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泥浮选中抑制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选煤厂煤泥浮选精煤灰分高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浮选试验,研究了浮选流程、抑制剂等工艺条件对浮选精煤灰分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浮选效果、降低浮选精煤灰份的可行性方案。采用粗选、一次精选的浮选流程,在精选过程中添加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可使精煤灰分从12.10%降低到9.87%,明显改善和提高了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1):300-302
以临涣选煤厂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浮选入料的粒度分析、密度分析,现场精煤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高灰细泥污染是影响精煤质量的主要因素。接着进行煤样的分步释放试验、现场尾矿的扫选试验、煤样的精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精选,减轻了高灰细泥对精煤的污染,并提高了粗颗粒精煤的回收。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粗煤泥高灰细泥含量高,导致粗精煤产品灰分偏高,从而引起重介精煤"背灰"严重的难题,提出采用叠层高频振动细筛用于粗精煤分选回收工艺进行脱泥降灰。应用结果表明:叠层高频振动细筛用于七星选煤厂粗精煤的脱泥可有效降低粗精煤灰分。  相似文献   

4.
对滨湖选煤厂入浮煤泥进行了筛分试验、单元浮选试验、煤泥分步释放试验和实验室浮选柱浮选试验,分析了入浮煤泥的粒度组成,探索了药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评定了煤泥的可浮性,并在相同药剂用量条件下比较了浮选机与浮选柱的分选效果。结果表明:当要求精煤灰分为8.0%时,滨湖选煤厂入浮煤泥为中等可浮;在捕收剂用量为600 g/t,起泡剂用量为600 g/t时,浮选机分选效果最佳;在相同灰分等级条件下,浮选柱比浮选机分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杨海昌 《煤炭工程》2020,52(2):131-135
对于高灰细粒难浮煤泥,采用一次浮选工艺往往会由于高灰细泥的污染导致精煤的产率和灰分难以兼顾。分步释放试验的结果表明,精选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难浮煤泥的精煤产率。根据浮选速度试验的结果,随着浮选的进行,泡沫产品的灰分逐渐升高,各产品中高灰颗粒的含量也逐渐升高。以上试验结果为部分精煤再浮工艺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对部分精煤再浮工艺的浮选效果展开了试验研究,并创新性地使用二次加药制度对其强化,得到了精煤灰分10.86%,精煤产率61.30%的浮选效果,相比一次浮选工艺,其浮选完善指标提高了9.48%。  相似文献   

6.
王尧 《江西煤炭科技》2022,(1):242-244+248
针对东曲矿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过高、产品不稳定的问题,浮选试验采用现场浮选入料、调节浮选参数与现场一致,通过改变抑制剂种类、用量进行浮选试验,并且将浮选尾煤进行接触角、红外光谱表征;表征结果说明抑制剂的添加能够增强浮选尾煤亲水性,浮选试验结果说明最佳药剂制度为:以单宁酸为抑制剂,药剂用量为500 g/t时,浮选精煤灰分降低至9.21%,产率为58%。  相似文献   

7.
六偏磷酸钠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探索了添加抑制剂六偏磷酸钠前后的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为2 kg/t时,精煤灰分可以降到10.73%左右,满足了生产要求,同时,精煤产率略微下降,但浮选完善指标和可燃体回收率均有所增加。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六偏磷酸钠的抑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的加入,会增强煤粒间的阻隔作用,使得煤粒处于分散状态,提高煤中高灰成分的亲水性,从而抑制煤中高灰物质随精煤浮出,达到降低浮选精煤灰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有机抑制剂在铜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有机抑制剂在铜浮选中的作用,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在保证较高铜回收率的情况下,使铜品位提高近10%。  相似文献   

