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次喷射技术和DOE设计技术开发了WP12国Ⅳ发动机。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了NOx、PM与燃油经济性三者的折衷关系,研究了预喷变量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多次喷射策略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燃烧噪声、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采用DOE设计技术能更准确地得到最佳多次喷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首先以某一国Ⅲ柴油机为样机,增加结构优化后的废气再循环(EGR)系统,在未装备后处理装置前提下进行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和欧洲瞬态测试循环(ETC)测试;然后在实验台架上对加装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和微粒氧化催化转化器(POC)后处理装置前后的柴油机进行ESC测试。实验结果表明,EGR系统和DOC+POC后处理同时使用才能有效降低NOx和颗粒物(PM)的排放,达到柴油机国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模拟广州交通领域未来的能耗及CO、HC、NOx、PM2.5、SO2等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广州交通领域的节能及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综合情景下,到2035年,广州交通领域将较基准情景节能23.06%,CO、HC、NOx、PM2.5、SO2分别减...  相似文献   

4.
采用VNT/EGR和DOC降低柴油机排放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采用基于可变喷嘴环涡轮增压器(VNT)的废气再循环(EGR)系统(VNT/EGR)和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降低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VNT开度可以有效实现EGR循环和控制EGR率,显著降低NOx排放,并且在一定EGR率范围内对烟度影响较小。提高喷射压力可以较明显改善NOx和烟度的折衷关系,采用合理的后喷参数能够在不明显影响经济性和NOx排放的前提下显著降低烟度。对燃烧室进行降低压缩比的合理设计也可以明显改善NOx和烟度的折衷关系。在燃烧系统优化的基础上,最终加装DOC的ESC循环排放测试结果满足了国Ⅳ要求,其中PM为0.0191g/(kW·h),NOx为2.88g/(kW·h),HC和CO排放远低于国Ⅳ限值。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油机在节能和降低CO2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如何在不牺牲经济性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以满足未来愈来愈严的排放法规,是柴油机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在分析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回顾了柴油机PM和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综述了不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总结了PM和NOx控制的整合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AVL全流采样(CVS)发动机台架上,对2台国V柴油机进行了ESC、ETC测试循环,并利用FTIR气体分析仪对非常规气体排放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不同技术路线(增压中冷+共轨+EGR+DOC+DPF和增压中冷+共轨+SCR)发动机的NO2、SO2、NH3、HCHO和NOx排放,对它们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还分析了两种路线的CO2排放和油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DOC+DPF可以使NOx中NO2的比例升高,ESC循环达到了24.3%;两种路线都可以使车用柴油机满足国V排放标准要求,但前者THC、CO、HCHO、NH3排放明显低于后者,后者NO2排放及NO2在NOx排放中的比例明显低于前者。SCR路线在油耗和CO2排放方面相对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匹配N1类整车的国Ⅳ排放开发过程中,对轻型柴油机的标定策略和燃油控制参数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试验证明,在轻型整车欧洲模式循环工况(NEDC)下,采用低温燃烧的标定策略,可以抑制柴油机排气中的NOx和颗粒(PM)含量,满足N1类整车国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汽车柴油机已成为发展趋势,但柴油机NOx和颗粒(PM)的高排放成为制约柴油车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机动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降低NOx和颗粒的排放成为现阶段柴油机汽车的主要研究课题。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是现今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颗粒捕集器(DPF)可以有效的降低尾气中颗粒的排放。本文介绍了EGR技术和DPF技术的原理、特点,对不同工况下EGR对NOx排放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不同工况下颗粒捕集器的再生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EGR率和颗粒再生效率才能同时降低柴油机NOx和PM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满足欧Ⅳ/Ⅴ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车用柴油机的欧Ⅳ/Ⅴ排放法规出发,指出满足该法规必须采取排放后处理装置,介绍了用以处理NOx排放的稀NOx吸附器(LNT)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及控制颗粒物(PM)排放的氧化催化器(DOC)和PM过滤器(DPF),分析了这些后处理装置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并认为今后的后处理装置的发展趋势是不同后处理装置的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天然气发动机在采用机内净化措施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排放,满足未来的排放法规,试验研究了3种稀释方式(空气稀释、当量燃烧+EGR稀释、空气与EGR双重稀释)对稀燃天然气发动机控制NOx排放潜力的影响,并考察了燃烧边界条件的改变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燃烧边界条件优化,3种稀释方式均能使发动机NOx排放满足国-Ⅳ及国-Ⅴ排放标准,在同等NOx排放前提下,对其经济性而言,双重稀释方式优于空气稀释方式,空气稀释方式优于当量燃烧+EGR稀释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