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要探讨了承钢2500m3高炉铁水增钒的途径及限制因素,重点阐述了铁水增钒冶炼实践及成效.认为努力提高入炉原料钒负荷和提高铁水含钒收得率,是铁水增钒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引进低钛高钒原料、优化原料结构、细化高炉操作等措施,在高炉炉役后期高产、低耗的情况下,实现日产量不低于6100t/d,连续3个月铁水[V]在0.24%以...  相似文献   

2.
随着承钢原燃料条件的改善、操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的引进,2013年10月份至今6号高炉生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焦比大幅度降低,铁损大幅下降,成本降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改善高炉操作指标,降低炼铁成本,承钢新2 500m^3高炉进行了操作优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伏明  李明 《炼铁》2003,22(Z1):10-13
对马钢2500m3高炉炉前技术进步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经验,一是加强对铁口的管理与维护,实现零间隔出铁,满足高炉强化需要;二是对渣铁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主沟通铁量.  相似文献   

5.
赵志宏  丁晖 《炼铁》2002,21(5):37-38
1 引言 马钢2500 m~3高炉自投产以来,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对铁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高炉强化冶炼的需要,我们在铁口维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对炉前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使炉前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其次,对炉前操作技术进行了改进。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提高了炉前的渣铁处理能力,在高炉利用系数达2.6的情况下,炉前事故率稳中有降。  相似文献   

6.
马钢2500m3高炉喷煤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新民  汪百友  干承  孙泉 《炼铁》2003,22(Z1):29-32
从制粉系统改造、喷吹系统改造以及高炉操作等方面,对马钢2500m3高炉喷煤技术的进步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7.
伏明  钟大鹏 《炼铁》2003,22(Z1):14-16
马钢2500m3高炉通过加强从原燃料的源头到原燃料入炉前槽下的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精料入炉,满足了高炉强化冶炼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朱建秋 《河北冶金》2013,(10):1-3,7
从热风炉能否提供高风温和高炉能否使用高风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制约承钢新3#高炉提高风温使用的因素.通过优化热风炉工作制度、改进热风炉燃烧器、调整高炉操作制度等措施,承钢高炉风温、煤比分别提高了7.1℃、6.6 kg/t,综合焦比降低了14.4 kg/t,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压差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出发,浅析了大型高炉如何通过优化上下部调剂和值班工长"操业"管理,实现高炉压差的合理控制,为高炉压差控制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伟  朱建秋 《河北冶金》2012,(10):35-37
介绍了承钢2 500 m3高炉顶燃式热风炉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热风炉利用效率提高的原因。通过对热风炉工作制度进行优化、改进热风炉燃烧器,进一步提高了热风炉的风温和煤气利用效率,使承钢高炉生产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长寿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炉钒钛矿冶炼中硅在铁水中的迁移行为规律和控制措施,介绍了承钢2 500 m3高炉钒钛矿低硅冶炼中硅平衡的测算和生铁含硅的主要来源。该高炉通过原燃料管理、调整操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使其冶炼钒钛磁铁矿时生铁中的硅含量大幅度降低,高炉生产做到了长周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2.
曹海 《河北冶金》2014,(1):35-37,45
马钢2#(2500m3)高炉在保持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为了降低炼铁成本,生产中实施降低焦比提高煤比攻关。通过分析原燃料质量对高炉生产的影响、摸索高炉操作炉型的变化和长期生产实践表明:抓好精料工作是搞好高炉顺行,降低焦比提高煤比的有效途径;上下部调剂相结合,优化炉内操作高炉顺行为基础;提高风温和富氧喷煤相结合是提高煤比的保障。2012年10月份起高炉煤比达到并稳定在160kg/t,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对1 500 m^3高炉大修前后的主要技术指标作了对比.通过原燃料优化、送风制度调整、装料制度调整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生产的“高效、优质、低耗、长寿、环保”目标,提出了高炉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的调剂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宣钢公司原燃料品质逐渐变差,仍要保持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效地采取了高炉强化冶炼。并从高炉操作、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强化冶炼,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部调剂在承钢2 500 m3高炉中的应用实践,指出,通过调剂高炉中部区域的炉体冷却系统,配合装料制度的调整,可使高炉有适宜的热流强度,形成合理的操作炉型,进而促进煤气流的合理分布,有效防止炉墙结厚,维持适宜的渣皮厚度,防止冷却设备的破损,保持高炉的稳定顺行,并达到高炉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周文胜 《冶金丛刊》2011,(5):37-39,50
八钢为提高炼铁新区2500m3高炉的利用系数,解决铁产量不足制约炼钢生产的问题,自2010年2月开始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提高铁产量攻关。从原燃料供应、设备管理、高炉操作、过程控制及岗位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使高炉铁产量得到快速提升,大型高炉利用系数在短期内达到2.0t/(m3.d)的设计能力并突破2.2t/(m3.d),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志堂 《河北冶金》2014,(1):24-27,73
对马钢2#(2500m3)高炉优化操作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原燃料质量劣化的情况下,通过加强人炉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做好炉型维护及抓好炉外出渣铁等措施,使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原燃料性能变差,高炉过分强调强化,导致气流分布稳定性变差,热量控制水平逐步走低,频繁出现炉凉,最终演变为热制度遭到破坏,炉缸死焦堆肥大,炉况严重失常。通过优化原燃料、锰矿洗炉、循环加焦、休风堵风口等措施,炉况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9.
唐钢4#高炉(容积3 200 m3)通过抓原燃料质量、优化上下部制度、合理控制操作炉型,充分利用风温和富氧的优势,提高喷煤比、降低焦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强度冶炼措施,高炉指标稳步提升,高炉利用系数最高突破2.5 t/(m3.d),实现了长期稳定高效生产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宣钢2500m3高炉生产过程中炉前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泥炮、开口机系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造。改造后,满足了宣钢高炉生产需要,为同类型高炉炉前设备改造和故障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