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走向新建筑     
李丹 《中州建设》2008,(19):80-80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发行的《走向新建筑》,作者是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相似文献   

2.
走向新建筑     
转眼间《新建筑》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来,伴随着国家的发展,《新建筑》可谓在徘徊与求索、艰辛与荣耀中度过,在见证着我国建筑界走过的脚步之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且影响力日益深远。回想《新建筑》起步的岁月.它宛如一束春枝,散发着清香,透着新绿……  相似文献   

3.
走向新建筑     
<正>走向新建筑——这五字标题,在建筑学界人尽皆知,皆因柯布西耶那本影响极大的著作《走向新建筑》。至2013年秋,此书出版90周年之际,《新建筑》杂志在武汉组织了创刊30年纪念会暨"走向新建筑"学术论坛。《新建筑》杂志以此为旗帜设坛开讲,不仅因其与"新建筑"之名的契合,更是希望引发对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建筑之"新"路的关注,既有对现代建筑史的回眸,也有对新建筑未来走向的前瞻。还记得1987年,其时恰逢勒·柯布西耶百年诞辰,《新建筑》杂志社首次以"走向新建筑"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论坛。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二元对立意识形态尚存的背景下,纪念一位西方建筑大师无疑具有突破性意义。那次论坛聚集了中外一批年富力强的建筑学者和一线建筑师,如戴复东、罗小未、陈志华、邹德侬、黄康宇、黄兰谷、布正伟、向欣然、项秉仁等  相似文献   

4.
陈荣华 《四川建筑》2003,23(Z1):67-69
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走向谈到建构全方位开放的新地域建筑系统的必要性.并指出当今建筑与城市的建设已成为一个多角色参与连续决策的过程,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协作、长期努力,以及当前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段良骥 《华中建筑》2007,25(1):131-133
在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过渡的当今之世,时代建筑正由经典现代建筑走向生态化、智能化和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新现代建筑.我们应关注新现代建筑的中国效应,积极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式新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6.
羊恂 《四川建筑》2003,23(2):29-30
从分析建筑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入手,总结了中国近年来优秀的建筑作品中的象征性表现的不同类型和手法,试图从中深入理解建筑创作的本质,以期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筑文化中反映的象征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羊恂 《华中建筑》2003,21(2):10-12
当活跃的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分析建筑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入手.总结了中国近年来优秀的建筑作品中的象征性表现的不同类型和手法,试图从中舔入理解建筑刮作的本质,以期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民族建筑是我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遗产种类之一,它反映民族、地区、时代的特点和生活理念,因注重伦理和礼乐而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它不仅是民俗生活的场所,也是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近年来,对其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民族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之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云南省沙溪古镇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畅 《山西建筑》2012,(30):39-40
通过分析丹下建三,安藤忠雄,矶崎新三位日本建筑师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及创作思想,探讨了日本建筑作品中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延续经验,对中国建筑的理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建筑文化之走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先觉  葛明 《华中建筑》1998,16(4):25-27
当代世界建筑文化是在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的共生与交融中得到发展的,它反映了技术、理论、场所、环境对建筑文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引言──一位哲学教授的提问在党校学习期间,给我们上哲学课的一位教授听说我是政府官负,搞过设计、教过书又是做过设计院的院长,表现出极人的兴趣。开口便给我提出了一串十分尖锐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设计不出像重庆人民大礼堂那样好的建筑?","重庆的新建筑,现代建筑哪一个是标志性的?","重庆为什么就不能建悉尼歌剧院那样美的建筑?","重庆建筑的特色是什么?"。教授虽然不是学建筑专业的,实话讲,问得相当专业,问得相当深刻。我这个自认为还有点专业训练和工作经验的人竟然顿感语塞。近年,又一位来渝讲学的专家型官员,讲到他…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民族特征的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只有站在传统哲学思想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与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14.
15.
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将从"工业-资本"文明进化到"虚拟-智能"文明,而"虚境"则是未来"虚拟-智能"文明的主要"生产-消费"对象。虚境是一种未来商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类生命体"。虚境世界的主要原理,是将虚拟现实(VR/AR/MR)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使虚拟的可视化幻像获得某种生命特征。虚境与真实世界的物质形态相互交融和重叠,形成拼贴的未来空间场景。虚境的生产和消费,将会彻底影响未来城市和建筑空间的建构逻辑和呈现形态。虚境建筑已依稀表现出一系列未来性特征,诸如:宅、茧、泡、点、线、面、体、屏、膜、晶、管、舱等,以及微空穴、空腔壁、纤维丛、生长体、移动体、感应体、降解体等。虚境美学或将成为一种新的建筑美学标准,由此,未来的一连串"新建筑"革命,也将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6.
傅刚 《百年建筑》2006,(5):26-27
创新、创意,创新思维,创意产业、创新型社会.诸如此类一笸箩近义词.我还用不熟练的,但它们最近很时髦。  相似文献   

17.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坚实稳步地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回首十五年的征途轨迹,聚集着中华民族众多的专家、学者、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研究、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事业中潜心、执着、不辞辛苦、默默耕耘,获得了累累硕硕果。60期《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是宝...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16,(6)
正重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1请谈谈米凹之意,以及米凹的设计理念、工作方法。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兼具象形和拟声两个特点。米凹这个名字我们很喜欢。在这两个汉字里,米从形状上可以看作是向着不同的几个方向打开,凹像个小房子,寓意工作室将创造更多开放的建筑。米凹发音叉像是小猫的叫声,可以说比较可爱吧,而且工作室的同事们也都喜欢猫。象形、拟声两个角度是在米凹这个名字生成时的考虑,同时表达了工作室的态度和爱好,而汉字表  相似文献   

19.
1、历经磨难的传统建筑之路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比是世界原生型建筑文化之一,以其优美的造型和鲜明的特色而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对于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本应取其精华、继承创新,更好地为祖国的现代代建设服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百年来的历史并没给中国的建筑师们留下多少探索的时间和机会。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大船大炮打开了满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随着外来资本的输入,西洋文化也大量涌入中国,同时也造成了洋式建筑的大量泛滥和城市建设的畸形发展。西洋文化的入侵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从而导致了一些仿古建筑和中西结合建筑的出现。时过不久,爆发了抗日战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国家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5年12月,国家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前者是中央对我国城镇化全局的大战略和总布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两个最高级别的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要从文化的高度认识民族建筑的重要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并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