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现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7所中小学教师进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在时间段为过去1 a内,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颈部最高(42.0%),依次为肩(35.9%),腰(38.4%),背(29.2%);肌肉骨骼损伤的患病率高中教师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其中身体的9个部位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颈、肩部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长时间坐位、站立、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扭转姿势,没有东西可以倚靠,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周课时≥14 h。结论教师的职业因素与肌肉骨骼损伤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破拆作业人员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情况,对影响身体各部位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为破拆作业人员WMSDs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结合《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NMQ)和荷兰肌肉骨骼调查问卷(DMQ)对103位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6统计分析软...  相似文献   

3.
赵冬冬  孙钊  张智君 《人类工效学》2011,17(3):88-90,79
青少年肌肉骨骼疾患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脑使用、课桌椅匹配和坐姿等相关生理因素的考察.本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作了一个总结,提出了青少年肌肉骨骼疾患发生、发展的模型,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瑞秋  李泽  李育奇 《包装工程》2020,41(14):49-60
目的肌肉骨骼疾患是与工作姿势有关的主要职业病,不仅影响工人的健康,而且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不良的工作姿势是引发肌肉骨骼疾患的主要原因。因此评估工作姿势所造成的肌肉骨骼疾患并采取科学的纠正措施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现有对肌肉骨骼疾患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方法通过对肌肉骨骼疾患、人因风险评估、人体姿态识别等核心概念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论述了肌肉骨骼疾患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在肌肉骨骼疾患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结合人体骨架与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作业姿势进行识别,探讨了人工智能环境下,基于图像识别的评估方法中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对未来可能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论将肌肉骨骼风险评估方法总结为三大类,并分析其在现场评估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结合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对肌肉骨骼风险评估提出了展望,即智能化自动化评估、多评估方法融合、多通道特征识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特定实验任务中,对专业木工和初学者木工的表面肌电图信号进行差异性分析,为木工提供合理的工作策略指导其减少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病率。方法本研究模拟木工的工作任务,测定21名专业木工和21名初学者木工的4块前臂肌肉(肱桡肌、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3块肩部肌肉(前部三角肌、中部三角肌、后部三角肌)和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差异,并以经验水平、工作任务和肌肉类别为对比项对表面肌电信号的平均值和峰值统计学分析。结果专业木工和初学者木工之间sEMG的均值和峰值无显著性差异,初学者木工8块肌肉都表现出较高的肌肉活动水平;从局部肌肉的sEMG均值和峰值来看,木工工作任务对前部三角肌和后部三角肌造成较大肌肉负荷;经验水平、工作任务和肌肉类别对专业木工和初学者木工上半身的肌肉负荷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经验对木工的肩膀肌肉负荷有较大缓解作用,对降低木工工作时的肌肉疲劳度和损伤风险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交司机肌肉骨骼损伤风险的工效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Ovako工作姿势分析系统(OWAS)对城市公共汽车司机患肌肉骨骼损伤性疾病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公共汽车司机的颈部和背部存在较大的损伤风险,车辆进站、出站和转弯过程中不良姿势的比例较高。研究结果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了城市公共汽车司机的职业负荷和可能的职业伤害,对城市公共汽车司机职业健康的促进和工作环境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2141名电子行业坐位作业工人及2486名对照组人员的颈、肩、腕和下背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工人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场所人机界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人员颈、肩、下背、手及腕部肌肉骨骼损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患病率均随工龄延长而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体征检查结果,观察组的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压痛、颈突轴位挤压试验、肩部活动受限、肩部压痛、Thomas征及Tinel’s征等项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病人群病因构成显示,与工作有关的占病因第1位。因此认为不良的作业坐姿、工龄及重复用力是肌肉骨骼疾患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选择机械行业879名工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年龄、性别、工龄相近的946名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调查及体验,观察组人员肌肉骨骼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工龄延长而升高。体验的各种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有肌肉骨骼损伤的观察组工人中有90.3%的人认为长期固定的作业姿势是造成肌肉骨骼损伤的原因。提示:长时间固定的作业姿势是肌肉骨骼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公路桥梁焊接作业中的人因风险因子,降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方法 利用工作姿势分析法(Ovako Working Posture Analysing System,OWAS),分析作业中不良工作姿势出现比例及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标是描述西南地区机身装配线上工人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的状况;评估机身装配线上的人机工效负荷水平。采用了纵向回顾和横向观察的研究方法,借助标准的北欧MSDs问卷和人机负荷水平快速暴露(QEC)观察工具,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p<0.05以判断显著性水平。61个样本中,过去的12个月里,10人中有9人至少有一个身体部位有过MSDs症状;QEC结果显示颈椎(16.86±1.328)和手腕(42.58±4.931)是人机工效负荷非常高的部位。研究结果显示,安全的工作姿势和技巧培训、工作组织需要加强,工作环境布局和辅助劳动工具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人机工效负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MSDs职业病在网店从业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改善建议。研究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发现样本的年患病率高达94.7%,其中以颈部和肩部患病率最高。因此,需从人体工效学角度科学地设计办公间的布局和人机界面,合理调整工作姿势,尽量保持高频率的工间休息,并结合有氧运动、柔韧练习等运动疗法,以缓解和治疗MSDs。  相似文献   

