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红石兵工厂的试验过程中,两枚激光制导的大黄蜂空对地导弹在几秒钟内成功地直接命中一对静止的坦克。在快速射击演习中,陆军飞行员从AH-IG飞机的小箱内发射直径7吋的大黄蜂导弹。第一辆靶坦克由地面激光指示器照明直到导弹击中炮塔,然后指示器照明与第一辆坦克相距20多米的第二辆坦克。已在飞行的第二枚导弹获得其目标,并亦成功地将其直接命中。射击发生在最大的投射距离上。  相似文献   

2.
美国霍尼威尔公司最近和美国陆军通讯与电子学器件后勤司令部签订50万美元合同,为后者生产一台红外被动探测系统,专用于导弹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MICOM)正在对远程光纤制导(LONG—FOG)面对面导弹进行技术验证,该导弹能在100km外与高价值运动目标进行交战,计划1996年12月完成飞行试验,从电视寻的器收集视频图像。计划1998年进行两次缩短距离(40km)试验,而且已与1996年9月已成功地演示了光纤系统,其中用CorningTA—20单模光纤从F一16飞机的放线机上放线长达44km。使用光纤制导,允许操作手精确地选择目标上的瞄准点如建筑物上富、坦克发动机盖或通风口。光电寻的器也提供沿目标路程上侦察信息和某种战场毁伤评估。LONGFOG可能开始构成导弹多发…  相似文献   

4.
金友 《光机电信息》2000,17(10):33-34
据美国该研究项目官员声称,利用高能激光系统摧毁空中火箭试验已证实了作战型定向能武器能够挫败近距离弹道火箭的袭击.美陆军于6月6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发射场成功地摧毁了Katyusha火箭,当时是用战术高能激光器/先进概念技术示范产品(Thel/Acid)引爆了Katyusha火箭的烈性炸药弹头的.该项目官员说,这次拦出试验是首次使用可推广使用型高能激光武器击杀Katyusha火箭的,并且也是首次试验用Thel系统摧毁火箭的.该试验可作为支持空中防御火箭攻击,诸如Katyusha攻击的第1步,这种火箭具有马赫(Mach)3速度,并且飞行时间只有15s~40s.  相似文献   

5.
美国陆军正在进行一种制导系统的试验。在此系统中,用单根光纤把导弹头部传感器的图象数据传输到数公里外的地面射击者,并由射击者发出信号对导弹进行控制。最近,火箭滑橇试验已经成功地完成,休斯飞机公司导弹组根据110万美元的合同正在研制陆军导弹指挥部飞行试验用的三条光纤线路。  相似文献   

6.
相隔一刹那发射的两枚空对面导弹在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的红石兵工厂激光制导武器的第一次成功的“纹火”演习中获得直接命中两辆坦克靶的记录。  相似文献   

7.
美 -以战术高能激光器曾于 2 0 0 0年 6月6日在白沙导弹靶场摧毁一枚短程“卡秋莎”火箭。现正计划在以后的试验中摧毁多枚火箭。以色列和美国陆军导弹防御司令部已对TRW公司投资 2亿美元以上 ,研制氟化氘化学激光器 ,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一则以此摧毁导弹弹头 ,使之爆炸的录像。武器试验在美国结束后 ,计划将此激光装置运至以色列进一步进行试验 ,并将它布置在以色列的北部边境。据以色列国防部说 ,该系统包括六辆拖车的设备 ,因而还不算机动装置。美-以将试验并布署激光反导武器@罗山  相似文献   

8.
靶场试验是发展导弹并不断取得完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导弹飞行弹道的测量是靶场观测的主要项目之一。导弹外弹道测量的任务是观测自发射点到弹着点飞行期间导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国外在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初装备靶场的各种外弹道测量没备,包括各种光学摄影仪和无线电测量设备等,基本上满足了  相似文献   

9.
空空导弹研制需要一系列空中系留飞行试验,以解决导弹制导系统对真实目标的截获跟踪能力。传统的系留试验由于地面试验人员无法实时掌握靶机和目标机的动态,给飞行试验结果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系统利用日益广泛使用的GPS全球定位技术,从载机的导弹产品和目标机GPS吊舱接收下传的GPS信息,实时解算出目标机相对于载机位置、速度等信息,显示在数据处理软件上,从而使地面试验人员实时获取载机和目标机的相关信息,为试验指挥提供了可靠数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留试验的成功率和导弹截获概率,为飞行试验节约了试验经费和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莫斯科11月2日电,俄罗斯战略火箭军2日在哈萨克斯坦萨雷-沙干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近距离拦截反导弹导弹。 据称,这是俄罗斯1993年以来首次发射成功。目前正在试验的反导弹导弹用于装备莫斯科反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是根据1972年苏美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建立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陆军在白沙导弹靶场成功地发射了 第一枚使用新的激光制导系统调准装置的潘兴导弹。此次发射是马丁·玛丽埃塔航天公司新的自动参考系统的处女试验,它使导弹自动调准发射方位角而不必参考预先测量的点。自动参考系统结合了激光器、自动光学联接和精密的指北陀螺,以建立导弹的惯性制导平台的取向,并使导弹在就要竖起和发射时“瞄准”。  相似文献   

