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胡承  应鸿  许德富  刘向阳  胡永松 《酿酒科技》2004,(4):101-101,100
中国传统白酒的必由之路是向低度、低毒、低损害方向发展。现代白酒则依托了高科技,结合传统酿酒工艺,在酒中添加了无色、无味并具有保肝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使口感仍保持传统白酒的风格。所以。传统白酒是现代白酒的基础,现代白酒是传统白酒的继承和发展。开拓有机食品是现代白酒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孙允斋 《酿酒》1998,(1):37-38
论浓香型低度白酒生产孙允斋孙启华(安徽双轮集团高炉酒厂)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白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白酒消费逐步走向多样化,酒类正向着低度、优质的趋势发展,特别是浓香型优质低度白酒,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浓香型低度白酒在生...  相似文献   

3.
熊子书 《中国酒》1997,(1):24-2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饮酒习惯有所改变,低度白酒正工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白酒降度后,能否保持原有风味?是白酒低度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掌握酒基质量,重视“加浆”,浑浊处理和精心勾兑,这四个生产低度白酒的关键环节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阐明了白酒中主要香味成份与香型风格的关系。认为要白酒低度化以适应白酒工业发展的需要,适应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低度白酒的发展前景,指出,为满足市场需求,低度白酒已呈大趋势。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是产生浑浊,因之从酒内杂质入手探讨了白酒净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净化理论”,并简述了低度白酒除析技术及大东白酒净化器的原理及性能。  相似文献   

5.
白酒文化生命周期表明:中国白酒市场仍然处在成长阶段;白酒的特殊文化属性和民族价值决定了其特殊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多元化文化并存、发展的当今时代.吸收了其他行业文化精华和富集中华民族文化的白酒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白酒文化竞争经历了从大区域到小区域的过渡;白酒文化的竞争战略也经历了文化素质到标歧立异,再到核心竞争力树立的不断提升。文化竞争是一种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对此,白酒业的振兴需要白酒企业打出文化大旗,将白酒市场优势与白酒文化优势紧密相连,一方面积极建设良好的酒文化氛围.提升整个白酒行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产品竞争优势。(孙悟)  相似文献   

6.
朱浪 《新食品》2005,(18):21-22
白酒业的变局与悬念永远不会停止。广东白酒市场的13年,既是中国白酒发展历程中短暂的一瞬,也是凝固了白酒行业诸多变化与趋势的定格。我们将从市场演进、品牌演进以及操作演进的角度,重温广东白酒市场这13年,期望能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找到一些变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简要论述传统名优白酒生产技术同新工艺白酒的关系及如何利用传统名优白酒的发酵技术、蒸馏技术、分析技术和勾兑技术之精华,从而促进新工艺白酒的发展,提高新工艺白酒的生产技术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潘小平 《酿酒科技》1998,(5):31-31,33
浅谈新工艺白酒的配制技术潘小平四川通江县银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635700)关键词食用酒精白酒新工艺白酒配制技术新工艺白酒,即液态法白酒,自50年代问世以来,特别是90年代,随着配制技术的高速发展,配制工艺的日臻成熟,正以其口味更纯净、更卫生、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罗维 《酿酒科技》2005,(2):98-99
把中国白酒的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白酒生产技艺的基础上发展中国传统白酒生产技术,逐步实现白酒生产的现代化,是中国白酒技术创新与发展之路。①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传统白酒酿造技术进行提升。②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白酒传统产业。③用现代技术创新白酒产品。④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陶然)  相似文献   

