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中以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该机组在调试期间的启动过程,并对该机组在不同启动方式下机组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对比,选择最佳启动方式。同时,通过启动后机组的各项参数指标,优化机组在不同情况下的启动参数,为类似机组启动调试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汽轮机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技术研发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我国首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技术特点及运行情况,对未来二次再热汽轮机技术发展方向和典型机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节能减排,公司研制了超超临界高参数二次再热汽轮机组。文章主要介绍了公司660MW高参数二次再热汽轮机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机组技术继承性、安全可靠性、使用性,该机组也将成为国内首个660MW二次再热汽轮机组。  相似文献   

4.
二次再热系统比一次再热在机组效率和煤耗上优势明显,针对火力发电厂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介绍了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通过分析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进一步探讨了二次再热机组蒸汽参数选择、锅炉设计、汽轮机及热力系统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预估二次再热汽轮机转子在启动、停机过程中的热应力,推导了轴对称结构热固双向耦合计算模型。采用热固单、双向耦合模型和有限元法,计算了二次再热超超临界660 MW汽轮机超高压转子在冷态启动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对启动曲线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在冷态启动时双向耦合模型最大热应力值比单向模型计算值小4%,热冲击越大,两者计算值相差也越大,热固双向耦合模型比单向模型计算精度高,但计算时间长。采用优化后的启动曲线,转子最大热应力比原最大值降低了27%,实际机组运行也表明采用优化启动曲线,机组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6.
二次再热作为我国"700℃"和美国"AD76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研发的关键技术,而大型机组是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文中详细介绍了我国首个二次再热示范机组锅炉特点,包括总体布置、燃烧系统、点火稳燃系统、水冷壁、组合式高温受热面、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等系统,为掌握二次再热技术和类似机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次调频是汽轮机组控制系统快速响应回路的一个重要构成,是电网判定机组是否能安全、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对新型二次再热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在现场进行了充分的试验,能为同类型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二次中间再热机组相对一次再热机组经济性提高约1.5%.文章详细论述了东方66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热力设计特点,对促进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意义,为我国大容量燃煤机组发展提供了示范,为更高参数700℃等级燃煤电站的实现具有示范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二次再热机组的投运,评价二次再热汽轮机的经济性能否达到预期,引起各方关注。文章旨在对二次再热汽轮机热力性能评价方法进行初步探索。针对某二次再热汽轮机的技术特点,在制定试验测点的过程中,除了按照ASME标准进行常规测点的布置外,还根据机型特点加装了专门测点。为了便于对机组老化进行判断,需要在投产后进行焓降试验。在正式热力性能试验时,应调整调节阀开度、热力系统、主要参数尽量接近设计值。在对结果计算和修正时,需要注意轴封系统漏汽流量的测算方法以及一、二次再热压降的修正处理方法等。最终评价热耗率时,除了对缸效率偏差进行分析,还应考虑轴封漏汽流量偏差的影响。该性能评价方法适用于所有节流调节的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  相似文献   

10.
李传胜  聂鑫 《汽轮机技术》2015,57(3):181-184,240
为进一步提高二次再热机组的热效率,以某在建工程为例,根据二次再热机组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方案论证,给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回热系统高效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性价比是新一代700℃高超超临界汽轮机(HUSC)发展的关键。论述了与提高性价比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700℃高超超临界汽轮机的高温、高压、二次再热循环及热力系统优化等4大技术特征的性能得益进行分析。介绍了STP高超超临界汽轮机产品分两步发展的技术路线,首先开发配有620℃、大容量中压模块的1 260 MW机型以及35 MPa、660~1 350 MW的二次再热机型,可获取2%~5%的热耗得益;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镍基合金再将温度提高到700℃等级,获取另外5%的热耗得益。高超超临界汽轮机是下一阶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大型核电汽轮机高压缸的开发要求,采用耦合流动计算和共轭传热的数值方法研究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压缸的流热耦合,给出了高压缸排汽腔室和抽汽腔室流体域的流动特性、外缸和内缸固体部件的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抽汽腔室进口重量流量不均匀,靠近抽汽管道的进口质量流量整体偏高;双分流波整体内缸的表面强化与排汽腔室的对流换热承受了高压缸几乎全部的温差应力,因此外缸温度场比内缸的温度场相对要更加均匀。研究结果为研发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压缸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从多视角,特别是从电厂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总结了国内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热力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运行、改造方面的经验成果,提出了一些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对策和发展方向,指出超超临界汽轮机和机组存在很大的节能设计潜力,提出了超超临界机组可能达到的煤耗指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叶片的安全性需要,采用了目前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CFD和FEA计算理论与方法,以实际汽轮机叶片的热应力求解过程为例,从其CFD求解叶型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开始,说明了采用插值程序将CFD结果插值到有限元模型的过程以及该叶片在启动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求解方法。对汽轮机叶片的热应力分析规范提出了建议,该规范对汽轮机叶片与轮缘进行全面的强度分析和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进汽连接组件进行仿真,得到了该组件在工作环境下的温度场、应力场以及位移变化,并采用Bailey-Norton方程进行蠕变计算,根据蠕变计算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了密封效果和连接组件的运行可靠性,为汽轮机U型环密封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清辉 《热力透平》2014,(2):131-133
简要介绍了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汽轮机厂超超临界汽轮机中的多项可靠、先进的技术特点,通过介绍,说明该机组具有安全可靠、效率高、结构简约、运行灵活、易于维护等特点。这些技术为汽轮机今后的发展和更大容量机组结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胡磊瑛  郭千文 《热力透平》2015,(2):140-142,146
介绍了超超临界汽轮机在热态停机时发生抱轴事故的现场运行情况,通过分析故障工况下机组的动静间隙,得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轴封供汽参数未满足机组的运行要求,依此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对同类型机组的运行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海上漂浮式风机由于不受水深限制且便于运输安装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得以快速发展。文章针对海上漂浮式风机关键技术和工程案例进行综述分析,以向国内相关研究和工程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方法]  首先介绍了海上漂浮式风机发展背景及基本类型,再进一步,分别介绍其稳性校核技术、系泊与动态海缆技术、水动力特性、气动力特性、一体化计算、模型试验研究、建造与安装技术、工程挑战与案例,最后对浮式风电市场与拓展运用做了相关总结。  [结果]  通过对海上漂浮式风机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分析,理清了其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  文章综述了海上漂浮式风机各关键技术现状及相关工程运用案例,现阶段海上漂浮式风机依然面临不少技术挑战和行业发展困境,解决之道需从相关政策激励,技术攻关以及产业链的培育等,以多途径的方式降低浮式风电的工程造价成本,促进浮式风电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高温部件蠕变设计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超超临界汽轮机主汽门阀壳蠕变强度。本文表明超超临界汽轮机主汽门阀壳的设计是成功的,对汽轮机其它高温部件蠕变分析很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包锦华  李刚 《热力透平》2009,38(4):277-279
介绍了超超临界汽轮机保护系统的设计特点,从硬件配置、液压停机系统、保护信号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和引进型西屋机组保护系统进行了比较,以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引进型西门子机组的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