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露是一种传统的海鲜调味料,在我国以及亚洲各国已有长期的生产历史,它以低值鱼、虾为主要原料酿造而成。鱼露的营养丰富,呈味复杂,但长期以来以传统天然生产方式为主,生产周期长,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酶解HAP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高档调味品和汤料生产,生产周期短,易于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本文将简述鱼露及酶解HAP生产、研究的现状,并对酶解HAP应用于鱼露生产工艺改进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罗非鱼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加工传统产品鱼露,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加工时间。方法:采用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E1)、风味酶(E2)酶解罗非鱼蛋白,制取富含多肽的酶解物;并以酶解物为基本原料制备调味品鱼露。通过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其抗氧化作用。结果:采用生物酶解技术生产罗非鱼鱼露,产品色泽好,风味浓,营养高,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结论:与传统技术生产鱼露比较,生产时间短,工艺条件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该研究为罗非鱼到深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鲫鱼为原料,利用蛋白酶解技术制取富含多肽的酶解物,并以酶解物为基本原料制备调味品鱼露。通过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作用,研究其降胆固醇的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时间5.40h,加酶量109.67U/mL,温度40.23℃,此时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53.129±0.670%,与预测值54.617±0.240%相吻合。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鱼露风味佳、营养高,且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活性。  相似文献   

4.
盐渍鱼酶解制备鱼露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Alcalase2.4L和Papain双酶分步酶解盐渍鱼酶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酶解鲜鱼和半年盐渍鱼制备鱼露,运用感官分析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法对其风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lcalase2.4L、Papain双酶分步酶解盐渍鱼酶解效果较好,先加Papain6h后再加Alcalase2.4L效果较好,但鲜味氨基酸的比例不如先加Alcalase2.4L后加Papain高;与鲜鱼酶解鱼露相比,虽然盐渍鱼使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有所降低,但盐渍鱼酶解鱼露的风味较好,较接近传统鱼露的风味,且含有挥发性酸类,但具有鱼露特征香味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没有检出,说明需进一步发酵才能达到传统成熟鱼露的风味。  相似文献   

5.
鱼露快速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论文提出了通过前期高盐酶解、中期加曲自然发酵、后期高盐保温的分段式鱼露快速发酵工艺,并着重研究酶解在分段式快速发酵工艺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式快速发酵工艺,不仅其总可溶性氮、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增长较快,发酵15d时其含量已超过国家一级鱼露标准,经后期高盐保温后其风味、体态、颜色均较好。前期酶解采用先加Alcalase2.4L蛋白酶再加Papain蛋白酶经分段式发酵后取得最佳风味。采用本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使鱼露发酵时间从三年缩短为一年。  相似文献   

6.
采用酸性蛋白酶水解斑点叉尾鮰内脏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为45.228℃,pH值为4.038,水解时间为6.621 h,轰物浓度为5.576%时,水解度(DH)能达到最大值18.013%,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中诱食性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鱼露的加工制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传承传统工艺,该文介绍了鱼露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主要是原料的选择、腌制、发酵酶解、过滤、浸提和调配等,并提出了鱼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从鱼露中筛选出高产蛋白菌株,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产蛋白酶菌所产蛋白酶的酶活力的影响,以得到蛋白酶菌产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采用酪蛋白溶解圈法,从鱼露中筛选出活性较大的蛋白酶菌,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该菌产蛋白酶的最佳发酵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鱼露中产蛋白酶菌最佳产酶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添加量为1%,氮源为牛肉膏,温度为37℃,p H值为8,蛋白酶的酶活为(36.6±2.1)U/m L。  相似文献   

9.
运用模糊数学及层次分析法理论对鱼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定义了鱼露的感官评价、氨基氮、总氮、比重、T- VBN、食盐、红色指数和总酸度的单因素隶属函数 ,这些指标在鱼露总体评价中的权重 W分别为 0 .355571 ,0 .1 8872 6,0 .1 0 668,0 .0 5390 36,0 .0 97370 3,0 .0 633789,0 .0 61 1 0 88,0 .0 732 61 2 ,模糊变换后可得到各鱼露的隶属度即综合评价结果能更全面地反映鱼露综合质量。以鱼露氨基酸生成率及鱼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做为 L9(34) 正交试验的指标确定鱼露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温度对氨基酸生成率有一定影响 ,对鱼露综合质量的影响极显著 ;加盐量对氨基酸生成率有显著影响、对鱼露综合质量有极显著影响 ,且随着加盐量减少 ,氨基酸生成率和鱼露综合质量都明显增加 ;加曲量对氨基酸生成率及鱼露综合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氨基酸生成率最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 35℃、加盐量 1 0 % ;鱼露综合质量最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 45℃、加盐量 1 0 % ;最后 ,确定鱼露的速酿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 45℃、加盐量 1 0 %、加曲量为 40 %。  相似文献   

10.
对斑点叉尾鮰鱼头和鱼头酶解物干燥粉的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鱼头和鱼头酶解物中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相对于新鲜的斑点叉尾鮰鱼头,鱼头酶解物中的风味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含量都更高。斑点叉尾鮰鱼头酶解物中含有对风味贡献比较大的钾、钙、钠、镁等无机元素,而有害的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对新鲜的斑点叉尾鮰鱼头、鱼头酶解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鱼头在酶解时产生了大量风味物质。在斑点叉尾鮰鱼头酶解物检测发现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呈现风味的主要成分之一杂环类化合物含量达到85.09%,使得鱼头酶解物干燥粉具有远高于新鲜鱼头的浓郁鱼香味。此实验结论可为斑点叉尾鮰鱼头的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