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灿哲 《核技术》1998,21(10):638-640
概括介绍了10年加速器的运行,开钢筒检修,输电梯运转状况及主要加速器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3.
4.
5.
6.
HI—13串列加速器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久昌  关遐令 《核技术》1992,15(6):329-334
  相似文献   

7.
2001年,HI-13串列加速器运行正常,时间和供束时间分别超过4800h和4200h。加速器主体状态良好,头部电压可在12MV以下平稳运行。1 运行 2001年,HI-13串列加速器供束时间为4260h,用户40多家。其中,基础研究用束时问3899h,辐照用束311h。提供的离子种类有19种。 供束时间按月份和离子种类分布示于图1和2。2 维修与改进 本年度开钢筒检修6次,开筒主要原因列于表1。 第二条国产输电梯在运行14000多小时后,由于无油轴承损坏严重拆下,更换上新的  相似文献   

8.
9.
10.
HI—13串列加速器运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13串列加速器已投入运行7年多,文章介绍该加速器运行的主要经验,涉及到输电梯、头部高压、束流传输等系统及大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是在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的基础上,前端新建一台100 MeV、200 μA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CYCIAE-100)和质量分辨为20000的在线同位素分离器(ISOL),后端新建一台能量增益为2 MeV/q的超导直线增能器(SCB),形成一加速器组合装置.各加速器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回旋加速器单独使用时主要用于中子物理、辐射物理、生物医学的研究及同位素研发.联合使用时,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束将用于轰击靶源,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束,经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后注入串列加速器加速,为用户提供放射性核素束流.  相似文献   

12.
HI-13串列加速器输电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输电梯是HI-13串列加速器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部件尼龙绝缘子无油轴承等经反复试制,性能已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研制过程中创立的输电梯组装工艺大大简化了调梯过程,降低了横向摆度。3500多小时的正式运行表明输电梯运行平稳,高压性能良好。HI-13串列加速器达到了非常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3.
赖伟全  斯厚智 《核技术》1997,20(2):113-118
介绍了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自行设计,制造并于1992年投入运行的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设计特点,调试情况和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介绍了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注入器升级改造的情况,注入器台架电压由原来的150kV提高到300kV,并成功封接一根300kV、1.2m长的加速管。另增加一套AMS专用注入线,由静电分析器与磁分析器构成能量消色散系统,质量分辨率可达到3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复旦大学现有的串列静电加速器(NEC 9SDH-2)获得了能量为1-4MeV的硼、碳、硅及金等小型高能团簇离子束:Bn^+(n=2)、Cn^+(n〈10)、Sin^+(n=2,3,4)以及Aun^+(n=2);束流强度与团簇的种类和所含的原子数有关,为0.1-100nA量级。注入加速器的低能团簇负离子由铯溅射离子源(SNICS Ⅱ)产生,高能团簇正离子的质量鉴别用磁分析器完成,高能碳团簇负离子  相似文献   

16.
姜山  黄麒 《核技术》1993,16(12):720-725
描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基于HI-13串列加速器建立的加速器质谱计装置和测定^36Cl的实验方法。利用这台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6Cl/Cl同位素原子比值的灵敏度已好于3×10×-15,对地下水,盐湖和铀矿石样品中的^31Cl进行了测定,这些样品的^36Cl/Cl同位素比为1.2×10×-12-2.2×10^-14。  相似文献   

17.
HI-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已经完成。用1根243.8cm和7根223.5cm的加速管替代了已使用16年之久的8根182.9cm加速管。为配合新加速管的安装,对加速器的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加速器的死区结构、充电系统、电阻分压系统进行了改造,重新设计制作了加速管入口栅网透镜及供电和控制系统,研制了新的输电梯死区惰轮。改造后的加速器头部电压达15.07MV。  相似文献   

18.
介绍HI-13串列加速器AMS离子交替注入系统的结构及主要部件的设计,给出了部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