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硫酸酸化废铬鞣液碱沉淀回收的铬泥制备铬鞣液,测试表明其耐碱性能差,且组成主要为阳电荷组分。为此,采用乙酸钠对其蒙囿改性,以耐碱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出最优的蒙囿剂用量,研究了该最优条件下蒙囿改性铬鞣液的电荷组成和鞣革性能。结果表明:按乙酸钠与Cr_2O_3的摩尔比为0.5加入乙酸钠蒙囿改性,浓缩至固含量50%~60%,制备的改性铬鞣液电荷组成与商品铬鞣剂接近;用该鞣液1.44%(以Cr_2O_3计)鞣制的蓝湿革收缩温度超过100℃,颜色浅淡,革坯的力学性能优良,吸收率(以Cr_2O_3计)80%。  相似文献   

2.
实际生产中已证实含铬废皮渣水解后分离得到的铬泥因蛋白质含量高,如果直接经硫酸酸化制备所得的铬鞣液鞣革性能差,收缩温度低,制约了铬泥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基于此,本文采用酶水解铬泥的方法调控铬泥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1%时,铬泥中蛋白质含量能够降低75%以上,经硫酸溶解后浓缩得到回收铬鞣剂。在鞣剂铬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回收铬鞣剂鞣革与6%铬粉鞣制后的蓝湿革颜色相近,且回收铬鞣剂的吸收率达到78%,成革力学性能达到牛皮鞋面革的标准,表明处理后的铬泥能够用于制备应用性能良好的铬鞣剂,达到替代部分商品铬鞣剂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从铬泥制备的再生铬鞣剂为主要原料,对5种蒙囿剂进行了筛选及用量优化试验,得到了耐碱稳定性和渗透性良好的不浸酸铬鞣剂。试验表明使用草酸为蒙囿剂,用量为草酸∶Cr_2O_3=2∶10,可以使制备的不浸酸铬鞣剂鞣制样品的收缩温度(Ts)大于100℃,铬吸收率达到96%,鞣剂有较好的耐碱能力;还原剂选用亚硫酸氢钠,可使不浸酸鞣剂鞣制成革的颜色更加浅淡,避免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吸收铬鞣机理及其工艺技术(Ⅱ)高pH值铬鞣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盐法脱水并结合使用低碱度 KMC蒙囿铬鞣剂在高 p H值条件下对皮粉及猪皮进行鞣制。考察了铬鞣剂的渗透及革的收缩温度。结果表明 ,此法能使铬在革内的分布与常规铬鞣法相当 ,并使铬的吸收率达到 90 %。在鞣制中 ,盐和 KMC的合适用量分别是 6 %~ 9%和 7% ,革的收缩温度是 97℃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铬鞣液组成与鞣革性能的关系》(一)所得出的结论:“硫酸铬特别是糖还原的硫酸铬液中的组分较多,分子和电荷分布以及各组分铬含量的分布都较均匀,故鞣制的革收缩温度最高、柔软丰满、弹性最好”,提出了新型配合鞣剂分子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并研制开发了KMC系列A、B、C三型自动碱化蒙囿铬鞣粉剂。它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对粉剂鞣液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粉剂刚溶解时,鞣液中主要为带负电或不带电的小分子配合物;鞣液陈放后,带正电的大分子配合物增多,鞣液中组分数增多,电荷、分子大小和组分铬含量分布趋于均匀。用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证明配合物内界中有机酸根参与了配位。KMC系列组成的特征与鞣剂分子设计的要求相符。鞣革试验结果表明:KMC鞣剂鞣制的革,比各厂自配铬鞣液鞣的革更柔软丰满,粒面更细致,鞣剂在革内分布更均匀,而且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劳力、减少污染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KMC、KRC系列铬鞣粉剂。 由成都科技大学皮革工程系研制的KMC系列蒙囿铬鞣粉剂和KRC系列高吸收自碱化蒙囿铬鞣粉剂是根据鞣革理论和实践而设计的新型铬鞣粉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运输、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水溶性好,KRC的吸收性能更佳。在鞣制初期,鞣剂分子较小,组分多,分子大小、电荷分布均匀,故渗透快,在革内分布均匀。在鞣制中后期,鞣剂分子逐渐变大,鞣制作用缓慢加强,因而鞣制的革柔软丰满,粒面平细。由于铬的吸收好,不仅废鞣液中Cr_2O_3含量低,均在  相似文献   