12.
探讨选煤厂拣矸作业中危险姿势对工人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工作姿势分析系统(OWAS)对工人不良作业姿势重复出现的比例以及身体损伤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工人背部和颈部出现不良作业姿势的比例、危害和损伤程度较高。这与疲劳自觉症状调查和OWAS系统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采取恰当的轮岗方式,增加座椅以及防护装备可有效降低工人肌肉骨骼的损伤程度,同时会更好的提高工作表现并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主观疲劳评价法,对陕西某矿业公司采煤工人的体疲劳和脑疲劳进行调查与研究,了解工人的工作内容与休息时间。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煤矿工人的疲劳值,分析疲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结果显示,煤矿工人的体疲劳主要发生在腰部、肩膀、前臂和后臂等部位,噪声疲劳和视疲劳是影响工人脑疲劳的主要因素,因而建议对矿工的作业动作进行优化,极大化地改善工人工作环境,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减轻煤矿工人的体脑疲劳,预防人因失误,提升生产过程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宏观力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煅烧煤矸石-Ca-(OH)2-H2O体系在不同类型、不同掺量的早强剂作用下,体系的力学性能、组成特征、Ca(OH)2的含量及火山灰反应过程中Ca(OH)2的消耗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早强剂Na2SO4、CaCl2·2H2O对煅烧煤矸石的火山灰反应均有明显的激发作用,Na2SO4的激发效果优于CaCl2·2H2O,其适宜掺量在4%左右.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辉宇  李从东 《工业工程》2007,10(1):112-115
针对现有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模型.阐述了这一方法的优点,并对其构建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实例说明了其应用,结果表明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煤矿安全程度进行评估,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虓  邱继生  潘杜  郑娟娟  王民煌 《材料导报》2018,32(20):3546-3552
本研究对不同取代率的煤矸石粗集料混凝土冻融后的损伤演化行为及损伤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依据超声波评测法确定损伤层厚度,并对冻融后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伤层厚度、损伤层特征值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以便于工程检测的损伤层作为煤矸石混凝土冻融损伤的评价标准,并通过考虑损伤区域材料的残余强度对所测得的损伤层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损伤层特征值逐渐减小,损伤层厚度逐渐增大;引入损伤层修正系数后,冻融损伤度评估结果的精确性显著提高,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修正系数逐渐增大,反映出损伤区域材料的残余强度不断减小,实际损伤度逐渐增大的演化行为。  相似文献   

17.
煤矸石增钙活化及其活性评价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石灰吸收法,通过测定Ca(OH)2含量,分别研究了在无激发剂、不同浓度NaOH激发剂的情况下增钙煤矸石的火山灰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和汞压入法等测试方法对各种增钙煤矸石活性评价过程进行了结构层次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复合体系水化过程的结构特性与体系中Ca(OH)2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煤矿外因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方法,采用将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突变级数法,从明火致因、电火致因、其他原因等3个方面分析了煤矿外因火灾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煤矿外因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煤矿外因火灾危险等级进行评价。以沈阳焦煤集团林盛煤矿为例,基于突变级数法,求得该煤矿外因火灾危险等级评价的总突变隶属矩阵,依据总突变隶属函数值越大越优的原则,得到该煤矿外因火灾危险等级为二级,即较安全。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该煤矿外因火灾安全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