9.
许多硫化矿常与滑石等镁硅酸盐矿物共存,滑石因其良好的可浮性影响硫化矿浮选分离,影响硫化矿选矿综合指标,对于这类硫化矿常通过抑制滑石实现二者的浮选分离,故对滑石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滑石抑制剂研究进展,滑石抑制剂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无机抑制剂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等在硫化矿浮选中被广泛应用,其抑制机理主要为水解后形成的物质吸附于滑石表面,从而使得滑石亲水;高分子有机抑制剂如CMC、古尔胶等对滑石抑制能力较强,选择性较好,此类药剂主要是通过羟基、羧基与滑石形成氢键、化学键,使滑石亲水,实现硫化矿与滑石的浮选分离。采用有效的高分子抑制剂是今后实现滑石与硫化矿浮选分离的主要方向,而高分子抑制剂中-OH与-COOH是抑制滑石的主要官能团,这为滑石抑制剂的改性、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钛铁矿的浮选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但对浮选药剂的研究多集中在捕收剂上,对抑制剂的研究相对较少。常用抑制剂有水玻璃、羧甲基纤维素和草酸等。本研究对比了多种抑制剂在钛铁矿浮选中对脉石的抑制效果以及对钛铁矿的分选性,并进行了系统的单矿物试验,最终证明对钛铁矿浮选而言,羧甲基纤维素是现有抑制剂中最为有效的,同时对羧甲基纤维素的抑制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竞争吸附很有可能是羧甲基纤维素在钛铁矿浮选中对脉石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介耗,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赵各庄矿选煤厂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通过减少产品带介,加强磁选机回收效果,减少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加强介质入厂检验力度,改进介质添加方式,加强管路及分选设备的检修等措施,使该厂平均介耗由原来的5.59 kg/t降低至2.01 kg/t,极大地降低了选煤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武口洗煤厂本部入浮煤泥含量增大、细泥含量高的状况,分析了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浮选系统的工艺优化方案,并预测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泥卸料系统堆煤能力有限、场地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计算分析与研究,对卸料系统实施了改造,将卸料口直接落地改造成了方向可调的溜槽式卸料,最终实现了溜槽旋转卸料、分三个方向的270°储煤,既增加了煤泥储量,又充分利用了场地,达到了减少清理次数、保护环境、增加场地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倪超  谢广元  李彪  刘博  彭耀丽  董玉蛟 《煤炭学报》2014,39(12):2513-2518
为降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处理高灰细泥含量大煤泥的精煤灰分,构建了强化重力沉降作用、沉降物单独回收的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精煤灰分、产率及浮选完善指标的影响,并与最优工艺参数的FCM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FCMC相比,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的S-FCMC精煤灰分降低1.17%,尾煤灰分提高10.79%,精煤主导粒级(0.045mm粒级)灰分降低2.48%,0.074 mm粒级产率基本相当;沉降物中0.045 mm粒级占本级产率50%,灰分58.16%。S-FCMC通过强化浮选过程中高灰细泥的重力沉降脱除,有效减少高灰细泥对精煤的污染,降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潘一矿选煤厂浮选入料中细泥含量高、灰分高的问题,采用浮选入料脱泥池对其进行选前脱泥。介绍了浮选入料脱泥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对其底流量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脱泥池底流细泥产率与分选完善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底流中细泥产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分选完善指标就增加0.73个百分点;脱泥池入料灰分较低时,将底流流量控制在400 m3/h左右是合理的,当入料灰分在>40%时,更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6.
杜振宝  刘金明 《选煤技术》2012,(5):56-57,62
针对大明煤矿选煤厂煤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封闭除尘、雾化除尘、机械除尘等手段配合使用能有效降低煤尘污染,清除安全隐患,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针对老石旦选煤厂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浮选药剂乳化装置及浮选工艺参数自动控制系统对其进行了改造,并确定了合理的加药方式及多点加药的添加点,从而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达到了降低药耗,提高精煤产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王楼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对该厂煤泥进行了粒度分析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中高灰细泥含量高,影响浮选效果;在相同药剂制度下,浮选柱在降低精煤灰分和提高精煤产率方面优势明显。经预测,该厂浮选系统改造后每年可增加毛利润5 00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同位素放射线穿过煤浆时强度的衰减规律,用3种不同的射源,研制了煤浆测灰仪。以上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多流测灰系统,用于测量多种煤浆的灰分。借助多流测灰系统测得的灰分,设计了浮选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结合了按入料中干煤泥量加药和按浮选精灰分加药的原理,运用模糊控制技术,通过调整浮选药剂添加量,实现浮选过程的反馈控制。经生产使用表明,煤浆测灰仪的性能指标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同时浮选过程实现闭环控制后,提高了浮选精煤的回收率,也降低了药剂耗量。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平朔二号井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药剂消耗量大的问题,采用新型高效絮凝剂及其复配药剂进行煤泥水沉降试验,并对该厂煤泥水药剂制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凝聚剂PTDN2140和絮凝剂PTDX1220配合使用,先加PTDN2140、后加PTDX1220,且其用量分别为187、2.5 g/t时,煤泥水沉降和澄清效果最好。凝聚剂和絮凝剂药剂用量和加药顺序的确定,为该选煤厂煤泥水的有效沉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