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赣江支流基本情况赣江发源于赣、闽两省交界的石寮(山东),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约占江西全省总面积的50%,干流全长766公里。从河源至赣州称上游,河长255公里,平均比降0.22~0.52‰,赣州至新干称中游,河长303公里,平均比降0.15~0.28‰,新干至吴城称下游,河长208公里,平均比降0.06~0.1‰。沿岸有42条大小支流汇入,从左岸汇入的有22条,从右岸汇入的有20条。流域面积在一千平方公里以上者有湘水、濂江、梅江、平江、桃江、章江、遂川江、蜀水、孤江、禾水、乌江、袁河、锦河等十三  相似文献   

2.
一、万安坝区的自然情况: 万安坝区位于赣江中游,上距赣州市约92公里,下距南昌市约32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5,700平方公里,占赣江总流域面积的44%,包括了主要来源章、贡二水。赣江流经赣州盆  相似文献   

3.
一、枢纽的位置万安水利枢纽位于赣江中游,在万安县城以上1.5公里处,上距赣州约92公里,下距南昌320公里。赣江自赣州至万安,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形成峡谷,赣江婉蜒其间。枢纽坝址正当峡谷的下峡口,河道顺直,为著名十八滩的最后一滩,  相似文献   

4.
章水中上游干流水电梯级工程规划由红石桥水库、油罗口水库和峡口电站组成,开发目标以防洪、灌溉兼有发电为主。本文试就该水电梯级工程开发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一、工程规划概况章水流域地处江西省赣州地区西南部,东经114°至114°55′,北纬25°15′至25°45′。章水是章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崇义聂都山,流经大余县和南康县东南部,在南康三江口汇纳上犹江后称章江,至赣州市与贡江汇合成赣江。章水主流全长177公里,流域面积2824平方公里。干流在油罗口水库以上称上  相似文献   

5.
<正> 赣江是江西省的第一大河流,干流全长744公里,流域面积为80,948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全省面积的一半。因此,摸清赣江江水的物理化学特征、掌握赣江的水质现状,对指导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用水、人民生活用水、水质规划与管理、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等,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赣江五个基本水文站坝上、棉津、吉安、峡江、外洲1966年~1982年的水化学资料和1980年~1983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赣江江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在时间和沿程变化的情况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本省地滨东海,海岸线长约1,800公里(包括岛屿),土地总面积102,646公里,除北部及东部滨海地区系冲积平原外,其余都是高山丘陵,全省山地约占72%,平原仅28%,共有耕地3,301万亩,其中水田2,576万亩,旱地725万亩,总人口2,4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1万,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只有耕地1.6亩。全省主要河流有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鰲江、苕溪及运河等9条,以钱塘江为最大,流域面积在杭州以上为41,850平方公里,其中35,850平方公里在本省境内,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7.
Ⅰ.流域概况上犹水电站建筑在江西南部赣江支流上犹江的峡谷里。上犹江全长200公里,从湖南汝城向东流入江四境内,干流(古亭水)在江口与南北两支流(崇义水及营前水)匯合后经过长达数公里的铁扇关峡谷,流入赣江。全流域计划分三级开发,  相似文献   

8.
滔滔赣河,奔流千里……这江西第一大河,纵贯全省南北,流域面积占全省版图之半,年径流量638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360万千瓦,它宏富的水利资源哺育两岸大地,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具全局性的影响。治理开发赣江,是一场漫长的梦,一个热烈的憧憬和理想,千百年来召引着众多的志士仁人为治江事业竟折腰。但,成效甚微,美梦难圆,徒增浩叹!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治理赣江的新史章,江上第一坝——万安水利枢纽的兴建,便是这新史章的缩影。本着“治理水害,开发水利”的大宗旨,江西省  相似文献   

9.
一赣江发源于江西、福建两省交界的石寮岽,自东向西流经瑞金、会昌县境,在会昌县城附近有支流湘水汇入,流向西北,至会昌县洛口镇于左岸纳入镰水,至于都县城上游约二公里处汇入梅江,至赣县江口乡汇入平江,至赣县茅店镇上游约三公里处又有桃江来汇,至赣州市,与章水汇合后,始称赣江。赣江向北流,经万安县城,于罗塘附近纳入遂川江,至太和县栖龙乡汇入蜀水,于吉安县值下乡汇入孤江,于吉安市上游约五公里处汇入禾水,流经吉安市,在吉水县城  相似文献   

