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沙曲选煤厂原煤分级筛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沙曲选煤厂实际及原煤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换原煤分级筛筛板及加大筛下溜槽底板倾角等措施,提高了筛分效率,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05.5万元,满足了选煤厂正常生产,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潘北煤矿选煤厂原煤系统的工艺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潘北煤矿选煤厂原煤系统工艺灵活性差、故障率高的问题,通过对运输刮板、矸石溜槽、动筛透筛物转载环节进行改造,大大提高了原煤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增加了选煤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原煤转载系统设计考虑不足导致影响生产和末煤系统磨损严重的问题,通过采取加装分支溜槽、分流液压闸板以及增设一套小型液压站的措施,实现了不拆卸筛板即可达到转载和半自动控制的目的,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云南省小龙潭矿务局布沼坝露天矿原煤生产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原煤生产系统技术改造的方案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配煤技术在陈四楼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解决永煤公司陈四楼选煤厂实际生产中末原煤配煤不均、操作频繁等问题,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和配煤过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改造配煤溜槽和利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配煤的均质化及自动化的方法.对该措施实施前后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法不但提高了商品煤生产质量的准确度,而且确保了商品煤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刘俊 《东北煤炭技术》1998,(2):53-56,59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区原煤生产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矿区原煤生产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进行了实例的模拟研究工作。该模型可对矿区未来若干年(5 ̄15年或更长期_的原煤生产状况进行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原煤中大块物料对选煤厂高产高效生产的制约,在原有厂房结构的基础上,唐山矿选煤厂采用动筛跳汰机排矸系统代替原选择性破碎工序来处理原煤中的大块物料,从原煤煤质、特性以及组成等方面探讨了动筛跳汰机排矸工艺的可行性。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动筛优化原煤准备系统有效改善了入选原煤的可选性,大量矸石提前排放减少了进入选煤系统的入选原煤总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矿井生产能力提升造成的洗煤处理能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力  吕亭亭 《煤矿机械》2012,33(10):243-245
针对小康矿原煤生产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设计了一套以PLC与Wincc为控制核心的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通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除了能够实时监测与控制原煤生产车间各台设备,还有操作记录、运行记录、报表打印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原煤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临涣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及可选性波动较大,原有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出现入料粒度上限小,原煤含矸量高时排矸能力不足、重悬浮液入口压力高、功耗高等问题,改用新型原煤重介质旋流器后,>0.5 mm各粒级和综合级的精煤产品的可能偏差均小于0.05 kg/L,数量效率均超过了98%,表明原煤得到了高效分选;0.5~0.25 mm粒级可能偏差为0.097 kg/L,旋流器的分选下限已达到0.25 mm;吨煤电耗仅为0.96 kWh,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提高了系统处理量,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粒度,提高了排矸能力,减轻了原煤准备环节的压力,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降低了悬浮液入料压力,减少了设备和管道的磨损,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马脊梁选煤厂原煤给料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储煤场缓冲后进入选煤厂,一旦推煤机和堆取料机出现问题,将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文章针对此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马脊梁选煤厂原煤入料方式进行改造,以期望能在生产上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开滦集团林西矿业有限公司选煤厂(简称林西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厂生产现状,对受煤坑给煤机、203原煤筛筛下溜槽、破碎机进行了技术改造。此次技术改造既保证了原煤入选量,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达到了保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雷  李成翌 《选煤技术》2012,(2):49-51,58
针对渡市选煤厂介耗较高,影响精煤产品质量和产率的情况,对原煤脱泥、精煤脱介、磁选介质回收、精煤泥脱介等子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介质消耗,并且提高了精煤产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济三煤矿选煤厂原煤灰分高、细泥含量高、易泥化的问题,进行了选前脱泥技术改造,工业生产结果表明,煤泥分选系统改造后有效解决了该厂煤泥回收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鲍店煤矿选煤厂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系统配料方式、重介系统润湿空间、精煤弧形筛翻转和固定方式进行了改造和优化,有效提高了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李梅 《选煤技术》2012,(6):82-85
随着霍州煤电集团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及矿井生产能力的加大,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集团公司决定对李雅庄矿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原煤处理能力。技术改造完成后李雅庄矿选煤厂生产能力将达到3.30 Mt/a,>50 mm粒级原煤采用重介浅槽预先排矸,50~0.3mm粒级原煤采用双给介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经初步估算,改造后该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梁家煤矿主井地面生产系统原煤生产流程的研究,设计并改造有关溜槽结构,增加溜槽翻版机构及合理控制设备的开停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停风选且不影响生产或煤质好不风选"及"出现故障正常风选"的问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宁建军 《选煤技术》2012,(6):86-87,90
唐山矿业分公司选煤厂自2006年技术改造后,电耗指标一直居高不下,给降低生产成本带来巨大压力。针对此问题,该选煤厂通过增加处理量、优化煤泥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应用节能设备等,大幅降低了电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煤化工用煤技术标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系统地研究制定煤化工用煤的技术标准用以指导和规范我国的煤化工用煤.完善的煤化工用煤技术标准应包括基础、煤炭资源评价、用煤技术条件和用煤管理等4类.目前<煤化工用煤技术导则>规定了各种煤化工用原料煤的煤类、品种和煤质以及煤化工用煤对资源储量、优化配置和合理规划的要求,包括对优质稀缺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高硫分或较高灰分煤炭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而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急需管理方面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对合理确定原煤经济生产量和保险储备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利益最大原则,利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的实际情况,研究建立了市场竞争条件下确定煤炭企业原煤经济生产量和保险储备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为煤炭企业实现以销定产,减少产品积压损失,不断提高经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0.
统计了全国各省(区)到2009年底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及其硫分,研究分析了各省(区)原煤产量、商品煤供应量变化及硫分分布特点,提出了限制高硫煤开采及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