、知识库等内容的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思路以及基于图数据库的生态流量预警知识图谱构建技术,提出了包括监测告警、预测预警、水量调度预演、会商服务等功能的应用系统模块建设思路,梳理了生态流量监管“四预”业务流程,可为当前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中的生态流量监管业务“四预”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interlace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civil engineering, visual simulation has become a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that uses virtual model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real or assumed system based on mathematics theories, modeling techniqu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cently, it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 fully i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With this technology, the abstract data can be dealt with the visualization process to generate 3D models and realize visual 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