7.
程宝箴 《北京皮革》2002,(14):51-58
鞣剂是用来加工生皮使之变成革的关键材料,与制革生态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种鞣剂中,鞣制效果最好的当属铬鞣剂,它有着其它鞣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铬鞣法仍然是最主要的鞣制方法。工业上制备铬鞣剂的传统方法有糖和二氧化硫两种还原方法。糖法生产的铬鞣剂虽然有一定的蒙囿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糖往往被氧化成极其复杂的中间产物,生产过程的不规律性使产品质量难以稳定,给鞣制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用SO2作还原剂,虽然生产过程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但由于缺乏蒙囿性,用它鞣制的革比较扁薄。针对以上两种还原方法的不足,本文以低碳醇为还原剂,研究了一种制备铬鞣剂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意义重大的原始创新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小分子醇与重铬酸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反应过程进行了认真剖析;对铬鞣液的干燥过程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以及pH电位滴定法等多种比较成熟的现代分离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醇还原铬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对铬鞣剂的鞣革性能进行了应用实验,研究了醇还原铬鞣剂在高pH值下的 鞣制方法,并就高碱度铬鞣剂在制革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用其实施清洁化铬鞣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醇作不剂,可制备出鞣革性能优异,利用率高的铬鞣剂,这对实现制革生态化是一个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8.
铬鞣液用离子交换法和凝胶过滤法进行分析绪言鞣制时使用的铬鞣液,是把三价铬盐溶解或把六价铬盐还原为三价铬而配成的。实际上,在使用前还要添加碱或蒙囿剂,煮沸和陈化等。已知这种铬液的组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铬合物混在一起的复杂体系。这种鞣液的组成与鞣革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对成革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生产实际中,很少使用氯化铬液,多使用硫酸铬液鞣革。  相似文献   

9.
铬革屑和亚铁作还原剂制备铬-铁鞣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铬革屑和亚铁作还原剂,采用两步还原法制备铬-铁鞣剂,不仅可解决完全用革屑作还原剂制备铬鞣剂存在的问题,而且引入了无毒性具有鞣性的Fe3+,可进一步减少铬污染。通过考察铬铁配比、碱度对铬-铁鞣剂稳定性、鞣革性能的影响规律,改进合成方法、优化反应条件和蒙囿剂组合,合成出铬铁配比分别为1.5∶1、2∶1,一系列不同碱度的铬鞣剂,并通过大量试验建立了硫酸用量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电位滴定、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等手段,考察了新型有机铬-铁鞣剂的稳定性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铬污泥经重铬酸钠氧化制备再生铬鞣剂的工艺方案:首先用硫酸对铬污泥进行预处理,过滤收集滤液,再经重铬酸钠消解后加入葡萄糖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还原,然后用氢氧化钙调节pH值、碱度,最后干燥制成。实验得出铬鞣剂的最佳制备条件:16%的硫酸溶解铬污泥;0.8%的Na2Cr2O7消解其中的有机物。用所得铬鞣剂对羊皮进行鞣制,蓝湿革收缩温度均大于等于98℃,手感丰满、柔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工作主要是关于用铬饼制备铬鞣液及其应用.铬饼是废铬屑用酶处理后的副产品,铬饼可以生产环保胶黏液.铬饼含40%~50%的无机固体,这些无机固体中还含有12%~15%的氧化铬.制备的5种不同铬液用于猪皮鞣制,鞣制后的猪皮革进行一系列的化学、物理机械性能(14种参数)的测定,所得结果能够与常规铬鞣液鞣制后的猪皮革相比较.结果表明,制备的鞣液可用于白色革的生产,并且相关的化学、物理机械性能可以与常规的铬鞣液鞣制后的革相媲美.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酸浸及酸浸-H2O2的方法处理鞣革污泥后喷雾干燥制备再生铬鞣剂A-CP与AH-CP。实验结果表明,以酸浸-H_2O_2方法得到的AH-CP的表观颜色相对与直接酸溶的A-CP偏绿,水不溶物含量有所减少,且水解性能与金山铬粉T-AB接近。鞣制试验表明,AH-CP鞣革性能良好;蓝湿革色度色差分析表明,经AH-CP鞣制革颜色暗沉的现象有所改善,接近T-AB鞣制革;3种蓝湿革的Ts及物理力学性能均可达到鞋面用皮革标准。  相似文献   

