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针对青海尕斯油田长期注水冲刷,油藏非均质程度严重,地下情况、油水关系复杂化,地层条件恶劣,稳产难度加大等一系列出水治水难题,实验研究了颗粒类调堵剂对该油藏的适应性,并进行地层深部液流转向先导性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压裂施工中,如果隔层的遮挡能力较差,裂缝就会穿过隔层,含水层离产层较近的情况下还会引起含水急剧上升,影响压裂效果,甚至造成压裂失败。为了提高压裂作业的成功率,对缝高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实验分析了人工隔层上转向剂和下转向剂的上率浮、沉降率、上浮相对速率、沉降相对速率及隔层应力提高率,优选出了上转向剂KR2(上浮率为97%,上浮相对速率1.78,突破压力提高7.23 MPa)和下转向剂KR4(沉降率为98%,沉降相对速率1.83,突破压力提高6.29 MPa)。现场试验中,上转向剂的加入很好控制了裂缝在高度上的延伸,控缝高效果显著,人工裂缝高度降低2.7 m且未压穿水层,为以后控缝高压裂井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液体转向酸化技术的转向机理,转向酸化室内静态试验和动态流动模拟试验成果,以及该技术在现场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液体转向酸化技术是改善注水井(油井)的吸水剖面(产油剖面),实现均匀布酸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9.
采用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通过合理的施工设计减少施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同时,根据井况的不同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测试管柱组合是提高高温高压井现场测试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用于监测油气井采输工艺常用缓蚀剂在气田产出水中残余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特点,在川渝气田已得到验证与应用。该方法能监测缓蚀剂是否排出,反映缓蚀剂返排的浓度变化规律,为现场推荐经济有效的缓蚀剂加量及保护周期,及对油气田防腐方案的制定和提高现场缓蚀剂应用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大庆油田老油层进入高含水期后,通常采用堵水调剖技术来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为优化堵调控水挖潜技术方案,利用三维非均质模型分别模拟油井堵水、水井调剖和双向堵调3种控水挖潜方式,研究不同调堵顺序、堵水半径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先调后堵和先堵后调的驱油效果基本一致,但先调后堵比先堵后调见效早;同时调堵的驱油效果优于先调后堵和先堵后调;同时调堵实验结果表明封堵半径越大,封堵效果越好,当封堵距离达到井距的1/10时,再增加堵水半径驱油效果增加不明显,所以推荐最佳堵水半径为井距1/20~1/10倍。 相似文献
14.
15.
16.
MDP-952调堵剂是由菱苦土粉与硬化剂及一些化学助剂组成的混合物。既可用于水井调剖,又可用于油井堵水。经现场15个注采井组应用,有13个井组取得了明显降水增油效果,自1995年5月至1997年6月底,已累计增油30189t,累计降水118240m3,投入产出比达1∶13以上,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18.
该文通过对具有不同HLB值的三种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对比实验,确定出鼠李糖脂为三次采油中最佳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此基础上根据鼠李糖脂的分子结构特征,应用反离子与之匹配的原理,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最后筛选出两个最佳的配方,即Ⅰ、Ⅱ号配方。Ⅰ号配方:鼠李糖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浓度的比值为4000∶1;Ⅱ号配方:鼠李糖脂与转化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比值为500∶1∶10,它们均可把油水界面张力降至2×10-2mN/m。其中,Ⅱ号配方的耐温为80℃,抗盐度为20000mg/L,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入聚合物再利用剂将主要滞留于高渗透层的残留聚合物充分利用,产生具有封堵能力的絮凝体或交联体,可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通过残余阻力系数法对2种再利用剂进行优选与评价,对其封堵性能、水驱采收率值、注入时机进行了室内试验,实验表明:聚合物絮凝剂在较低的残留聚合物浓度下,即可形成较强封堵,聚合物固定剂可有效固定高渗透层中的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具有封堵选择性;注入再利用剂可有效提高聚合物驱后水驱采收率,注入时机越早越好。河南双河油田和胜利孤岛油田的现场试验表明,聚合物驱后实施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水井注水启动压力上升,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对应油井出现增油降水的良好开发效果。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是油田聚合物驱后可接替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