12.
导弹自主飞行编队的互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领航-跟随编队飞行控制模式以及领航弹具有惯导系统和精确目标传感器而跟随弹只有惯导系统的编队特点,研究采用特定的互定位方案和弹载传感器,解决导弹自主飞行编队的互定位问题,并仿真验证了导弹编队的互定位方法和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976年11月12日至12月2日这段时间,美国陆军导弹研究和发展司令部,对处于不同研制工作阶段的三种激光指示器系统:地面激光定位指示器(GLLD)、组合式通用激光装置(MULE)和激光目标指示器(LTD)作了指示精度的试验(包括人工跟踪和大气闪烁效应的总合)。前两种指示器为三脚架式,组装有指示器/测距仪,后一种为小型手提式指示器.这些激光器能为“铜斑蛇”和“海尔法”这样的末端制导武器提供目标指示。只有第一代试验性装置可供利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陆军导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导弹系统技术方面取得了一项重大进展,他们设计了一种雷达,其发射的信号在战场电磁频谱中是不易被发现的,即“寂静的”。这种寂静雷达是从评价先进近程防空系统(SHORADS)的各种基本原理开始的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工作的一项附带成果。按照上述评价,最初设想并实现了该雷达的实验室的功能模拟试验线路板,稍后作出试验模型。接着,制造了一台样机,目前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正在对该样机进行野外试验。本文简要介绍了这种寂静雷达的样机设计及其应用。由于保密原因,本文不详细讨论该雷达精确的性能能力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新一代防空战术导弹武器系统及红外对抗技术的发展,研究红外成像制导与多模制导技术已是光电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方向.当今世界各国争先研究和掌握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技术,用于红外成像末制导导弹的研制与试验.文中介绍了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高级仿真中心(ASC)和埃格林(Eglin)空军基地经过20多年的建设,研制与开发的先进半实物(HWIL)仿真实验室和仿真装置.  相似文献   

16.
美国研究陶式反坦克弹/“尾刺”的替换工艺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正在开发陶式,尾刺和“狱火”激光制导导弹的共用替换工艺技术,或者将这种工艺组合到这些导弹的改进型号中。训练和作战司令部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联合为建议的共用先进武器系统(JAWS)起草了一份任务...  相似文献   

17.
美国陆军的弹道导弹防御先进技术中心正在用一种新的命中杀伤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这种导弹利用弹上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截获和瞄准大气层内的核再入飞行器。这种新的小型雷达寻的拦截导弹以超音速飞行,没有战斗部,而用接近速度的动能摧毁目标。这种小型、灵活的寻的拦截导弹由弹载雷达制导,用100多个小型固态火箭发动机操纵。 LTV航空航天公司是这个小型雷达寻  相似文献   

18.
美国研究陶式反坦克弹/“尾刺”的替换工艺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正在开发陶式,“尾刺”和“狱火”激光制导导弹的共用替换工艺技术,或将这种工艺组合到这些导弹的改进型号中。训练和作战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已联合为建议的共用先进武器系统(JAWS)起草了一份任务报告...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电子对抗技术愈来愈成熟,雷达跟踪系统变得愈来愈无能为力。科学家们期望将远距离雷达的捕获能力与激光的高强度髙信息率反射能量相结合,从而提高现有的弹道导弹跟踪系统的能力。卡尔斯潘公司接受了美国陆军弹道导弹防卫司令部的392981美元的合同正研制这样一种系统。他们的工作主要包括系统以及有关分系统的概念性设计。同时,该司令部的先进技术中心也在从事独立的研究项目,以确定这种系统所需的激光器的特性,确定典型的目标反射激光的情况,以及研究检测和翻译这种反射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地地导弹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功能、原理及分布式仿真方法,并根据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组成特点搭建了分布式仿真回路,回路由嵌入式计算机和现场总线组成。仿真回路包含5个结点,结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导弹姿态控制系统分布式仿真试验,对导弹整个主动段的飞行姿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导弹在整个主动段的飞行运动是稳定的。试验也验证了数据在总线上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