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底,在数码印刷领域打拼多年的胡艳华瞄准了"个性化印刷"这一细分市场,并开始尝试网络平台上的业务开发。"当时,武汉几乎还没有真正从事个性化网络印刷的企业。"2012年,他所执掌的武汉印易得数码印刷有限公司即将迎来5岁生日。"在个性化网络印刷的道路上,印易得始终会扮演探路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3.
提起网络印刷,相信大家已不陌生,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印刷和相关的解决方案受到越来越多印刷企业的关注。什么是网络印刷解决方案?在笔者看来,网络印刷解决方案是服务器支持的、包括必要的商业过程在内的、在线生成个性化印刷文件的系统。其重点在于动态地生成印刷原稿,或使已有的原稿个性化,并考虑到后期的支付流程,其核心是实现印刷服务的网络化交易。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步向“网络化”、“个性化”转变。就影像市场而言,消费者为满足自我、彰显个性,开始尝试将数码照片做成个性化产品。这种“个性”需求的兴起,催生了个性化印刷市场。台历、挂历、照片书、贺卡、马克杯、鼠标垫等产品,只要是印上个性化图案的产品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这些无不预示着个性化印刷市场的诱人前景。什么是个性化印刷?我们先界定一个概念:什么是个性化印刷?这里所说的个性化印刷主要针对个人影像市场而言。它是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印刷技术,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将影像、图案、文字等内容装帧成书、成册的一种印刷模式。无论在作品设计、网络接单、订单生产,还是在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它都明显有别于传统印刷。个性化印刷在几年前恐怕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但如今看来已经相当普遍。在我国,个性化印刷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这是由个性化印刷的市场特性决定的。从技术上来说,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成熟,为短版、个性化印刷提供了技术保障。从市场来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技术能像通过互联网进行模板化印刷,被人们称为"网络印刷"的技术那样,给印刷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基于网络的工作方式刚刚成形。 相似文献
6.
7.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电子出版物逐渐成为网络阅读时代的新宠。由于网络电子出版物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使得读者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满足快节奏时代下的信息获取需求,更符合当今人们的阅读习惯,所以倍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由于网络的交互性、普及性,加之网络出版传播方式的转变,读者由传统出版时代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网络出版时代的主动参与者,将自身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融入到网络出版的过程中,使得出版成为一种个性化出版,网络出版也因此成为一种个性化的出版方式。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数字印刷的发展势头不可逆转,而更多人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使用好设备,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获得更多业务与利润。数字印刷的先行者们是如何突破这些难关的?记者陆续走访了桐城蓝天数码影像、天津好彩、时美数码、深圳国彩、厦门山形、厦门青友、样板王、北京良图、南京精艺、天成印务这10家企业,探访他们面对市场变化不断施展财智的成功故事。 相似文献
12.
13.
<正>数码印刷技术于1993年诞生,在2005年以前,数码印刷技术一直凭借着短版、可变、快速和个性化的特点,占据着可变数据打印业务、政府文印业务以及个性化印刷市场。2005年以后,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始逐渐深入到短版印刷、出版印刷和包装印刷市场。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印刷业倍感压力,也促使印刷行业数码转型进程增速。 相似文献
14.
逐年下降的印刷工价、日益高企的生产成本严重挤压着传统出版印刷企业原本就已十分逼仄的生存空间。而2010年电子书的汹汹来势更是让印刷业界深感焦虑:传统出版印刷行业走向末落已成定局了吗?尤其是对中小型出版印刷企业来说,他们既不具备大型传统出版印刷企业那样规模制胜的实力,又普遍面临资金、技术短缺的压力。中小型出版印刷企业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吗?图书印刷市场中到底还有没有中小型出版印刷企业也可涉足的经营蓝海? 相似文献
15.
16.
生物学中通常把生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演变过程称为"进化"。尽管在印刷业诞生的"按需出版"不属于生物的范围,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成长、变化和发展的"进化"历程。回顾整个历程,按需出版的起源、发展和未来都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Artik公司是一家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印刷企业,成立于1985年,拥有员工18人,年产值为2500万美元,主要产品包括采用丝网印刷和数字印刷方式印制的个性化T恤、棒球帽、钢笔、钥匙扣、鼠标垫、高尔夫球以及包括年历、明信片、请柬、信封等在内的纸制品。Artik公司的创始人Rafael Danan和Saul Nir分别拥有计算机和经济学学位,他们希望发挥各自的特长,借助网络来做生意。于是,他们在1993年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nfoTrends公司上月做了一场在线研讨会,以美国图书市场的变迁为主轴,讨论数码喷墨印刷是如何介入图书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主持人说他4年前对图书出版的3项预测为:内容是王,出版是服务而非产品,大量图书生产的时代即将结束。4年后的今天,这些都得到了证实,他现在又预测两项市场趋势:及时制作和按需印刷,随之图书出版的解译也会改变。全球各地的图书市场虽然未必遵循美国的趋势,却不失为重要的参考。图书出版市场的变迁,依时间的发展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