10.
肖丹 《酿酒》2006,33(5):23-23
本刊讯:“芝麻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业倡导自主创新的典范,是中国白酒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成果。通过这次论坛,芝麻香型白酒必将在全国有一个大的发展,白酒行业的创新和繁荣能力也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白酒业一定能够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百花齐放。”9月8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在中国芝麻香型白酒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白酒的现状与发展:白酒勾兑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高淮 《酿酒》1995,(5):25-35
中国白酒的现状与发展──白酒勾兑技术的发展趋势赖高淮白酒属于蒸馏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解放以来发展很快,白酒从解放初期的不足100万吨,发展到现在的鼎盛时期500多万吨,目前已开始下滑,预计五年内白酒销量不会低于500万吨,但在产品结构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白酒行业现正走向理性和成熟。酒度中低度化、传统固态白酒高档精品化已成为白酒发展的主流。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先生针对目前白酒市场特点、发展趋势和白酒生产领域中表现出的特点,精辟地概括为两个“六多六少”。对于市场的变化,企业的营销核心应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营销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发展,引导市场消费新潮流。(丹妮)  相似文献   

13.
普必恩 《酿酒科技》2007,36(7):106-107,111
1988~1989年,玉林泉酒厂开始试制低度白酒,以失败告终。1991年,研发42%vol降度白酒成功,1995年开发32%vol白酒,1996年底32%vol玉林泉酒开始批量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陆续开发出了39%vol、36%vol、35%vol、29%vol和12%vol等系列低度白酒,12%vol“怡人缘”超低度白酒被誉为“全国首创,中国唯一”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玉林泉酒业低度白酒的发展加快了云南小曲白酒低度化发展的进程,引导了云南白酒向低度化发展的方向,具有划时代意义;玉林泉酒全部采用纯粮固态发酵法生产,不添加食用酒精,不添加香精香料,促进了低度白酒生产技术的发展。(孙悟)  相似文献   

14.
梁文峰 《新食品》2007,(12):11-11
2003年至2006年,是区域性白酒品牌强势发展的黄金时期。其风头不输给几个一线大品牌,估计这种增长势头还会持续一段时期。现在“区域白酒,全国扩张”的坊间口号,已经上升为一些白酒企业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关于向周恒刚同志颁发白酒行业卓越贡献奖”的决定,是一个深得白酒行业科技人员拥护的决定,决定肯定了周公爱国、爱党、敬业、爱业的风范和为白酒业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周公的事迹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的力量。白酒业的发展,是白酒科技进步的结果,周公创造、参与和领导的白酒试点工作,是白酒科技发  相似文献   

16.
尹爱玲  罗月婷 《新食品》2006,(A03):46-46
近年来,白酒消费呈现出新的趋势,一引起传统香型的白酒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白酒界自主创新成为中国白酒发展的旋律,在2005年中国白酒专家论坛上,与会的五粮液、茅台、洋河等酒界重量级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要振兴中国白酒,必须自主创新、做好“味”的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中国白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桥 《酿酒》1999,(4):27-31
白酒工业蓬勃发展的五十年白酒工业虽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在旧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下,从未有过较大的发展。旧社会的白酒作坊,称为烧锅。绝大部分烧锅都与粮栈、磨坊或油坊混在一起,进行季节性生产。清王朝中期,才逐渐有独立的、长年生产的烧锅。其生产规模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8.
肖竞 《新食品》2007,(16):28-28
谈到洋酒和白酒的关联,谈到洋酒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思路,就不能饶开全球第一大洋酒集团帝亚吉欧。最先选择和中国白酒品牌联姻,最先和中国白酒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帝亚吉欧对白酒市场的考察丝毫不亚于中国本土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吴冕  吴为 《新食品》2005,(7):9-13
本文系“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各位嘉宾的发言,同时也是本刊“中国白酒未来五年”系列报道之一我们将从白酒行业、企业的各个层面出发,探寻中国白酒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并希望借此引发业内人士的共同关注和讨论,欢迎赐稿或接受专访。  相似文献   

20.
尚宜良  刘爱华 《酿酒》2005,33(3):23-23
概述了新工艺白酒的定义及其生产要素,新工艺白酒的由来,传统工艺白酒的不足与新工艺的白酒的优势,现新工艺白酒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希望新工艺白酒能得到健康正确的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