13.
就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和铬鞣剂用量及初鞣pH等因素,对HET-铬结合鞣坯革状态、收缩温度以及废液铬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少铬鞣时HE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HET-铬结合鞣最佳鞣制工艺为:初鞣pH 3.5~3.6、HET用量3%、铬鞣剂用量4%,所得坯革粒面细致、革身丰满、部位差小,收缩温度达95℃。HET的加入可改善坯革粒面细致性,提高初鞣pH。在该结合鞣工艺中,铬鞣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50%,废鞣液铬含量降低至130 mg/L,较常规铬鞣减少84%,坯革中六价铬含量仅为0.45 mg/kg;经复鞣加脂后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规定负荷伸长率满足鞋面革要求。  相似文献   

14.
将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用于少铬鞣制工艺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铬铝结合鞣制、鞣剂的用量及鞣革工艺条件进行系统考察。从坯革的收缩温度、废鞣液铬含量和坯革物理性能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铬铝结合鞣的影响。结果表明:HET的用量对废鞣液铬含量影响效果明显;采用最佳铬铝结合鞣工艺可节约铬鞣剂44%,废鞣液中铬含量在500mg/L以下。鞣制的革坯柔软丰满,经复鞣加脂后,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满足鞋面革要求;成革中六价铬小于3.0mg/kg。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水解铬鞣革的方法和水解物在皮革鞣制中应用的可能性.实验表明:硫酸、甲酸、磷酸均可水解铬鞣革屑.水解产物能明显提高铬鞣剂的耐碱能力;用水解物预处理铬鞣的皮粒面细致,但水解物的填充作用不明显,水解物用量过多时,铬鞣后的皮收缩温度低,革扁薄.用水解物与甲醛结合进行预处理,对革的填充作用显著,能减少铬鞣时铬鞣剂用量,铬鞣的皮丰满柔软,粒面细致,不松面.  相似文献   

16.
铬鞣革屑在鞣制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了水解铬鞣革的方法和水解物在皮革鞣制中应用的可能性。实验表明:硫酸、甲酸、磷酸均可水解铬鞣革屑。水解产物能明显提高铬鞣剂的耐碱能力;用水解物预处理铬鞣的皮粒面细致,但水解物的填充作用不明显,水解物用量过多时,铬鞣后的皮收缩温度低,革扁薄。用水解物与甲醛结合进行预处理,对革的填充作用显著,能减少铬鞣时铬鞣剂用量,铬鞣的皮丰满柔软,粒面细致,不松面。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皮革无铬鞣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基于有机物鞣剂、醛类鞣剂、栲胶、多金属配合鞣剂等无铬鞣革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再设计,并通过其配套的湿整理和涂饰工序进行赋性工艺设计.研究表明,基于有机物鞣剂、醛类鞣剂、栲胶、多金属配合鞣剂的多元协同无铬鞣制技术体系,可制备与铬鞣革相媲美的各种风格的无铬鞣皮革产品,通过防水、阻燃、抗菌等赋性工艺可制备相应的功能皮革,进一步地,可在引入相应化工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具有无铬鞣特性的低密度、变色或裂纹等风格的皮革新产品.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全厂广大职工的支持下,我厂“三结合”小组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采用高浓度高碱度鞣液蒙囿鞣制,以及控制鞣前裸皮含水量和减少鞣液中中性盐等技术措施,终于试验成功了快速铬鞣工艺,并投入了试验性生产。采用此工艺鞣制1.6~1.8mm 厚度的猪裸皮,铬鞣10分钟,鞣剂即能渗透到裸皮内  相似文献   

19.
改进铬鞣工艺是可能的。可首先采用无铬鞣剂进行初鞣,再进行复鞣。无铬预鞣用的鞣剂,种类很多,本文简要论述有关铝盐鞣制情况,如蒙囿铝鞣、聚铝鞣法、植—铝鞣法等。  相似文献   

20.
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所试验的C-2000铬鞣剂是一种专为浸酸鞣制而研制的新型铬鞣剂,它适合于各种鞋面革在软化后直接进行鞣制。本文在研究鞣剂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和常规的鞣制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2000鞣剂的鞣制开始、pH值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渗透,整个鞣制系统的pH值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至3.5-4.0,并且保持稳定。与常规的鞣制方法相比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革中铬含量高,分布更均匀。该鞣剂鞣出的革的丰满性、弹性比常规工艺鞣的革好,尤其边腹部的松面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铬的吸收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用C-2000鞣剂实施不酸鞣制不但简化了工艺操作(去掉浸酸工序提碱操作),而且降低了成本,彻底解决了制革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铬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