10.
一、流域自然概况江西省位于南岭以北,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经113°34'至118°29',北纬24°29'至30°04'之间,纬度偏低,距海不远。东邻闽浙,南接广东,西连湖南,北毗鄂皖,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江西的地势是周围环山,南高北低,北面开口,四周渐次向鄱阳湖倾斜,以鄱阳湖为底部的大盆地。全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省高于500米以上的山地占36%,100~500米的丘陵占42%,低于100米的平原、岗地和水面占22%。全省河流众多,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汇总为鄱阳湖流域。全省94%的面积均属鄱阳湖流域,不属鄱阳湖流域的面积只占6%。五大水系中以赣江为最大,约占全省总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一、资源与开发现状陕西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占全省径流的26.5%,长江流域的年径流量占全省的73.5%,平均年径流量1390亿立方米。境内拥有流域面积在100平力公里以上的河流5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全省水力资源的理论藏量1438.46万千瓦;(?)容量为666.56万千瓦,其中小水电为179.33万千瓦,详见表一。陕南是小水电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占全省可开发小水电资源的76.1%,其次是关中占19.3%,陕北仅占4.6%。  相似文献   

12.
1概况 螺滩水电站位于赣江支流孤江下游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内,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挡水建筑物为溢流式浆砌石重力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60km^2,总库容4410万m^3。  相似文献   

13.
一、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长岗水库坝址位于江西省兴国县上游约15公里潋水龙迳峡谷段上。潋水发源于宁都、兴国交界处的云山山脉南侧画眉坳,流经古龙岗丘陵区入龙迳峡谷后进入兴国平原,在县城附近与涉水会合为平江,再经江口流入贡水,属赣江水系。潋水全长87公里,流域面积970.7平方公里;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848.5平方公里,约占90%,基本上控制了整个潋水流域。  相似文献   

14.
万安水利枢纽是赣江干流上正在兴建的第一座大型骨干工程。枢纽地理位置适中,水量丰沛,开发条件好,综合利用效益显著。早在1956年我办进行的赣江综合利用规划和1959年江西省水电厅提出的江西水电规划报告中,均推荐万安枢纽为开发赣江的第一期工程。枢纽位于赣江中游河段万安县城以上约2公里。坝址以上是长达90余公里的峡谷山区,赣州市紧临峡谷入口:坝址以下近区系低岗与小块平原相间的“吉泰盆地”  相似文献   

15.
我省总面积164,800平方公里,山区、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在这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区丘陵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约有1.8万平方公里,占18%。主要分布在赣江上游的平江、梅江、桃江,中游的乌江;抚河上游的盱江;修水上游的渣津、古市、白岭和信江上游的丰溪河等地区;孤江良村以上,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省委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初步治理有一千四百万亩的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16.
我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全省总面积为25,000万亩,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3,800万亩,占全省山地丘陵面积16,000万亩的24%。水土流失以赣江上游的平江、梅花、桃江流域,抚河上游的盱江流域,信江流域的丰溪河,修河上游的西部等地区最为严重,其次在赣江、抚河、信江、修河的中、下游地区以及鄱阳湖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江西万安水电站位于赣江中游万安县城以上2公里处,是赣江上兴建的第一座以发电、防洪、航运、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为500MW(5×100MW),在90年11月11日第一台机组式正投产发电。  相似文献   

18.
张声鸣 《长江志季刊》2004,(1):55-59,63
万安水利枢纽位于江西万安县、赣江中游,是赣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赣江为长江一级支流,是鄱阳湖水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入湖水量687亿立方米。枢纽地处峡谷出口(以上是长达90公里的峡谷山区),控制流域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万安水库位于赣江中游十八滩的下峡口,两岸地形整齐,控制流域面积为35,700平方公里,占赣江总面积的44%,不论从综合利用,或从地形、地质来说,均是一个优良的坝址,宜于兴建较高的坝,大坝建成后,能拦蓄赣江中上游多年平均年水量357亿公方,并发出百万瓦的电力,以满足工农业生产上日益飞跃的需要。但是由于上游有江西第二大城——赣州市以及即将建成的赣州铁路枢纽站和部分矿产,万安水库正常高水位的选挥,就需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联合运转时,允许正常高水位为100  相似文献   

20.
浅议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江苏省地处江、淮、沂、沭、泗下游,丘陵山区总面积约1.52万km:,占全省总面积的15%,分布于19个县(市、区).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351.3 km2,占丘陵山区面积的27.1%,其中中度以上的流失面积为180.5 km2,占总流失面积的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