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了由(^14C)碳酸钡产生^14CO2,并通过格氏反应制备(1-^14C)棕榈酸的方法,其放射性收率为44.8%,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得放射化学纯度〉99.5%,经薄层层析检测确证产品为不含任何杂质的(1-^14C)棕榈酸纯品。 相似文献
2.
3-甲芬太尼是本所发现的芬太尼类型镇痛药中一种较强的药物,它的镇痛作用比芬太尼强2—19倍,而其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却较小。本文合成羰基~(14)C标记的甲芬太尼(I)。 相似文献
3.
环戊氨基酸(ACPC)是一种亲肿瘤药物。为了进行药理试验,制备了[羧基-~(14)C]-环戊氨基酸。合成路线如下: 将5mMK~(14)CN(1.98mCi)放于蛋形瓶中,用7ml水溶解,把容器放入冰水浴中,加入7ml无水乙醇和搅拌滴入0.5ml环戊酮,静置30分钟后,升温到30℃,加入2g(NH_4)_2CO_3,在60℃回流4小时以上,生成 相似文献
4.
5.
6.
7.
左旋千金藤立定是从云南河谷地不容的块根中分离获得的白色晶体,它属于四氢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具有镇静、安定等作用。本文用全合成方法制备了[~(14)C]千金藤立定。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为分析反应堆退役废物石墨中的14C含量,设计制作了一套14C高温催化氧化制样实验系统,在实验室中对该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运行功能进行了部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标气流速为1L/min、催化氧化炉800℃时,对CO催化氧化能力为96%;2mol/L的NaOH溶液对CO2的吸收能力可达99%(其中,一级吸收为67%,二级32%);空气流速为1L/min、高温解吸室850℃,1h后石墨样品分解率为99.99%;使用CaCO3固体粉末悬浮液闪测量法时,CaCO3的化学回收率为99%。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空气中^14C的取样装置,基本原理是:对取样气体催化氧化、碱溶液吸收制成凝胶样品、液闪测量。催化氧化床采用了新型材料,可使使用温度降到300℃。对样品的化学处理、取样效率、催化氧化效率等作了测量。该装置对CO2的捕集效率为95%。利用该装置对环境中的^14C进行取样测量,其结果在非核环境中MC的浓度为0.13Bq/m^3,在加速器环境中^14C的浓度为2—3Bq/m^3。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开展加速器质谱仪(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在14C测量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可采用锌法、氢法、氢化钛法制备14C样品的装置,该制样系统以石英玻璃为主要结构材料,分为以下三个单元:系统真空维护单元、CO2纯化单元和CO2还原单元。为验证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了系列 14C样品的制备实验,得到的石墨产率基本达到80%,同时对商业碳粉、树木的含碳量与实验过程中测量区域对应的CO2量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对一批标准样品和本底样品进行AMS测试,结果显示每个样品12C-的引出束流均大于20 μA,系列空白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14C/12C丰度比平均值为1.061×10-15,样品制备系统稳定且在制样过程中引入的碳污染较小,符合制样要求,现代木头样品的AMS绝对测量值为(9.13±0.05)×10-13,与预期值~9.0×10-13相符合。上述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紧凑,能避免相互污染,高效且便于操作,满足AMS对14C样品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是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十九世纪末发生于日本,六十年代起逐渐传播于亚洲各国,在中国原仅发生于南方稻区,现已传播北方各省。在大发生年份造成严重为害,要想弄清白叶枯细菌的侵染规律,必须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外用分离培养、噬菌体法、镜检观察喷菌法、浓缩接种法和反向间接血凝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方法对种子、稻株、杂草和稻田水等带菌的检验起了很大作用。但对检验病菌的侵染来源及植物体内微量细菌的潜伏存在有一定的困难。我们经过五年试验,初步探索出白叶枯细菌的~(14)C标记、制样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秦山核电基地外围14C水平近年来的变化趋势,采用加速器质谱法对基地外围2 km内松树1980—2009年的年轮中α纤维素进行了14C活度分析。测量结果表明:秦山第一核电厂投入运行后树轮中14C水平变化趋势与本底相同;秦山第二核电厂、第三核电厂相继投入运行后,树轮中14C水平呈现偏高趋势,比活度比本底高出2.6~63.4 Bq/kg(C)。其中,2005年树轮中14C活度达到最大,比本底高25.8%;比较分析发现:第三核电厂的14C排放量与树轮中14C活度增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改善第三核电厂的污染物排放管理措施后,树轮中14C活度逐渐降低,到2009年已经接近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