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河三门峡以下水资源供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门峡以下河段高含沙水质,给下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水资源供需紧张。通过水库模拟调配,研究黄河三门峡以下流域在不同状况下水资源的供需形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三门峡和小浪底两水库的运行,极大地改善了三门峡以下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但在来水较枯的年份,水资源供给仍然紧张;②小浪底水库采用多年泥沙调节的运用方式既保证了下游输沙生态用水、减少了泥沙的淤积,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③由黄河下游向外流域调水,可引用的水量既少又不稳定,因此在枯水期过多地引水只能加重黄河下游自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资源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不仅在中下游,在上游也有断流发生,水资源供需日趋紧张。在我国七大江河中,黄河水资源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介绍了黄河水资源近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在21世纪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水资源供需分析过程中,可供水量的计算是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供需分析的结论。以柘皋镇自来水厂工程为例,基于下汤水库需水量的要求,分析计算其在不同保证率年份下的可供水量。研究结果表明,下汤水库作为柘皋镇现状用水水源基本可行,但需有备用水源。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资源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不仅在中下游,在上游也有断流发生,水资源供需日趋紧张。在我国七大江河中,黄河水资源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介绍了黄河水资源近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在21世纪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从4月21日下午至25日一点,在三门峡市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召开了有河南、山西、陕西省负责同志及有关水利专家参加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水库会议,对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水库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下游水库汛限水位与防洪体系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黄河中游四库(三门峡、小浪底、陆浑和故县水库)在中下游的防洪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黄河中下游的水资源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黄河中下游水库及黄河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运行调度规则,考虑设计洪水典型选择、洪水预报误差和水库调度滞时的不确定性影响,利用蒙托卡罗法模拟洪水过程,实现了洪水典型选择、洪水预报及调度滞时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定量转化,分别计算了前、后汛期8种汛限水位方案下的黄河中下游水库及下游的防洪风险指标值,在对各方案的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价的基础上,推荐了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和故县水库前、后汛期相对合理的汛限水位方案,为定量考察水库防洪调度及下游防洪风险率、合理选择动态的汛限水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伊河是黄河三门峡以下主要支流,也是黄河三秦间洪水主要来原之一,陆浑水库就座落在该河的中游。控制流域面积三千七百四十平方公里,占伊河全流域面积  相似文献   

8.
拟建的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处于黄河最后一个峡谷的下段,在河南省孟津县境内,是三门峡以下(距三门峡130公里)一座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土石坝坝高151米、总库容127亿立米,回水到三门峡,装机180万瓩,枢纽最大泄量15000秒立米。一、小浪底水库的开发任务是防洪、减淤、供水、发电和防凌。它的建成将对黄河下游的安全和工农业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灌山东灌区从70年代出现枯水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特别是90年代有9年断流,年均断流达89天,给山东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基本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根据黄河天然来水规律和上中游用水发展趋势,预测现状和2010年水平灌区的可供水量进一步减少,而需水量稳定增加,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一般干旱年份,冬季和春季明显缺水,只有对水资源加强统一管理,并采取综合的开源节流和水质保护措施,才能确保山东沿黄地区  相似文献   

10.
大柳树反调节水库——黄河流域防洪减淤供水防凌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柳树反调节水库——黄河流域防洪减淤供水防凌的关键蔡为武(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21)黄河是我国历代心腹之患。解放后,虽然上起龙羊峡下至河口,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得以庆祝50年安澜,但迄今仍然大小灾害不断,水资源供需极为紧张,下游连年断...  相似文献   

