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修国林  赵晖 《黄金》2011,32(12):27-30
通过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的典型采场进行现场调查及部分冒顶位置现场勘察,发现采场顶板冒顶破坏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一种“倒三角形式”的破坏,即顶板受节理构造影响存在危岩体.为了解决这一顶板冒顶问题,对采场岩体结构和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块体滑动理论,分析危岩体所处开挖面及不连续面构成一...  相似文献   

2.
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可拓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亮 《河北冶金》1999,(1):21-23
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可拓学方法建立指标的稳定性评价模型,并用定量的数值表示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相似文献   

3.
高海拔条件下矿井通风作业面存在低含氧量、低气压和低气温三大特点,常规作业环境评价指标在此条件下适用性较差,基于此本文以普朗铜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高海拔矿井作业面的物化环境及人体作业感受等因素,选取等效氧气浓度、热舒适有效温度、空气质量指数、劳动强度为评价指标,将多水平、多作业点的实测数据通过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性较好,证明了本文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采空区已成为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为了准确分析复杂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加强矿山对采空区群的安全管控,基于某矿山采空区群精细探测数据,采用Geomagic、Midas GTS与FLAC3D的耦合建模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复杂采空区群进行稳定性分析;同时,以采空区类型、岩石抗压强度和暴露面积等16项指标建立了复杂采空区群的安全分级评价体系,开展了复杂采空区群安全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大矿体采空区上盘及东南方向顶板存在垮落隐患;五盘区采空区西北方向顶板“跳板状”围岩在残矿回采过程中将发生大幅形变;主采区各采空区相隔的间柱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结合采空区安全分级评价结果,提出了各采空区的处理措施建议。研究结果为同类矿山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和安全分级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评价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基于变权理论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的变权物元可拓模型。从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安全生产和安全绩效4个方面选取1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变权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再由待评物元关于各评价等级的贴近度及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出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对评价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指标。经计算得出某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为Ⅱ级且偏向于Ⅰ级的程度较大,其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是该评价的敏感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变权物元可拓模型是对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的有效改进,能够提高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物元理论和Vague集理论,提出模糊环境下的物元决策模型.介绍了Vague集的概念,给出Vague复合物元的定义.根据改进的Vague排序函数确定方案物元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利用相似度量确定各方案物元到理想物元的距离,计算方案的贴近度,以此选择最优方案.用案例说明所提出的物元决策方法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模糊和不确定的决策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基于可拓学工程方法,在物元模型理论基础上建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对待评物元的各因素特征赋予切合实际的值域,建立区间与区间的距的计算公式,应用可拓集合的关联函数,建立基于物元和关联函数的工程岩体可拓评价方法。对某矿山主要工程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得到岩体N1的质量等级为Ⅰ级,岩体N2、N3、N4和N5的质量等级为Ⅱ级,岩体N6的质量等级为Ⅲ级。通过与基于特征值的可拓学理论以及其他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所得到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基于特征值域的可拓学理论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岩体质量分级辩识是矿山工程设计、施工与支护的基础,在岩体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可拓学理论,以司家营铁矿超大规模地下采场的岩体工程为例,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围岩质量指标、结构面摩擦系数、节理间距、地下水状态和完整性系数等评价指标,建立矿山岩体质量评价物元模型。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获得的权值进行最优组合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获得了待评价岩体的工程质量特征值,实现了岩体工程分类,客观反映岩体与相邻岩体等级间的差值,为矿山岩体工程提供基础的设计参数;(2)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权重系数,可以实现多种权重值的组合赋权,降低不同赋权间的误差,提高了质量评价的准确性;(3)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RMR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评价结果一致性高,说明评价结果可靠;(4)基于离差平方和最大,使得评价结果之间的离散性高,更有利于决策。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岩体质量评价相邻等级之间指标参数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可拓学理论,提出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模型,对昆阳二矿磷矿山地下开采的岩石进行质量评价。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特征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Jd)、结构面条件(Jf)、地下水状态(W)和地应力影响系数(Z)6个影响指标,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然后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引入矩估计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最后应用修正的RMR法和Q系统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将分级结果与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5个待评价岩体中,除上矿体N3的模型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存在差异之外,其余岩体的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相同,使用Q系统法的评价结果整体偏低。此外,该模型可得出岩体质量等级偏向于相邻等级的程度,分级结果符合昆阳二矿磷矿山生产勘探地质报告岩体质量范围,比修正RMR法和Q系统法更加准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为地下矿山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构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从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6个方面提出31个评价指标;结合物元分析与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合成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以未确知测度理论作为评估工具,构建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最后,以某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物元分析—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评估方法实现了对评价空间的有序分割,评估结果符合专家思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岩体稳定性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富平  刘善军 《黄金》1998,19(2):27-29
本文提出了岩体稳定性评价的物元分析法,并经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说明此方法是科学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基于动态化的围岩分类,采用多种方法对隧道围岩进行地质跟踪调查与预测.通过综合分析和优化处理上述信息,从而对公路隧道动态稳定性进行评价,为高速路隧道工程稳定状况的评判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采空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以未确知测度理论为依据,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级。确定了14项影响因子作为采空区稳定性的评判标准,并建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体系。根据矿山真实数据建立不同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通过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结合置信度识别准确对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划分,为采空区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将该方法应用于玲珑金矿西山矿区25个采空区的稳定性分析,划分出1个Ι级空区,12个Ⅱ级空区,11个Ⅲ级空区以及1个Ⅳ级空区。研究结果表明,未确知测度理论科学可靠,能够较准确地分析采空区的稳定性,可以在矿山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方法在围岩稳定性分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饶运章  侯运炳 《黄金》2001,22(10):15-17
文中介绍了自适应调整学习率的改进BP算法,建立了适用于围岩稳定性分级评价和模式识别的BP神经网络模型,编写了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应用示例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评价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子牛  王莎  卢欣奇 《黄金》2022,43(2):61-64
ABAQUS软件界面操作复杂,且前后数据处理需花费大量时间,针对以上问题,采用C#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突破传统的单纯使用Python脚本配合ABAQUS内置GUI插件工具箱开发的局限性,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直接调用ABAQUS求解器,实现在不打开软件界面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并读取结果,并将强度折减系数显示在W...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涡流检测中的检测速度及其稳定性 ,用铜管进行了一些试验 .结果表明涡流探伤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程序均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在役管线母材及焊缝的故障缺陷的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并根据其在X射线底片上的显图的特点,确定了在役管线母材及焊缝的故障缺陷所提取的特征参数的类别,并对其提取算法进行介绍,为智能分类识别在役管线故障缺陷X射线检测图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对露天矿山安全有序的生产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排土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排土场边坡的各种不确定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排土场边坡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基于Slide程序对云南某露天矿排土场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模拟,其模拟结果与该排土场现状基本吻合,同时分析了该排土场的不确定性,为今后如何进行堆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海波  宋卫东  许英霞 《黄金》2010,31(12):28-31
概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特征,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矿山采矿方法优选灰色模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初选采矿方法进行灰关联分析,从而确定最优采矿方案,为高效采矿方法的优选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