11.
杨溪水库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对上游来水的拦蓄作用会导致下游河道来水量急剧减少,这对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分析了永康市杨溪水库库区多年平均径流量情况和下游河道生态环境,考虑以杨溪水库库区径流量作为建库前坝址处的径流量,研究建库前的原始生态供水量,采用典型年月径流量修正的Tennant法计算水库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2.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供需分析及有效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钱塘江河口区向钱塘江取水的需求增长,但因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幅大、河口环境和生态需水量多、水资源管理体制滞后及水污染加剧等原因,可利用水资源十分有限。采用水文模拟法分析河口径流量,在河口区需水预测及环境和生态需水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得到不同水平年的缺水程度。如何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实现环境和生态需水,是当前环境和生态需水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本文针对钱塘江河口的环境特征,提出调整优质用水取水口、增强新安江水库供水功能、实施河口取水调度规则、加强河口环境容量研究等主要对策;并依据咸水入侵模型模拟结果,给出钱塘江河口水资源调度规则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3.
贾德岩 《人民黄河》2012,(1):51-52,55
上水磨沟是湟水中游较大支流之一,水量丰沛、水质好,已成为湟水谷地的重要水源地。根据上水磨沟流域地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流域年内来水总量能够满足需水总量的要求,但在3—5月出现缺水状态,总缺水量为126.7万m3。湟水谷地水源地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已成为水资源利用的最大问题。建设蓄水工程是提高供水保证率最有效的途径,对水源地实施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黄河水资源利用要求的提高,需明确未来调水调沙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黄河上游梯级水库所需库容的影响,探求未来多工况用水要求下合理的梯级水库兴利库容。考虑黄河上游兰州断面需水、梯级水库发电、调水调沙、防洪、防凌等要求,首先建立了以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设置了现状年及远景年共8个方案;其次采用自迭代模拟优化算法求解模型,用长系列径流资料进行优化调度计算;最后对模型求解结果采用时历法推求梯级水库所需兴利库容,确定梯级水库合理库容。从总调沙次数、调沙频率、多年供水量、供水保证率、多年平均发电量、发电保证率等指标分别量化了调水调沙、供水和发电效益。未来梯级水库所需合理库容将因综合需水和调沙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而西线工程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小合理库容规模。在各调沙方案中,仅当2030年西线调水80亿m3时现有的梯级水库兴利库容能够满足综合用水需求,适当降低调沙力度与调沙频率或许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折衷选择。研究成果量化了未来新水资源利用形势下的梯级水库合理库容,为科学指导黄河上游总体工程布局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问题,建立了大规模混联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离散微分动态规划(DDDP)和逐步优化算法(POA)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实现大规模混联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的高效求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长系列历史径流资料,进行了长江上游控制性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分析了联合调度的发电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探究并分析了梯级水库群建成投运后,联合调度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成果表明,梯级水库群的建成及联合调蓄对于长江中下游枯水期的流量补偿效益十分明显,供水、航运以及压咸补淡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凤冈县城供用水现状,分析了县城和工业园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状况。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需水量为6.41×104m3/d,缺水量4.18×104m3/d,缺水率达到65.2%;2020年需水量为9.24×104m3/d,缺水量7.01×104m3/d,缺水率达到75.9%,供需形势较为严峻。通过新建西山水库、羊子溪水库、穿家坪水库等供水水源工程,并结合现有的穿阡水库及采取适量中水回用措施,可以缓解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径流特征及供水水库调度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供水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模型将下游生态需水过程分为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两个等级,要求枯水期水库放水过程能够满足河流最小生态需水要求,确保下游生态不退化;丰水期放水过程贴近适宜生态需水过程,为下游提供良好生境。基于该模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承德双峰寺水库生态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北方供水水库生态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derives optimal hedging rules for simultaneously minimizing short- and long-term shortage characteristics for a water-supply reservoir. Hedging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reduce a high-percentage single period shortage, but at a cost of more frequent small shortages. Thus simultaneously minimizing the maximum monthly shortage and the shortage ratio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otal shortages to total demands) over the analysis horizon is the operation goal of a water-supply reservoir to derive optimal hedging rules. Two types of hedging a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uses water availability defined as storage plus inflow, while the second depends on the potential shortage conditions within a specific future lead-time period. The compromise programming is employed to solve this conflicting multiobjective problem. The optimal hedging rules under given reservoir inflow are derived first. Because future inflow cannot be known exactly in advance, the monthly decile inflows are suggested as a surrogate for forecast of future inflows in hedging rules for real-time reservoir ope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ggest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reservoir operation goal. The merit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re demonstrated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Shihmen reservoir in Taiwan.  相似文献   

19.
抚河水量支撑着抚河流域的用水安全,尤其是人口密集、工农业较为发达的抚河中下游流域。通过对水文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的整理分析,当前抚河中下游流域的缺水干旱呈现以下情况:近10 a来的降雨量有所偏少,干旱缺水频发;年内枯水期和后汛期(农业用水高峰期)均出现缺水问题;持续的社会发展使得对用水的需求保持高位,水资源供需问题不容乐观;年内最低水位下降的现象反映缺水干旱问题有所加重;流域内水利工程调节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显不足。另外,对缺水期抚河径流量和降雨量进行频率分析,分别得出了频率曲线和典型年,2种方法得出的规律较为一致,因土壤前期含水量差异的原因,部分典型年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